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两大香港学者同日撰文 暗批港府太左太绝
 
【人民报消息】香港“由治及兴”之后,一切事情“宁左勿右”,甚至连同志运动会也被亲政府议员扣上违反国安之罪!曾在香港担任高官的学者张炳良,撰文指于维护国家安全与自由多元之间要做好平衡,防范“一左二窄”;而另一位重量级学者吕大乐亦指“做事太绝难以服众”。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曾任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及教育大学校长、从事公共政策研究多年的张炳良,周五(3日)于《明报》观点版以“迫切问题在经济,解决问题离不开政治”为题撰写评论文章。他先以一大堆数点出香港的经济民生问题,接著指除了靠经济及财政手段,最终“回避不了政治”,因政治决定了人们对未来的信心。 他认为,地缘政治逆转及香港政情的驱使,香港已从“左右逢源”陷入“左右为难”的尴尬处境。张炳良亦引用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讲话指,香港必须保持独特性和国际联系,香港要“能内地城市所不能”,否则便失去特区的存在意义。张炳良暗批“今天香港是否如此,港人应心中有数”;又指香港不能左右地缘政治及地域冲突,但却可以自我掌握。 他最后指出,要善用一国两制,促进两制共融、互助互利。于维护国家安全与自由多元之间,不存必然矛盾;更引用习近平父亲中共元老习仲勋一句话,防范香港“一左二窄”。 “一左二窄”是指“左到极端疯狂,窄到六亲不认”;习仲勋在80年代曾以此告诫新华社在处理港澳工作时要防止过度“左倾”。 而香港教育大学客席研究讲座教授吕大乐,在同一日的《明报》亦撰文暗批香港政府。他表示香港人有句说话:“做人唔好咁绝。”,指所谓的“绝”是不留情面、不留余地、不给予机会,要斩草除根,令人无翻身之日。他不讳言形容某人做事“好绝”不是赞美,而是认为是过份了,觉得应该适可而止。 他在文章中没有点名任何人,亦没有举出任何事例,但指强者要做到“好绝”是强势的表现;并认为既然取得绝对优势“又何必假扮仁义”?又指香港市民不是口服心不服,群众的沉默“不是口服,更不是心服”。△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1/5/78542.html
打印机版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2023年11月5日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