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我爲什麼不再想回國
 
【人民報訊】(博訊新聞網)
我很幸運,在我三十歲生日的前三天,我又順利地拿到美國簽證,毅然決然地第三次踏上了赴美之路。

雖然在國內一直讀到博士畢業,又工作過一段時間,但細算起來,這已經是第四次出國,第一次赴美參加學術會議,第二次作爲聯合培養的博士在美國一所大學呆過一年半,去年又去法國呆過一個月,應該說對西方和中國,特別是學術界都有一定的了解。這次出國,自己終於作出了一個與許多海外學子相同的選擇,短期內不再考慮回國工作。

作出這樣一個決定是很費周折的。畢竟在國內學習和工作過這麼多年,對祖國的感情是很深的,而且我本人對外界環境要求不高,在金錢、物質方面沒有什麼奢求,只希望能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中從事喜愛的研究工作。然而,在我回國工作一年多時間裏,我終於認識到我的想法與國內的實際環境相差太遠,

象我這般年紀的一代人是非常幸福的。懂事的時候文革已經結束,學習一直比較系統連貫,中學後趕上改革開放,生活水平提高了,又可以走出國門。而我本人更是這樣幸福時代裏的一個幸運兒,雖然生活在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但很多時候並不需要太費力,就可以得到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東西。中學畢業後輕鬆考上全國最好的大學,(如果我說出清華,大多數網友想必會同意)。很高興多份大學評估都把清華排在第一位,雖然清華和世界一流大學還相差非常遠,但清華五年的確教會了我很多東西。大學畢業後到中科院做研究生,導師是院士,學術水平很高,對學生又特別好,於是順理成章地讀完碩士又讀博士,博士期間聯合培養,在國內讀了一年半又到美國進行了一年半合作研究。大多數人要經歷GRE和TOEFL的煎熬才能出國讀書,而我什麼都不用,而且沒有花費國家一分錢,在三十歲的時候就得到了四次出國的機會,每次都由國外提供不菲的資助,有時候也挺爲自己自豪的。甚至連女朋友都是主動先追我,而她也確實是上天送給我的最珍貴的一份禮物。就這樣,一直到現在,除在國內工作的一年半時間裏,我基本上沒有遇到過什麼大的挫折和困難。

作爲中美聯合培養的博士,我回國第十天完成了博士論文答辯,並選擇了留在國內工作。由於在學術單位,博士剛畢業時的月收入只有在美國做學生時的十二分之一左右,但錢對我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只希望能夠有一個環境安心工作,在學術界爲國家盡一份普通知識分子的綿薄之力。剛回國時很受重用,不久破格晉升爲最年輕的副教授和系副主任,科學報上還登過照片和簡歷,又得到了許多老科學家的器重和支持,足以令許多人羨慕和嫉妒。然而,隨後的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經歷卻使我在一年以後清楚地認識到,國內學術界遠比我想象的複雜。

我從事基礎理論研究,在國際上也屬新興熱門領域,國內自然也很熱門,當時我們單位就在十多個人在做,由於我們一直和一所美國大學合作,對方爲我們提供了很多研究資料和程序,因此起點比別人高,我在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我們單位領導也想在該領域立足,想讓他的弟子成爲該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因此就讓他手下的人從實驗改做理論。我回國後成爲他們在這方面最大的障礙。因此,領導們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想讓我去接一個搞實驗研究爲主的項目,算是對我委以重任。領導們對我的研究興趣並不在意,卻反覆向我強調該項目的重要意義,我也只好服從組織分配,做好了一切從頭開始的準備。然而,許多我意想不到的困難和問題接踵而來。儘管該項目原來的負責人已經六十三歲,而且不是博導,但他並不願意退休,更不願意把大權交出。當時他可以一年公費出國四、五次之多,每次都得到領導的特批,只因爲他曾經是和領導是師兄弟,私交很好。少得可憐的科研經費就被這樣大量地花在他來回出國探望子女的路費上。如果他退休了,就不會再有這樣的好處。因此,在得知想讓我來接替他時,這樣一位老同志坐不住了,運用各種關係對我進行誹謗和排擠,交接工作之難就不言而喻了,前後整整持續了九個半月,科研經費由最初的四十多萬變成了不到三萬,根本沒有辦法繼續開展工作。我曾經多次向單位領導反映情況,但領導們當面最會做和事佬,背後的立場卻明顯不支持我,誰讓我當時還不到三十歲,而那位老同志在我們單位已經工作了三十多年,各方面關係顯然是我所不能比擬的。很多時候感到很苦惱和無奈,經過三個多月後只能提出不做該項目,領導們又表示要支持年輕人,對我作出了許多承諾,表示會非常支持我開展工作。然而,半年多時間過去了,承諾絲毫沒有兌現的跡象,一些領導又開始否認當初說過的話。我本來並不想負責什麼大項目,只是希望能有一個環境安心地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然而,回國一年半時間,許多事情根本解決不了,一直沒有辦法安下心來。我慢慢地認識到自己並沒有辦法適應國內的工作環境、

最後的導火索發生在年終評比上,領導們把我排在五十多個項目組長的最後第三位,雖然我的工作得到了普通的好評,以至於主管研究的科技處都爲我鳴不平。我終於徹底失望了,認識到自己的能力還很有缺陷,沒有辦法處理好複雜的人際關係。不過作爲副教授,我的任務在教學育人之外,就只有安心從事科學研究,我又不是什麼公關先生,沒有必要專門去研究所謂的人際關係學。這樣,我認爲繼續在原單位呆下去也只是浪費時間,因此決定再次聯繫出國。

兩個月以後,我收到現在老闆的邀請信和其它材料,迅速辦好籤證,開始了在美國的博士後生活。我老闆人非常好,學術水平也很高,不到四十歲就已經是full professor。我在美國工作過的兩個實驗室研究環境都非常好,兩個老闆都是正教授,土生土長的美國人,而且博士都畢業於M. I. T, 對人都非常非常友好,在美國人中都算是非常nice的。在這裏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工作,做我喜歡做的事情,不到一年時間裏我已經在寫第三篇第一作者的文章。當然,在美國物質生活方面也要比國內好一些,我現在一人月的收入比我在國內做副教授的年收入還要高,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要方便很多。

但是,美國畢竟不是我們的祖國。中國正發生着日新月易的變化,真心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早日繁榮強大,能夠有比美國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這樣大多數象我一樣的海外學子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回國工作。然而,現在不行,現在在國外也許能比在國內爲中國做更多事情。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0/5/395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