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馬無夜草不肥 人有外財不發(圖)
 
辛子
 
幹了虧心事,即使別人不知道,但天知、地知、鬼神知,總有報應的時候,就差早報或遲報了。

【人民報消息】明朝時期,南直隸省古沛鎮住着兩戶人家,一戶姓何,早年從南方遷來,鎮上的人都叫他何老闆。他開了一間麻油坊子,在鎮上經營二十年了,他打出的油清亮、純香,各地商販都來找他訂貨,所以生意做得十分興旺。 何老闆家對門住着另一戶人家,姓吳,名添財,開一間雜貨鋪,也是從外地遷來的,人家都叫他吳老闆。這年頭雜貨鋪的生意不好做,家境遠不及對面賣油的何老闆。由於兩家都是外鄉人,平常都有往來,相處還算好。後來吳添財家三歲的女兒還做了何老闆的乾女兒,何老闆送她兩丈花布做衣裳,吳添財也回送兩壇酒。 這年冬天何老闆老家來信說老太太病重,日子無多了,得趕快回去。臨走前他將二十壇香油暫放在吳添財家,說好老太太的事辦完再拿回來。 一天吳添財在後院曬豆子,鄰居家的雞闖進後院吃豆子,啄得豆子滿地都是,氣得吳添財順手拿起一塊磚頭向雞扔過去,但雞沒打着,卻砸在何老闆寄放在院邊的一罈香油上,只聽「當」的一聲,罈子被打破了,吳添財趕快跑過去一看:「奇怪!怎麼不見油漏出來?」 吳添財於是彎下腰察看:「哇!原來裏面裝的是兩錠大銀元寶,二十兩一錠。」再將其它油壇都打開,全是銀元寶共四十錠,就是八百兩,看得吳添財目瞪口呆,自己這輩子可從未攢過這麼多錢。「好你個何老闆!不聲不響,靠打打油就攢了這麼多錢,還暪着我,說壇裏裝的是香油。」 想到這裏,貪婪的念頭爬上心頭:「你走時說的是二十壇香油,到時我就還給你二十壇香油,無憑無據,反正你也告不了我。」於是吳添財將壇裏的銀元寶全都拿出來,換上二十壇香油,放回原來院子邊的牆角。 待何老闆辦完喪事回來,吳添財把二十壇香油送回何老闆家。罈子裏有東西晃來晃去,何老闆覺得奇怪,打開一看臉色都白了,裏面的銀元寶不見了,都變成香油。 何老闆腦門「轟」一下,兩眼發黑,差點倒了下來,立即想衝到吳添財家找他理論,但自己臨走時說的是二十壇香油寄放他家,現在還來二十壇香油,不正在理上嗎?誰能證明裏面有銀元寶? 何老闆明白就是去打官司也打不贏,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知人知面不知心呀!半輩子的心血就這樣眼睜睜被人吞了。 不久,何老闆因爲氣憤抑鬱而病到,不到幾個月就死了。 吳添財僱人到何老闆老家報了喪,何老闆家的親人來了好幾個,吳添財告訴他們,何老闆奔喪回來後,由於傷心過度而病亡。吳添財熱心幫他們辦理喪事,還親切地招呼他們,讓他們覺得吳添財是個有情有義的人。 何老闆的親人想將何老闆靈柩運回家鄉,但帶的銀兩不夠,就請吳添財把油坊變賣了。吳添財連油帶坊開價四十兩銀子,鎮上的人一時沒人有能力買,吳添財就從貪來的八百兩中,拿出四十兩頂了下來。何老闆的親人十分感動,千恩萬謝後將何老闆的靈柩運回去了。 吳添財既做了「好人」又平白無故得了八百兩銀子和一間油坊,真是樂得整天合不攏嘴,他接收何老闆以前的客戶,生意越做越好,原來的油坊擴大了,還多請幾個工人,很快成爲鎮上首富之一。真是「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發」,他經常叨唸着這句話。 吳添財發財後,就想得個兒子來繼承家業,以前大房只生了一女,於是就討了二房來爲吳家傳宗接代。這天晚上,吳添財剛喝了幾杯酒就迷迷糊糊睡着了,昏睡間彷佛看見何老闆來到床邊:「親家近來可好啊?」 吳添財一驚,何老闆不是死了嗎?怎麼來了?接着又聽到何老闆道:「你拿我的銀子,可是要連本帶利還啊!」吳添財掙扎着想爬起來,可一點力也使不上,眼睜睜看着何老闆邁進二太太房裏。 就在此時,二太太的房裏傳來嬰兒啼哭聲,傭人興沖沖來報喜,說二奶奶生了個帶把的,要他快到二奶奶房裏。吳添財這才爬起來,三步兩步的來到二房。可不是,傭人正抱着一個又白又胖的小男嬰,吳添財歡喜得眉開眼笑。 二房裏的喧鬧聲驚動了大太太,她帶着醋意說:「高興啥呀?我看是討債來的。」 大太太不經意地說,倒使吳添財想起剛才的夢,說不定剛才就是何老闆來投胎討債了,吳添財倒抽一口冷氣,剛才的歡喜全跑了。從此,老想着這小兒是來討債、來當逆子,將來要把吳家產業敗光。 但出乎意料,這孩子出生後一直沒病沒災,長大了也十分聽話,且聰明、孝順。讀書更是過目不忘,寫的文章連老師也自嘆不如。十四歲那年就鄉試中舉,經選官後當了知縣,爲官清廉,獎罰分明,百姓十分愛戴,不到幾年時間,就連升到四品做了知府。 吳添財看着兒子功成名就、光宗耀祖,十分得意,早已把當年那個夢給忘了。誰知就在當知府的第三年,吳添財的兒子因故得罪朝中權貴,因而被殺頭、抄家,全部家產被沒收,甚至連吳添財家的小油坊也封了,傭人們都解散各自找出路。 吳添財沒了家產,比以前更窮了。這時他才想起多年前做的那場夢,才相信昧着良心得來的錢財不能要,欠人家的遲早要還,而且還起來更重。一個人幹了虧心事,即使別人不知道,但天知、地知、鬼神知,總有報應的時候,就差早報或遲報了。△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12/10/7362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