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長假消費萎縮 樓市掏空了國人錢包(圖)
 
十一長假出遊的民眾大多自備帳篷,住在路邊。景區的旅店、旅店、商店冷清。老闆望著遊客苦嘆:今年賺不到遊客的錢了。(視頻截圖)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孔屏綜合報導)今年十一長假期間,許多城市和景點擠滿了出遊的人群。但是景點的旅店、飯店、商舖都苦哈哈的說沒掙到錢。有分析認為,房地產連續四年下跌是引發消費萎縮的主要原因。網友認為,房產已經掏空了國人的錢包,老百姓沒錢就沒消費,經濟回升根本就是夢想。 遊客每日消費同比大降 據央廣網10月9日報導,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2025年十一長假8天,全國國內出遊8.88億人次,較2024年7天長假增加1.23億人次,同比增長1.6%;而國內出遊人均每日消費113.88元,同比下滑13%。 此外,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7月回落0.3個百分點,為年內最低。9月20日,中共商務部牽頭九個部門發布一攬子措施,要求擴大服務消費,刺激十一假期消費。 但十一長假結束了,官方數據顯示,儘管多地出臺很多的刺激措施,但效果不佳。其實,如果民眾沒有錢,出臺再多的刺激措施也是無濟於事。 從眾多中國網友發布的視頻顯示,8天的假期期間,各地旅遊景點湧現大量人潮,但是景區的商店、商鋪生意冷清。有中國YouTuber就指許多地區出湧現了「窮遊」大軍,他們出門自帶帳篷在路邊過夜,讓許多旅遊業者苦嘆今年賺不到遊客的錢,相當「反常」。 其實這些現象並不反常,在眼下的經濟大環境中,這是相當正常的現象,因為中國老百姓沒錢了。 X用戶「勵志」表示:有人說,今年十一假期中國人的消費降低了。其實,據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居民債務總額已經超過了200萬億,以當前現有人口來分攤計算,平均下來每個人的負債額達到了14萬。而2020年的數據顯示,中國有5.6億人「零存款」,在很多一線城市中,有超過40%的單身青年過的是「月光族」的生活狀態。很多三四線城市的「月光族」占比更高,尤其是在四五線城市的單身青年中,超過76%的青年都是「月光族」,根本沒什麼存款和資產。沒有錢,我們拿什麼旅遊、消費,沒有消費,經濟回升只是夢想而已。 一名在澳門的遊客李敖(Li Ao,音譯)對《金融時報》表示,為了省錢,他睡在澳門24小時營業的賭場裡。30多歲的他來自安徽省,曾是一名水果批發商,最近一直在四處尋找兼職工作,包括送貨司機。「去年我主要在美團工作,因為我找不到其它工作。」「只有賺到錢才能花錢。」 而上海迪士尼樂園是中國最大的景點之一,但是十一假期的樂園外,門票推銷員以略低於官方價格799元(171美元)的價格兜售門票,氣氛依然低迷。推銷員說:「現在大家都沒錢了。」
2025年十一長假期間,窮遊大軍所到之處,帳篷就擠滿了大街小巷。(視頻截圖)
長假消費降級成為大趨勢 雖然出行人數多了,但民眾依然捂緊荷包,消費上能省則省。許多大城市雖然迎來了大量遊客,但是當地舒適的酒店沒人住,許多遊客選擇在街邊搭帳篷對付一夜的「窮遊」方法節省住宿費。在武漢,漢口江灘、東湖公園、城市綠地,每一塊草坪都快被各式各樣的遊客帳篷塞滿了。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出現大量的帳篷露營潮,成為今年十一假期的一大景觀。 此外,據網絡平臺實時數據,截至10月8日15時44分,2025年10月1日—10月8日十一長假檔期電影總票房突破18億元。票房收入比2024年7天十一檔的21.04億元和2023年6天十一檔的28.4億元,分別下降了14.5%和36.6%。日均票房2.25億元,則分別下降了25%和52.4%。 刺激股市並不能推動消費復甦 雖然中國經濟持續萎靡不振,但中國股市卻逆勢上揚。A股市在9月份是連續第五個月上漲。截至9月30日,MSCI中國指數收於9192.18點,同比上漲28.1%。 財聯社報導,十年間,A股投資者隊伍實現了「億級」跨越。2015年末,中國結算數據顯示,中國A股投資者數量為9911萬戶,其中自然人投資者9882萬戶,機構投資者僅28萬戶,彼時散戶占比超99%,市場投資行為較為分散,短期投機特徵明顯。 2025年A股投資者總量已突破2.4億戶,十年間增幅超140%,意味著每6個中國人中就有1位A股投資者。 知名的財經媒體「火星宏觀」表示,中共將培育股市作為家庭的可靠利潤來源,將通過推動股市上漲刺激消費者支出作為今年的政策優先事項。但是事與願違,多年來最長的股市漲勢並沒有鼓勵家庭在10月份的長假期期間花更多的錢,這對已經進入放緩的經濟來說是一個擔憂。 據9月25日的《深圳商報》報導,當前股票和基金在中國居民總資產中的占比僅為15%。 「火星宏觀」表示,經過簡單的數據計算便可得出,股市上漲28.1%,僅可推動居民財富收益增加4.2%。可見當局想刺激股市並不能推動消費復甦。 房產掏空了幾代人的口袋 還有,十一假期的商品房市場表現,也令人失望。 據安居客上海10月8日發布的數據,十一假期7天(10月1日—7日)上海二手房累計成交780套,日均成交僅111套,較2024年同期的2133套,跌超63%。 近四年來房價持續下行,目前官媒報導大多避談二手房交易,「火星巨集觀」認為,大概率因為各地二手房數據與上海差不多慘澹。多個非官方管道稱,30城二手房十一長假成交同比下降43%。這個數據尚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 「火星宏觀」表示,鑒於2025年的十一假期比去年的假期多一天,實際房地產數據可能比顯示的數據還要弱。這表明消費復甦依靠目前常用的刺激股市、大件商品以舊換新、折扣消費券等措施不太可能實現。 其實不需要專家們的分析和指點,基層的普通民眾都明白一個道理,只有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才能真正地推動消費復甦。但是最近幾年外資撤離中國,帶動上下遊的大小企業也跟隨搬走或關閉,導致中國出現大量工廠裁員、降薪、欠薪、倒閉,失業率高企不下,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民眾手中沒錢,消費市場也持續萎縮,汽車、電子產品等領域的補貼政策的效果也不盡理想。在各行各業面臨大蕭條的大環境之下,要提高民眾的收入談何容易。更嚴峻的是,目前尚無任何一個產業能在體量上完全替代房地產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由於官方媒體多年來宣揚「有房才有家」,此一觀點已經深入民心,推動了全民把買房當作頭等大事,很多人寧願掏空幾代人的口袋,背負幾十年的房貸,也要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如今,房地產市場連續四年處於下行通道,由於房產占據了家庭資產負債表的核心位置,導致可用於餐飲、服飾、娛樂等方面的支出空間被大幅壓縮,從而引發廣義上的消費塌陷。 經濟持續低迷,房價越來越低,即使降價房子也難以脫手,賣房難是明擺著的殘酷事實,許多人都明白,中國樓市根本就無救起,投資房產實現增值已經成為空談,民眾幾代人投在房子上的錢都要打水漂了。那真會令老中青幾代人同時絕望啊。也是令中國中產階層快速消失的主要原因。△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0/11/92668b.html
打印機版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25年10月11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