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抉择》影评:伍子胥与何宝康的选择(图/视频)
 
若尘
 

【人民报消息】看新世纪影视的电影《抉择》,感觉女主角田静雯是一个善良的好女孩,令所有人心疼。而男主角何宝康,身为田静雯父亲生死之交的战友,在剧里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是一个讨我喜欢的角色。原因就是他出卖过战友,苟且偷生。 然而,当我再次审视这个人物选择的人生道路时,却有了新的理解。何宝康让我想起了春秋时期的伍子胥,觉得他们的经历竟很是相似。 伍子胥是一位充满传奇的历史名人。他的父亲伍奢原本是楚国太子建的太傅,也就是负责教导太子的老师,但却受人诬陷。楚平王想除掉他,却顾虑他有两个有才干的儿子,于是下了一道命令,让伍子胥和他的兄长伍尚迅速前往郢都,否则就杀掉他们的父亲。 伍尚为人仁厚,明知是死路一条,却以君臣之道,为父尽孝的想法,依然选择听从君令,去了郢都,果然被处死。伍尚通过这种方式,尽了孝道。而伍子胥不同,他走上了逃亡之路,一夜间从一名士族变成了亡命徒。巨大的心里落差不说,他还背负着为家族报仇的重担,身边还拉扯着太子建的儿子。这些都支撑着他活下去,所以他卧薪尝胆、苟且偷生几十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成功辅佐吴王,攻破楚国,一报血海深仇,同时也改变了春秋时期的国界版图。 「子胥东奔,乞食于此,女分壶浆,灭口而死。 声动列国,义形壮士,投金濑沚,报德称美。」 这是大诗人李白写的碑文,描述的就是伍子胥逃亡过程中经历的曲折离奇而又可悲可叹的故事,其中展现的忠、孝、义的传统价值观,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 回到《抉择》这部电影,我意识到主人公何宝康的选择和伍子胥不谋而合。他没有一死了之,却选择忍辱负重地在魔鬼的身边活着,这是一条更为艰辛困难的路──在复仇前从来都不能活得轻松或释然,也无法获得解脱,还要忍受屈辱,这是选择死亡的人无法体会和承担的。 他为了年幼的女儿,为了有朝一日能为老战友们报仇,心怀痛悔,隐忍地与当年害死自己战友的警察局长合作投资项目,事业失意时甚至像一具行尸走肉,成功时也开心不起来,生活像一直有一片阴云笼罩着。 幸好他辗转找到了老战友的女儿田静雯,可她却因为信仰遭到警察局长的通缉和抓捕。在保护她免受中共迫害的过程中,何宝康自己也获得了内心的解脱和安慰,多年来的愧疚得以释怀。 电影《抉择》带给我的冲击和启示还有很多,这里只是说了我从何宝康这个角色身上得到的感悟,而其实《抉择》蕴含着更深刻的道理和传统价值观,这样的电影是现代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一股难得的清流,涤荡人们的心灵,传递善良人们的美好愿景与希望。△ 长篇剧情电影《抉择》(新世纪影视三周年公映版):https://youtu.be/k84uJbgguI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9/10/73154.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