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共黨內發出不同的聲音 財新社論呼籲改革
 
【人民報消息】中國的《財新週刊》本週一刊登《改革亟須新突破》爲標題的社論說,中國有些官員干預過多,失去過去以市場作爲資源配置主要動力的精神。面對中國經濟社會的重重挑戰,人民期待能有像十年前十八屆三中全會那樣的重大新突破。這篇文章作者發出的不同的聲音,引發各方的密切關注。 《財新週刊》的這篇社論說,十年前的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有關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決定,〝範圍之廣及力道之大,前所未有〞。然而,如今〝民間觀感與當年預期之間存在一定溫差。〞該文一出,也有財新網友留言表示,〝起碼有人敢說出來〞、〝說得好,人民心聲〞。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美國丹佛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兼美中合作中心主任趙穗生接受採訪時表示,近幾年中國的政治及經濟改革倒退相當明顯。不過財新傳媒的觀點通常相對自由主義,和現時的官方〝有一些偏差〞。因此,這篇社論會出現並不讓人意外:〝它代表一種聲音,也是代表中國很多人的想法,但在政策層面上很難有具體的展現或表現。〞 《財新週刊》的社論提到,當年除了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國務院也推出一脈相承有關公平競爭、產權保護、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等其他政策文件。近十年推行的〝放管服〞,也就是簡政放權並優化網路政府服務等也有顯著成效。但在這改革路上,特別是三年的疫情期間,有些官員〝微觀干預過多,一刀切、層層加碼現象嚴重,市場主體苦不堪言。〞 此外,《財新週刊》也在沒有提到前總理李克強的情況下,引用他生前的名言〝長江黃河不會倒流〞,提示中國改革開放〝需一棒一棒往下傳〞。 旅美的中國財經評論員秦偉平認爲該文只是〝隔靴搔癢,與大局無濟於事〞:〝無論是現在進行所謂的政策改革還是經濟改革,對中國執政集團來說是巨大的風險 … 從政治安全角度來說,我認爲現在經濟下滑的趨勢、各種危機疊加爆發等,只有透過更加嚴格的控制,保證中共執政集團的安全爲主要任務。〞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1/7/7855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