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躺平主义的延续 媒体人患厌班症出家(图)
 
年轻人的躺平运动是对现实过于失望而出现「无欲无求」的状态。

【人民报消息】「躺平」运动在中国已经延烧数月,近日有关「厌班症」的话题引发关注。 躺平是2021年开始在中国大陆流行的网络词语,指90后和00后年轻人,在经济下滑、劳资关系失谐、社会经济结构不合理及社会问题激化的背景下,因对现实过于失望而出现的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如不买房、不买车、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娃、降低欲望,维持低层次消费生存。 继躺平运动在中国延烧数月后,据腾讯网一篇《媒体人辞职去寺院!这一届年轻人,正在逃离上班?》的报导指出,一些中国年轻人患上了「厌班症」。 据报导,北京某报社编辑杨林鑫,因厌倦日夜颠倒的报社生活,看透了工作四年,工资没怎么涨,体重却飙升30斤的无奈。于是在与女友分道扬镳后,拒绝互联网大厂的邀约,决定去寺庙当工作人员。刚刚26岁的他过上了诵经、吃斋的日子。 另一位自称是懒散的年轻人潘登,则专挑各地「鬼城」旅游,低房租成了他标记城市的光标卡尺。他住过月租700元的广东阳江海陵岛,待过月租500元的山东海阳海景房,及峨眉山脚下月租800元的新房。 而28岁的小伙子乐晓云,从重庆辞职后便去了新疆散心,一去就是2个半月。他在新疆新源县买了一匹大白马,准备骑4,000公里回家乡。 报导称,与中年辞职的百感交集相比,年轻人辞职则「透着脱离苦海的开心」。「厌班症」从某种程度上,却代表当代年轻人的心态。 大陆法律人士许先生早前接受海外媒体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人还是比较有奋斗精神的,但是你付出努力,却没有相应回报的时候,必然会有一种对抗情绪,无论这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网友「森林深处200608」直言,不管怎么辛辛苦苦都富不起来,只是别人使唤的工具,工具坏了直接被丢掉,这样想想确实没啥必要那么累。△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11/4/73440.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