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財政和金融失衡 中國面臨系統性風險
 
【人民報消息】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嚴重的財政和金融失衡已經將中國、中國領導層和全球帶入未知領域。即使有中央政府爲金融系統背書,也無法挽救頹勢,甚至處於岌岌可危的邊緣。 中國經濟衰退論可休矣? 近年來,中國地方政府對債務問題奉行拖延政策。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最新評論指出,隨着中國房地產市場泡沫退卻,地方債務岌岌可危,而銀行體系暴露於這兩方面風險之下。 有傳統觀點認爲,即使這是金融危機的先兆,但在中國體系中,政府爲金融系統做靠山,而技術官僚也可以把控局勢以避免發生系統性風險。上述分析指出,這種觀點已經嚴重過時。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週發布的一系列報告顯示,中國除利息外的預算赤字在GDP中所佔比例居高不下,今年達到了7.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提高了對中國政府赤字的預測,即到2028年,上述比例將升至7.8%。此外,儘管中國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幅達到4.9%,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了中國經濟預期,認爲中國未來四年的平均年增長率僅爲4%,低於一年前的4.6%預期。 上述分析認爲,這使得中國擺脫債務泥潭的難度大大增加。 近年來,地方政府項目投資回報率急劇下降,高昂利息待償、土地出讓收入暴跌,使中國地方政府陷入債務危機。 中央政府採取行動能否奏效? 英國《金融時報》此前報導,中國地方政府債務估計累計達到了94萬億人民幣。中國官員已經意識到這些風險並採取行動。今年7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要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今年8月,中國國務院派出工作組前往10餘個財政情況最嚴峻的省份「查帳」,並直接向總理李強彙報。 然而,地方政府債務置換情況不容樂觀。美國《華爾街日報》另有報導指出,今年5月,貴州省貴陽市財政局承認技術手段化債已「基本窮盡」。9月,內蒙古政府宣布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以幫助償還2018年之前的高息債務。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中國問題專家馬永哲(Martin Chorzempa)告訴《華爾街日報》,中國債務規模過大、經濟增速緩慢,無法掩蓋不良貸款。此外,他還擔心,習近平領導的中共當局治理質量已經惡化。△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0/24/7832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