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醫藥與詩詞(圖)
 
鄧正樑
 
漢字的巧妙運用,在加上中藥的趣味內涵,常有許多意趣橫生的話題出現。

【人民報消息】漢字的巧妙運用,在加上中藥的趣味內涵,常有許多意趣橫生的話題出現。 這傳說不曉得哪裏來,王維在年輕的時候也曾經傾慕過妙齡女子,在路過一家藥店時,見到一位讓其心動的佳人,便上前詢問藥店的藥物是否齊全,女子禮貌地回答:「藥店雖小藥尚全,不知客官意欲何?」 大詩人立刻拿過紙筆,寫下四字詩賦:「宴罷客人,夜不迷途,牡丹花婢,出征萬里,昭君出塞,百年貂裘,蝴蝶穿花,芒種時節。」 出乎意料的是,女子竟也立刻將八味中藥包好,向前遞上。王維一見,連忙稱謝,連聲稱妙。原來這小姐也通達詩書,立刻看出大詩人所要之物。宴罷客人「當歸」也,夜不迷途「熟地」也,牡丹花婢是「芍藥」,出征萬里有「遠志」,昭君出塞「王不留」,百年貂裘乃「陳皮」,「香附」蝴蝶穿花飛,芒種時節正「半夏」。 又明代《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晚年時,同弟子龐顯回蘄州專心著作,因不知弟子長進如何,便吟了一首詩,讓弟子解謎取藥:「一株空心樹,獨放東籬下,病已入膏肓,九死只一生。」龐顯不負師父期望,立即取了木通、一枝黃花、沒藥、獨活,李時珍也含笑點頭。這詩含蓄典雅,在文人雅客間傳誦,經久不衰。 從前有一位貪官,霸道橫行,魚肉百姓,吃得腦滿腸肥,還貪得無厭,一天召來一位大夫到家裏,想要拿一帖滋補藥方來調補一番。幸好這位大夫還有些風骨,覺得自己活人濟世,以救人爲目的,與貪官的魚肉百姓格格不入,便佯裝思索一番,取來文房四寶,寫下滋補藥方:柏子仁三錢,木瓜三錢,官桂兩錢,柴胡三錢,益智仁三錢,附子三錢,八角兩錢,人蔘一錢,臺烏三錢,上黨三錢,山藥三錢。 大夫寫完即揚長而去,縣官喜孜孜地趕快去抓藥,卻收到了一張回條「柏木官柴益附八人臺上山」,換句話說,就是「柏木棺材一副八人抬上山」!縣官當場氣急敗壞,吹鬍子瞪眼,想要緝拿大夫來泄恨,但大夫早已買舟遠走他鄉。 又有一對神仙眷侶,男的上山採藥維生,女的在家操持家務。一次男子來到遙遠的天台山,採藥需時半年,一兩個月後,鄉人也來採藥,捎來了一封書信:「檳榔一去,已近半夏,豈不當歸也!誰使君子,寄生纏繞他枝,令故園芍藥花開無主矣!妻仰視南星,下視忍冬藤,盼不見白芷書,訴不盡黃連苦也。古詩曰:荳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結花中愁,甚念,甚念!」其中包含十二味中藥名,還疑夫纏繞他枝,致使家花無主。 男子固然思念嬌妻,但空手而返豈不可惜,於是回書一封:「紅娘子一別,桂枝已雕謝矣!思菊花茂盛,欲歸紫菀,怎奈常山路遠,滑石難行,如待蓯蓉爾!卿勿使性子罵我蒼耳子,待明春紅花開放時,吾與馬勃、杜仲結伴還鄉,至時鬱金相贈也,勿念,勿念!」鬱金乃愛情之花,純潔高貴,其中又嵌入十二味中藥名,十分有趣。△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12/23/7368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