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程晓农:中国的养老危机
 
【人民报消息】中国很快就要进入深度老龄社会了,但是,由于国家社会经济战略的严重失误,导致深度老龄社会即将面临养老危机。2019年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的预测是,养老金危机会在2035年爆发;现在中国经济每况愈下,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债务深重,养老金危机可能提前好几年就发生。事实上,中国养老金危机的爆发,会关系到城市里几乎每个家庭的家境和未来。 一、中国深度老龄社会的由来 国际上通常认为,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占总人口10%的时侯,这个国家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当60岁以上的人超过人口的15%时,属于中度老龄社会;而这个比重超过20%,就属于深度老龄社会了。社会的深度老龄化会让该国的经济活力逐渐降低,而依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年人将越来越多。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必然在最近进入深度老龄社会,这是一个稍有人口学常识的专家都能想到的问题。中华民国成立后,长期的军阀混战,再加上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导致整个二十世纪前半期人口伤耗严重。直到中共建立政权之后,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从50后这一代开始,中国的人口迅速增长。 然而,从本世纪开始,50后这代人开始退休,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就会必不可免地发生。因此,中国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龄化的速度不断加快,现在中国已有18%的人口在60岁以上;要不了几年,就完全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了。 3年前,中国媒体《第一财经》的记者分析了336个地级市、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人口普查数据,发现当时全国已有149个城市进入深度老龄化的人口状态,占全部城市的44%,而这个比率每年还在上升。 如果说,医疗条件的改善会延长人的寿命,也因此产生了全球性的人口老龄化现象,那么,中国本世纪的人口老龄化还有一个独特的难题。那就是,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的独生子女政策还导致了人口结构的畸形化,即城镇人口中年轻人口相对收缩,使得一对中年夫妻要承担四位年老长辈的长期照护。 独生子女政策的出台,原本是人民公社经济管理制度以及由此造成的农业生产力低下所产生的必然结果。由于粮食产量增长很慢,人均口粮不足,所以,中共一方面坚持50年代开始的、在城镇严格地用粮票限制粮食供应总量的做法,也从1980年开始,在城镇推行独生子女政策。虽然农村经济改革打碎了人民公社制度,粮食短缺已经缓解,但政策惯性却导致独生子女政策一直到最近才放松。 二、养老金危机即将爆发 老龄化社会最关键的社会经济问题是老有所养。谁来养老人?不管是由政府的养老金系统和长期照护系统来支撑,还是由子女赡养老人,独生子女政策所造成的人口畸形化,都必然加重中国的深度老龄社会之养老危机。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的社会保障实验室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提到,中国到2035年国家养老金系统的多年积累将耗尽。这则消息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多方关注,而中国国内则很少有人注意这则可能影响到每个城市家庭财务状况的重要信息。 