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共高压下 中国流行「软抵抗」
 
袁斌
 
【人民报消息】12月10日,中共央广网报导中共海警船与菲律宾船只在南海发生冲突,表示责任全在菲方。 评论区里有5万多条评论,尽管其中不乏呼应党媒宣传,发泄民族主义情绪的,但绝大多数人却不约而同的都在讨论天气,而且从南到北,全中国各地的人都有。 许多人说,「广州又热了,哎,什么时候下雪」、「今年什么时候才能穿新买的羽绒服,广西热死了」。 「深圳今天穿短袖,热啊。」 「贵州也降温了。」 「昆明晚上冷,白天热也是醉人。」 「成都什么时候下雪?」 「宁波周六开始降温了。」 「江西昨天下雨了。」 「南京这两天老下雨烦人!」 「苏州今天有点冷。」 「保定徐水下雪了。」 「呼和浩特的雪下的特别大。」 还有人说,「咋都聊天气了」说完这一句,这位竟然也跟著说「江苏这里也变冷了」。 数万人七嘴八舌,却完全不理会中共喉舌的「倾情演出」。 一位网友总结说,「评论区都神人也」。 同样是12月10日这一天,在中共和港府的严格操控下,香港举行了2023年区议会直选。这次选举被外界称为「鸟笼式」选举,所有参选者必须「爱国爱港」,而且民主派被全部清零。投票前,香港政府已经估计到选举投票率会很低,称投票率的高低不能代表选举的质量,但又采取多项措施试图鼓励选民投票,包括做宣传,办音乐会,让选民免费参观博物馆。结果投票率还是创下了27%的超惨纪录,而上届投票率则达71%。 无论是党媒报导中菲南海冲突,网民不谈新闻却谈天气,还是2023年香港区议会直选,大多数选民不参与投票,都凸显了中国民众面对中共高压的一种新的抵抗方式:「软抵抗」。 不言而喻,「软抵抗」是相对于「硬抵抗」而言。 如果说「硬抵抗」是对中共直接进行批评、批判和反抗,是毫不避讳的开炮,那么「软抵抗」则表现为对中共不合作、不响应和不理睬,包括用游戏的方式对其进行嘲讽与戏弄,以表达对它不满和鄙夷。 如果说「硬抵抗」是针尖对麦芒,是短兵相接,那么「软抵抗」就是旁敲侧击,是迂回包抄。 党媒报导中菲南海冲突,目地是什么?无非是想煽动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大多数网民的留言并没有直接揭穿这一点,更没有明确表示反对,而是对党媒的宣传毫不理睬,转而大谈天气,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中共宣传的轻蔑和无视。这就像是人们在网络上经常刷到的一些视频,网络诈骗犯们虽然在极为投入地认真演戏,但是却被电话的另一方尽情的戏弄。有人笑称,「这就是没安排『舆论引导员』的后果,也是真正的民声——不让反对,不愿赞美,那就聊天气喽~」。 而这一次的香港区议会选举,尽管官方为了尽可能多的吸引选民参与,事前动了不少脑筋,费了不少心思,但大多数选民仍不为所动,就是不参与,以投弃权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合作。盖《港版国安法》一实施,香港就变成内地城市了。如今能跑的都跑了,剩下的跑不了的,投不投票不重要了,决定权已经不在投票者手里了,干脆直接躺平。我不投票,你能奈我何? 与「硬抵抗」想比,「软抵抗」的风险和成本都要小许多。而另一方面,其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的形式,则令中共防不胜防,头疼不已。 「软抵抗」与「硬抵抗」齐头并进,已成为当下中国民间反抗活动的新趋势。△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2/14/7931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