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待朋友一片至誠 吳狀元品行高潔(圖)
 
劉曉
 
吳寬對朋友的一片至誠之心,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美談。

【人民報消息】明朝的狀元中有一位叫吳寬的人,字原博,號匏庵,直隸長洲縣(今江蘇蘇州市)人。少壯時好學,於書無所不讀,涉獵廣泛,尤喜《左傳》、《漢書》以及唐宋大家的散文,最喜愛蘇軾的文章。他還工於書法,擅長模仿蘇軾「端莊淳樸,凝重厚實」的書風。 明憲宗成化八年,才學出衆的吳寬在會試、廷試中均獲第一,成爲明朝蘇州籍的第二位狀元。他曾做過明孝宗、武宗兩代帝師,後官至禮部尚書。弘治十七年,吳寬以七十歲高齡卒於任上。孝宗聞訊後,派官治喪,追贈太子太保,諡號「文定」。 《明史》評價吳寬品行高潔,不受外界的評價所幹擾,對自身要求十分嚴格。他的家境豐裕,父親想讓他坐馬車去離家較遠的私學,但他每每拒絕,始終徒步往返。早在未中狀元前,他的文才已經遠近聞名了,並得到達官貴人的推崇。但對於他們會面的邀請,吳寬大多推辭。 吳寬有幾頃田,曾用以救濟親友中的貧困者;他對朋友的一片至誠之心,亦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美談。 吳寬中狀元后,做了京官。他的同鄉友人賀其榮是鄉試中的解元,但幾次參加會試都沒有中第,因此長居京師,連家也不回了。 一天,賀其榮突然得了癆病,情況十分嚴重。吳寬聽說後,將賀其榮接到自己的私邸,爲其準備湯藥、床褥等,每天都去床前探視,儘可能讓他舒服些。 吳寬還寫了一首《謹疾箴(爲賀其榮作)》,勸賀其榮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因爲此身是「父母之所遺」,「妻子之所仰」。吳寬告誡他要遠離男女情慾、口腹之慾;要學會養氣,由於「多言則傷氣」,所以「欲養氣者言不費」;要少思,因爲「多思則損血」。此外,不要將憂慮積於胸中,不要過度行樂,身體不可太勞累,少用精氣神。 箴文中最後提到孔子謹防疾病的辦法,就是把其看作打仗。「匪疾是謹,惟德之崇。謹疾之術,謹德之功。」即不是謹防疾病,是崇尚道德;謹防疾病的辦法,就是在謹慎提高自己的品德上下功夫。 吳寬爲朋友痊癒考慮到方方面面,然而,賀其榮還是因病去世了,吳寬遂自己出資爲其購買棺槨、按制購買喪服,主辦喪儀。每當有弔唁的客人到來,他都親自答謝。在停靈期間,吳寬早晚出入必到靈前行禮,併爲他服喪達一個月之久。 在此期間,吳寬還將賀其榮的遺物整理並封好,等到喪事辦完,自己扶棺、帶着遺物一同返回家鄉。 吳寬待朋友之至誠不只體現在這一件事上,史籍上還記載了另外一個故事。 曾與吳寬同遊的先輩何耕,在海南樂會縣做知縣時被罷官,因爲拮据無法返鄉,只能漂泊在海南一帶。此時他不知道的是,在蘇州的弟弟、侄子爲了幫助他,欠了官府很多錢,因此巡撫牟俸發檄文譴責何耕。 待何耕歷經驚濤駭浪和蠻荒之地,輾轉數千裏回到老家後,就被抓進牢獄,關了起來。 吳寬回家後聽說了這件事,遂向官府求情,希望可以免除其鞭杖之刑,並盡出囊中錢財,又募集了一些錢,將欠款代何耕交給官府,何耕得以被釋放。 何耕見到吳寬後,感激涕零。聽說何耕還要去海南接妻子和孩子,吳寬又慷慨解囊。 (參考數據:《明史》、《寓圃雜記》)△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12/17/7365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