其实,中国社科院的社会保障实验室过去五年来每年都发布《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每次的内容不断更新;而五年来唯一不变的结论就是,中国到2035年会爆发养老金危机。所以,这不是一个爆炸性新闻,而是一个讲了五年、却不被中国人重视的旧闻。之所以中国人不予重视,可能是因为,大家不太愿意面对这个令自己糟心的消息,同时宁可相信政府会解决这样的问题。 那为什么过去几年国际媒体不关注中国即将爆发养老金危机,现在却突然开始关注这个旧闻呢?原因是,全世界对中国经济再也不看好,所以,与五年来的历次报告相同的结论,此刻就吸引了国际媒体的目光。各国记者知道一个道理,如果养老金系统入不敷出,只要中国经济还能成长,财政就能补贴养老金系统,所以养老金系统入不敷出,就不会成为危机。但是,过去两年来,中国经济垮塌了,各级财政债台高筑,已经拿不出钱来补贴养老金系统,那养老金系统的财务危机就可能提前爆发。这就是中国的养老金危机会引起国际媒体纷纷报道的原因。 其实,中国将会爆发养老危机这件事,并不是秘密,中共高层早就知道,只不过他们一直在拖,希望能混下去。直到今天,养老金危机即将爆发,中共高层仍然束手无策。去年2月25日中国的《财经》杂志报道,已卸任的央行行长周小川在「第五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发表讲话。他说,中国现有的养老金基础并不好,国际上多数国家养老金的总量占GDP的50%-100%,有的国家占比超过100%,而中国的这个比例只有10%。周小川表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上最突出的,养老金缺口比其他国家更大;所以,未来的挑战很大,不要回避难题,不要认为养老问题还有拖延的机会,以后会更艰难。 如果说,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实验室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是一个客观的研究成果,那么,周小川的讲话其实是用他可能用的话语,从决策层面点出了高层的犹豫和为难。那中共决策层在养老金危机上,为什么如此为难呢? 三、地方财政的「资金饥渴症」 中国的养老金系统跟其他国家相似,是现收现付制,即当年收入的养老保险金用于即期的养老金给付。如果当年收大于支,就产生结余;若支大于收,则靠财政补贴。实际上,剔除财政补贴的话,从2015年到2018年,中国每年的养老金都是支大于收,比如,2015年亏1,731亿,2018年亏4,504亿。在房地产高歌猛进的年代,地方政府不缺钱,补贴养老金缺口,还不算困难。 但是,2019年发表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提出了如下预测:随著退休人口迅速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增长会跟不上支出的增加,即使算进去财政补贴,累计结余也会逐步耗尽,到2035年,养老金就无法再按过往的标准如数发放了。 必须强调的是,这个2035年会爆发养老金危机的预测,是五年前按照中国房地产泡沫不会破灭、经济不会衰落来推断的;现在中国的经济每况愈下,地方财政捉襟见肘,那爆发养老金危机的时刻,就再也不是2035年了,而可能是提前好几年就爆发,比如,可能就在2028年前后,这个严重的警号离今天只有不多的几年了。 中国很少有人考虑过一个问题,那就是,财政能拿多少钱出来填补每年的养老金窟窿?中国各省市的养老保险金是分省市各自管理的,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补贴;而地方财政入不敷出时,仰赖中央财政补助。这是朱镕基时代实行中央、地方税制改革的结果。 在经济高歌猛进、房地产价格节节上升的年代,地方财政收入也水涨船高,尽管如此,中西部省份的地方财政缺口依然很大。因此,前些年中央财政会从上海、广东、江苏等财政状况相对最好的地方,「抽肥补瘦」,同时再加上中央财政的一部分钱,因此内地大多数仰赖中央财政补助的省份,并不担心养老金亏空,反正有中央兜底。 而疫情的那几年里,中央财政「抽肥补瘦」的来源已日渐枯竭,东南和南方经济曾经繁荣的几个省市自身也发生了财政困难。这样,全国的绝大部分省份就只能期待中央来满足地方财政无穷无尽的「资金饥渴」了。