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天下奇譚(388)弄巧成拙的狐貍與堅持到底的愛
 
《廢眠談怪錄》
【人民報消息】我家鄉有種舊風俗,婦人在回娘家前,要先準備幾塊糕點,和一碗清茶,放在正堂的桌上,然後才出門。這種風俗他處沒有,只有我家鄉這樣。我曾經就此問過幾個朋友,他們都是很博學的人,但都說不清這風俗的淵源。後來我偶然翻閱縣志,在《風俗門》發現了一個故事,之前的疑惑才豁然開朗,知道了這風俗由來的原委。如今記錄下來,以做為談資: 柏林鄉人張甲的妻子劉氏,一天她的娘家人找到她,說她母親病了,特意來叫她回去。當時張甲正在外面做工,劉氏急著看母親,便只托鄰居代為告訴張甲自己去了哪兒,之後便急急忙忙跟著娘家人走了。她所囑托的那人是一個有些糊塗的老頭兒,雖然當時答應的很好,但一扭頭就都忘了。 正巧有一只狐貍跑進邨裡偷東西吃,它來到張甲家,恰好劉氏已經走了,便在家中肆意地翻找,但卻發現一點可吃的東西都沒有,鍋裡雖然下著米,但還沒有煮,生硬得像砂礫一樣。狐貍餓壞了,便抱來柴火,自己燒火做飯吃。就快熟時,張甲突然回來了,狐貍驚慌失措間無計可施,只好化作了張甲妻子的糢樣,跑去外面迎接他,表現得特別溫柔體貼,張甲絲毫沒起疑心。 等到吃完飯,狐貍開始想脫身的辦法,假裝說外面還有晾的衣服沒有收,於是走了出去。之後過了沒一會兒,張甲就聽見妻子在呼救,張甲急忙跑出去,但妻子已經不見了,而院子北面的籬笆牆倒了好大一片,前後都留有十分清晰的老虎腳印,張甲心知妻子是被老虎抓走了。 張甲和妻子結為伉儷多年,感情極好,如今妻子被抓走了,張甲發誓絕不會單獨一個人活下去。於是便舉著火把,持著鐮刀,獨自一人進到山裡,整個人憤怒至極,頭髮直豎,目眶瞪裂,氣勢仿佛能融化金石,豺狼和毒蛇都被嚇得逃走。一連找了七天七夜,卻還是沒有找到妻子,張甲精疲力竭,躺在樹下一動不動。 一只狐貍偶然經過,問張甲是甚麼人,張甲以為是問話的是人,便如實告訴了它事情的原委。這狐貍正是那天偷東西吃的那只,聽了張甲的話,大吃一驚,那天狐貍本意不過是因為張甲差點壞了它的事,所以做了點惡作劇戲弄他,沒想到會闖下這樣的禍。於是對張甲道:「別死呀,等我回來。」說完就走了。過了一會兒狐貍果然又趕回來,嘴邊銜著一棵草,放到張甲面前,催促他趕快吃了。張甲聽它的話吃下了那草,之後頓時感覺像是剛飽餐了一頓美味一樣,大概這就是像《山海經》裡的祝餘草之類的東西吧。 張甲恢複過來後,爬起來四下張望,而那狐貍已經躲了起來,之後變了個聲音對他說:「你妻子真的沒死,快點回去吧,別讓她擔心。」張甲以為是神靈在和他說話,因此不敢違背,於是便下山去了。 還沒走到家,便在半路上遇見了妻子,只見她首如飛蓬,臉上的泥有一寸厚,而兩道淚痕還是新的。原來妻子從娘家回來,卻不見張甲的蹤影,而又發現院子裡有老虎腳印,於是認為張甲一定是被老虎抓走了,因此也已經苦苦尋找好幾天了。夫妻倆本來都以為彼此都早已化為了鬼魂,沒想到還會有重聚之時,兩人都喜不自勝,又笑又哭,互相攙扶著回去了。後來各自說了事情經過,才知道這事全是狐貍鬧的。 此事後來廣為流傳,盡人皆知,想要回娘家的人擔心也會被狐貍捉弄,因此一定會先在家裡放好食物賄賂它,後來便沿襲下來變成了風俗,一直到今天都還是如此。——《廢眠談怪錄》 原文: 餘邑舊俗,婦人將歸寧,須先備糕餅數枚,清茶一甌,置堂中桌上,然後始去。此俗為他鄉所無,惟餘邑如是。餘嘗詢之三四好友,皆博學士也,然亦不能說其淵源。後餘偶檢縣志,於《風俗門》中得一事,前疑乃渙然得解,知此俗由來之本末。今錄其事於左,以備談助: 柏林鄉張甲妻劉氏,一日遇母家人來,言母病,召其歸。時張甲傭作在外,但囑鄰人代為告知,即遽同來人去。所囑者一昏聵老父也,雖當時允諾,而旋踵盡忘矣。 適一狐竊入邨中盜食,至張甲舍,值劉氏已去,遂恣意搜檢,而竟無一物可食者,鍋中雖有米,然尚未爨,生硬如礫。狐饑甚,遂抱柴來,自為之爨。將熟,而甲突歸,狐怔惶無計,乃化為其妻之狀,出外迎之,溫存甚切,甲亦未有疑。 及食訖,狐思脫身之方,托言外尚有所晾衣未收,因出去。須臾,聞其號呼之聲,甲猝奔出,而其妻已失,其北面籬牆傾裂丈許,內外虎跡宛然,知妻乃被虎攫去。 甲與妻伉儷多年,情至堅,誓不獨生,因抗炬執鐮,獨入山中,發豎眥裂,氣鑠金石,狼虺為之辟易,七日七夜,尋妻無獲,疲極力竭,臥樹下不能起。 一狐偶過之,問甲何為者,甲以為人也,為道其故,是狐即當日盜食者也,聞言駭然,蓋之其時,狐本意不過因甲幾壞其事,故略作狡獪以戲之,不期為禍如此也。乃告甲曰:「無死,待我歸。」即去。片時果複來,銜草一株,置甲前,促其食之,甲如言,頓覺如飽飫甘旨者,蓋即《山海經》祝餘草之類也。甲得更生,起視之,則狐已匿,而變聲告之曰:「汝妻誠未死,速歸,無使彼憂。」甲以為神語,不敢違,即下山去。 未及至家,竟遇妻於中途,見其首如飛蓬,面垢盈寸,而淚痕猶新。蓋妻歸寧回,不見甲,而庭中有虎跡,以為甲必被虎攫去,故亦苦尋數日矣。夫妻本以彼此已為異物矣,不意尚有重聚之日,俱喜不自勝,且笑且泣,相攜以歸。後各漸述原委,乃知事起本由狐耳。 此事後廣為人所傳,欲歸寧者恐亦為狐所弄,故必先於家中置食以賄之,相沿成俗,至今如故。△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0/28/92831b.html
打印機版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25年10月28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