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兩大香港學者同日撰文 暗批港府太左太絕
 
【人民報消息】香港「由治及興」之後,一切事情「寧左勿右」,甚至連同志運動會也被親政府議員扣上違反國安之罪!曾在香港擔任高官的學者張炳良,撰文指於維護國家安全與自由多元之間要做好平衡,防範「一左二窄」;而另一位重量級學者呂大樂亦指「做事太絕難以服眾」。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曾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及教育大學校長、從事公共政策研究多年的張炳良,周五(3日)於《明報》觀點版以「迫切問題在經濟,解決問題離不開政治」為題撰寫評論文章。他先以一大堆數點出香港的經濟民生問題,接著指除了靠經濟及財政手段,最終「迴避不了政治」,因政治決定了人們對未來的信心。 他認為,地緣政治逆轉及香港政情的驅使,香港已從「左右逢源」陷入「左右為難」的尷尬處境。張炳良亦引用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講話指,香港必須保持獨特性和國際聯繫,香港要「能內地城市所不能」,否則便失去特區的存在意義。張炳良暗批「今天香港是否如此,港人應心中有數」;又指香港不能左右地緣政治及地域衝突,但卻可以自我掌握。 他最後指出,要善用一國兩制,促進兩制共融、互助互利。於維護國家安全與自由多元之間,不存必然矛盾;更引用習近平父親中共元老習仲勳一句話,防範香港「一左二窄」。 「一左二窄」是指「左到極端瘋狂,窄到六親不認」;習仲勳在80年代曾以此告誡新華社在處理港澳工作時要防止過度「左傾」。 而香港教育大學客席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在同一日的《明報》亦撰文暗批香港政府。他表示香港人有句說話:「做人唔好咁絕。」,指所謂的「絕」是不留情面、不留餘地、不給予機會,要斬草除根,令人無翻身之日。他不諱言形容某人做事「好絕」不是讚美,而是認為是過份了,覺得應該適可而止。 他在文章中沒有點名任何人,亦沒有舉出任何事例,但指強者要做到「好絕」是強勢的表現;並認為既然取得絕對優勢「又何必假扮仁義」?又指香港市民不是口服心不服,群眾的沉默「不是口服,更不是心服」。△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1/5/7854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