这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济改革圈里经常讲的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的「短缺经济学」问题。 《短缺经济学》是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1980年出版的分析社会主义经济中长期存在短缺现象的专著。他从经济制度的角度提出,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不单纯是政策失误,更大程度上是这种制度必然产生的下级行为的产物。中国改革快五十年了,最后又重新走回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资金饥渴」症。而养老金系统目前及今后全国性的「资金饥渴」,其实中央财政是很难满足的,不然的话,中国就无需经济改革了。 四、为什么当局救不了养老金危机? 中国的养老金危机,其实只是城镇养老金系统的危机,中共通过农村养老金歧视制度,已经省下了巨大的农村人口养老金开支。换言之,如果取消农村的养老金歧视制度,让全国城乡老人享受相同的养老金待遇,那么,城镇人均养老金就必须削减四成。 中共坚持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的农村歧视制度,在就业、养老金等很多方面,都实行对农村居民的政策歧视。比如,毛泽东时代长期实行农产品低价制度,用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剥夺农民,使得农民长期贫困,既无财产,也无养老帮扶。 上个世纪末朱镕基强行把国企改制为私有企业,几千万国企员工被迫下岗,失去了退休金,后来各地政府陆续给这些下岗的「国家职工」追加了比较低的养老金待遇;但同样在毛泽东时代被政府长期盘剥的农民,直到2009年才开始见到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面从10%的县份逐步扩大,农民每月领取百元人民币,仅为城市最低养老金数额的几十分之一。 中国的十四亿人口当中,九亿住在城镇,五亿住在乡村。这种农村歧视制度为中共省下了大笔的养老金开支。即便如此,城镇的养老金系统还是即将崩盘。中国社科院早在2019年就预判到的养老金危机之所以会提前到来,是因为有四个过去未能预测到的原因。 其一,疫情之后经济居然会拉不起来。其实,即便没有疫情,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畸形依赖造成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这个泡沫必然要破灭。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地方政府的卖地收入腰斩,甚至跌落更多,继续补贴养老金缺口的地方财力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其二,经济衰退之后,失业率跳升。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处于正常状态,那么,年轻一代不断进入求职市场,他们就业后不但能养自己的小家庭,同时还为政府的养老金系统缴纳养老保险金,这就保证了养老金系统的资金可以源源不断。然而,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失业率太高,特别是大学的文科毕业生就业率非常低,毕业等于失业。大学毕业生失业普遍,已历数年,看来以后也不会改善了。几年累积下来,大约几千万大学毕业生求职无门;相应地,养老保险金的缴纳者也大为缩水。 其三,新生人口迅速减少。养老金系统的资金来源能源源不断,还取决于另一个前提条件,即未来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能充当缴纳养老保险的生力军。但现在中国的青年人很多人选择不婚或婚而不生,结果新生人口大幅度减少,生育率连续7年下滑。2023年中国的出生人口902万,比2022年少54万人,而死亡人口是1,110万,比2022年多69万。出生人口少于因病去世的人口,所以中国的总人口减少了,于是二十年后能为养老金系统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口出现了下降趋势,这构成了长期性的供养危机。 其四,中国政府曾经寄望于养老金结余的投资收益能弥补每年的养老保险收入不足,但事与愿违,养老金结余投资证券市场之后,回报微薄,甚至亏损严重。中国财经媒体《独角金融》引用数据服务商Wind数据,中国现在共有462个在证券市场上投资的养老基金,其中2023年以前成立的是345个,而亏本的是310个,占90%;2023年以来新投资证券市场的养老基金是117个,106个亏损,其中34个的亏损大于10%,7个基金因为亏蚀严重而被清盘,剩下的11个勉强保本,其收益仅超过1%,比银行存款利息还少一半。 五、老龄社会无所依 为了应对深度老龄社会的经济社会需要,国家本来必须准备一个具有足够财力支撑的养老金系统。然而,上面讲的四个因素如果没有改观的希望,则养老金危机的爆发时间点肯定会早于原先预测的2035年;很可能,再混个三五年,到2028年前后,养老金危机就躲不过去了。十年前,中国是每个养老金领取者有10个劳动力在缴纳养老保险金;目前是每个养老金领取者有5个劳动力在缴纳养老保险金;这个比例会进一步下降。 养老金危机一旦爆发,首先会表现为支付拖延,而不是立即中断所有养老金给付;然后,给付的数额会逐渐缩减,由西向东在各省市蔓延;接下来,就只能指望中央财政大量发行长期国债,让银行认购,从而把民众的储蓄间接地变成养老金的来源,这个动作今年已经开始了;而最后的结果是,中央财政的天量国内债务抽干了银行的资金之时,就会引发金融危机,那时,不但养老金的支付将非常艰难,民众的银行存款也难以提取,因为居民储蓄早就被中央财政挪用来发放之前数年的养老金了。 中国的养老金危机爆发会导致什么样的社会后果呢?这关系到几乎中国城市里每家人的未来。这种状况一旦出现,老人要害怕「老无所养」,年轻人会担心自己缴纳了养老保险金却退休后拿不到一分钱。中国政府推行独生子女政策时,曾对国人承诺,「一胎政策好,政府帮养老」;但30多年后中共发现独生子女政策伤到养老金系统了,就改口说,「养老不能靠政府」。 中国现在已经逼近深度老龄社会,如果养老金枯竭,几乎每个家庭都会陷入财务危机。因为,中国的退休老人有很重的家累,很多老年人不但要顾到自己的生存,同时还要养子孙。这与当局隐瞒养老金危机、营造养老金支付逐年缓慢略增的社会观感有关,很多中国的退休老人不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可能快要到头了。 中国各社会群体当中,除了极少数富人和官员之外,一直以来过得最舒服的就是领取养老金比较多的那些城镇退休老人了,特别是退休公务员,可以领到每月六七千甚至上万元的优厚养老金。现在健在的退休老人之下一代多半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婚后不一定供得起房子,于是很多退休老人就帮子女付房贷首付;甚至,有些独生子女人到中年,觉得父母的退休金用不完,自己去打拼也赚不到多少,不如就躺平在父母的养老金上。 因此,一旦养老金危机发生了,不但老年人可能不易生活,而且他们的子女也立即会感受到财务压力。由此看来,养老金危机不只是老人的噩梦,也是全国性的社会危机。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6/21/8350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相关文章
人民报视频
北京冰雹如下雪 地面积冰一尺多深!山东河南持续大旱 农作物枯死
北京冰雹如下雪 地面积冰一尺多深!山东河南持续大旱 农作物枯死
西瓜崩盘 ,牛肉崩盘,养牛的哭,养猪的哭,……中国农民亏惨了|
西瓜崩盘 ,牛肉崩盘,养牛的哭,养猪的哭,……中国农民亏惨了|
彭丽媛老乡张建春被查,中共宣传部刮审查风暴,军头罕见赴延安祭旗,
彭丽媛老乡张建春被查,中共宣传部刮审查风暴,军头罕见赴延安祭旗,
中国经济萧条到处可见 商场门庭冷落!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 人都去哪了?
中国经济萧条到处可见 商场门庭冷落!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 人都去哪了?
中国会发生大事!英国派克预测世界迎来伟大的苏醒时代;前世今生大有关系
中国会发生大事!英国派克预测世界迎来伟大的苏醒时代;前世今生大有关系
1小时下了54个西湖 长沙地铁站被水灌满!黑龙江也出现大洪水!
1小时下了54个西湖 长沙地铁站被水灌满!黑龙江也出现大洪水!
 
更多文章导读
 
 
 
 
 

习近平纵有三头六臂也解不开这个死局(图)
1. 习近平纵有三头六臂也解不开这个死局(图) (51,992次)

刀把子救经济 三中全会走进历史垃圾时刻(图)
2. 刀把子救经济 三中全会走进历史垃圾时刻(图) (47,513次)

三中全会前乱象频 习近平「夫妻店」兆凶 (图)
3. 三中全会前乱象频 习近平「夫妻店」兆凶 (图) (46,145次)

中共昏招发作 三征兆曝金融风暴在路上(图)
4. 中共昏招发作 三征兆曝金融风暴在路上(图) (45,295次)

习近平施一石二鸟 普京心愿落空受打击(图)
5. 习近平施一石二鸟 普京心愿落空受打击(图) (45,017次)

习提拔董军四大臭点 董军三中全会前踩坑(图)
6. 习提拔董军四大臭点 董军三中全会前踩坑(图) (42,179次)

「六四」最小遇难者吕鹏只有九岁  身中九弹(图)
7. 「六四」最小遇难者吕鹏只有九岁  身中九弹(图) (40,543次)

8. 十年了,习近平还在担心军队政变吗 (38,603次)

曾遭中共打压 台湾之光高曼容世界选美夺冠(多图)
9. 曾遭中共打压 台湾之光高曼容世界选美夺冠(多图) (38,470次)

「铁公鸡食堂」隐藏了多少秘密?(图/视频)
10. 「铁公鸡食堂」隐藏了多少秘密?(图/视频) (38,093次)

不忍了!泽连斯基公开指责中共党魁说话不算话(图)
11. 不忍了!泽连斯基公开指责中共党魁说话不算话(图) (35,879次)

赵乐际有特殊本事也挡不住下属成串被抓(多图)
12. 赵乐际有特殊本事也挡不住下属成串被抓(多图) (35,267次)

中国食品价格腰斩,到底发生了什么?(图)
13. 中国食品价格腰斩,到底发生了什么?(图) (34,520次)

「六四」期间中共政治局常委拟向瑞士转移财产与逃亡(图)
14. 「六四」期间中共政治局常委拟向瑞士转移财产与逃亡(图) (33,203次)

15. 今年都哭了,广东正经受痛苦煎熬!(视频) (32,873次)

泽连斯基为何对中共态度大转向?(多图)
16. 泽连斯基为何对中共态度大转向?(多图) (32,569次)

骇客入侵中共资料库 意外揭露绝密死亡人数(图)
17. 骇客入侵中共资料库 意外揭露绝密死亡人数(图) (32,221次)

这地图令习气炸  战狼防长令A股变癌股(图)
18. 这地图令习气炸 战狼防长令A股变癌股(图) (30,924次)

这些企业主搬钱到中国 却被中共捅刀子(多图)
19. 这些企业主搬钱到中国 却被中共捅刀子(多图) (29,823次)

20. 拜登再次表示没人愿意与习换位 中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29,726次)

563个肝脏来源不明 有大官14年换5心2肾(多图)
21. 563个肝脏来源不明 有大官14年换5心2肾(多图) (29,499次)

红二代给习设陷阱目的为夺权(多图)
22. 红二代给习设陷阱目的为夺权(多图) (29,389次)

房地产内伤深重 李强讲话憋狠招?(图)
23. 房地产内伤深重 李强讲话憋狠招?(图) (28,982次)

竟敢污蔑拜登?美国立刻丢出一颗小炸弹(多图)
24. 竟敢污蔑拜登?美国立刻丢出一颗小炸弹(多图) (28,665次)

三考生一纸诉状后 北京高考单独出卷 (图)
25. 三考生一纸诉状后 北京高考单独出卷 (图) (28,570次)

中共原住建部部长陈政高骤死有蹊跷(图)
26. 中共原住建部部长陈政高骤死有蹊跷(图) (28,544次)

临近六四中共动作频繁末日心态暴露无遗(多图)
27. 临近六四中共动作频繁末日心态暴露无遗(多图) (27,531次)

28. 广西遭特大洪水!全城淹没,水深超2米!(视频) (27,445次)

普京慌了 习近平这日子近了(图)
29. 普京慌了 习近平这日子近了(图) (26,825次)

30. 「拿下习近平」! 三中前中国出现不寻常氛围 (26,249次)

网传清华招办主任被带走 要倒查六任释何信号?(图)
31. 网传清华招办主任被带走 要倒查六任释何信号?(图) (26,161次)

中共驻美总领馆蹊跷发文颇为诡异(图)
32. 中共驻美总领馆蹊跷发文颇为诡异(图) (25,879次)

法轮功创始人发表《惊醒》
33. 法轮功创始人发表《惊醒》 (25,825次)

山寨科技笑坏路人 中共机器狗同特警踢正步 中国房市白菜价(视频)
34. 山寨科技笑坏路人 中共机器狗同特警踢正步 中国房市白菜价(视频) (25,583次)

审判闹剧 被判有罪,川普能否再次成为总统?(多图)
35. 审判闹剧 被判有罪,川普能否再次成为总统?(多图) (25,492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enmin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