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0年11月11日
发表
人气:13,164
分享:
|
|
长篇综述:美国白宫新贵看中国(上) |
|
【人民报讯】《购买总统》一书中曾写道:“美国的总统大选,已经变得既不像选美,也不像是赛马,而更像是一个财物大拍卖。几百万几百万的金钱相互竞争,以求跟可能当选为总统的候选人建立关系和获取影响力。”因此,当大选进入白热化阶段时,五花八门的商业广告透过电视等媒体扑面而来:铮光闪亮的小轿车会像喷气飞机一样腾空而起;泡沫喷涌的啤酒瓶里会钻出身穿“三点式”泳装的娇艳女郎;抽水马桶会和生殖器除臭剂侃侃交谈……。以这样一连串使人眼花缭乱的现实生活场景,作为观察美国总统竞选运动不可或缺的社会背景,会使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在其电视广告中,就好是耀武扬威地骑在一匹骏马上的一个西部牛仔。 观战专家跌眼镜 可以说,2000年度的美国大选是二战结束以来最难断胜负的一次。据笔者了解,中国国内诸多专门从事研究美国的多年的专家和学者都表示,“我们现在也很糊涂,弄不清谁能当选”。因为,戈尔和布什谁都可能当选,谁都可能落选。他们两人的胜负数纠缠得十分紧密,选情一直呈胶着状。民意调查中的支持率也难以取舍:不是布什领先,就是戈尔领先,各种民意调查的结果都显示,他们的差距也都在民意调查的误差范围之内。两党候选人民意不相上下。与此同时,两为候选人似乎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拉开与对手的距离。因此,也有人认为,戈尔与布什之争是1960年以来战况最激烈的选战,没有几个人有足够的理由敢于预测其成败结果。过去40年中,历届美国总统大选在候选人电视大辩论后,总有成败分明的趋势,在辩论中明显失利的一方往往就此居于下风。从1960年到1992年,历届美国总统大选都会因为国内外的大事而呈现“基调性”争战,譬如1960年肯尼迪与尼克松为台湾海峡紧张局势、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的越战、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经济问题。然而,此次大选,谁当选都一样,“美国民族还没有到最危险的时刻”,美国社会几乎一派祥和。在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方面均没有“大题目”可做;在诸如堕胎、枪枝管制、教育、税收等“小题目”上,美国选民也无需拿选票去逼候选人表态。就连媒体都对大选“乏善可陈”,不知道该如何报道大选。 自1960年美国设立总统候选人电视大辩论以来,传媒和政党从不敢小觑电视辩论的影响力。此次大选前的三场辩论使得双方都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很多分析家都说,前两场辩论双方打成平手:第一场民主党候选人戈尔稍微领先,第二场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扳回一局。第三场也只是做秀给“大约7%游离选票的选民”看。据报道,在前一场辩论后,戈尔的铁票曾大量流失,以致遭到党内重量级人物的抨击,指责他犯下一连串“错误”,包括在辩论中失缺风度、未能击中小布什的要害、宣扬政绩不够卖力等等。 因此,在最后一场辩论中,戈尔遂以崭新面目出现:咄咄逼人、语言锋利,步步紧逼小布什。小布什除了疲于应对外,也没有了往日锐气。当然,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小布什特意采取低调以赢得选民同情的策略。 路透社在第3场辩论之后曾访问了7名政治分析家,其中6人认为戈尔蠃得干净利落,另一人虽然觉得戈尔的话较有内容,但小布什给人的印象充满活力。按照美国大学政治学教授的电脑模拟计算,戈尔以大比数战胜小布什。这个电脑模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形势和现任总统的得分率。传统的选举理论是,选举是维持现状与要求变革的大对决。如果经济形势很好,现任总统得分就很高,总体政治走向就会得以延续。然而,由于美国国内的政治、社会大气候无风无雨,由于两位候选人所提出的政见各有千秋却乏善可陈,因此,到目前为止,许多并无特殊意见的民间团体个人也都意念不定。譬如许多选民对戈尔的保健方案十分欣赏,但又觉得此人油腔滑调,爱吹嘘。有些人觉得小布什非华盛顿既得利益圈里出身,美国人经过8年的民主党执政后一直心有“轮流坐庄”的想法,因此颇有意让他入主白宫,可是又担心小布什的才干难当此大任。 “中国热”不看好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对中国人来说,今年比较平淡的美国大选中添加了许多“中国”因素。其实,美国的这届大选是从1996年就开始了。这期间,中国、美国以及中美关系都有巨大的变化。然而,遗憾的是,在这种变化里,中国始终扮演着“被动、被指责的角色”,在美国的媒体上,看到的都是中国负面的东西,比如,中国如何威胁台湾、中国如何介入美国大选(政治献金)、中国如何窃取美国核机密、中国如何侵犯人权、中国如何镇压法轮功、中国如何毁坏美国驻华机构、中国如何成为美国的威胁、中美贸易如何费劲等等,不一而足。 就在今年10月19日左右,美首都华盛顿曾掀起一股小小的“中国热”。这股热与此前结束不久的“中国文化美国行”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华盛顿,“一天5场演讲会,智囊破口大骂”。 这些演讲会都是高水平的专家论坛,且全与中国有关。哈佛大学的博士指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说,“你这个丧心病狂的野心份子”。另一场演讲会上,主讲人奉命解说戈尔的亚洲政策,而此翁开口就说,“我不太了解亚洲政策”,尴尬的场景,一天之中接连在华盛顿的智囊团里上演。在尼克松中心,美国国防大学教授马隆德等人谈“中国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在亚洲协会,美国前驻华大使尚慕杰谈“戈尔在亚洲政策”;在全国记者俱乐部,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谈“克林顿的贸易政策”;在美国企业研究所,前驻北京大使、也是前驻台北代表李洁明发表论文集“再度更新的人民解放军”;在乔治敦大学,白宫国家安全顾问伯杰谈“美国外交政策”。这可能是一种巧合,然而,即使是在这种巧合中,也能嗅出其中并不看好中国的“中国味”。 尚慕杰在担任大使之前,是代表田纳西州联邦参议员,与戈尔既是同乡、又曾是同事,关切密切。他卸任大使时,各方都认为是为戈尔助选。也正因为如此,他受邀阐明戈尔的亚洲政策。在尼克松中心研讨会上,美国防大学研究员休斯发言时表示,美国发展T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及NMD,遭到中国激烈反对,“中国到底怕什么?”出身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休斯博士说,如果不是中国以武力威胁台湾,美中之间,何来战争威胁?又何需导弹防御系统? 所以(中美争执的)关键在于中国,不在美国。他说,美国协助台湾防卫,是“法定义务”,而协助民主国家抵抗侵略,符合国际准则,中国如果要说服美国放弃TMD及NMD,自己必须放弃犯台野心。休斯语音甫落,一位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员按捺不住,斥责休斯不懂国际政治理论,说到激动处,甚至用了“丧心病狂”、“野心阴谋”等语,令全场人士大吃一惊,议论纷纷。与此同时,太平洋美军司令海军上将布莱尔10月19日在“亚洲协会”表示,美国体认到中国对亚太区域和平所扮演的关键性角色,过去几年来并希望透过中国与美国双边会谈建立共同维护和平的体制。强调美国将持续透过多边合作管道,与中国建立共同责任(co-responsibility)观念。 而针对中国动辄在台湾海岸制造军事紧张状态,布莱尔表示,这是危害区域安全的作法,美方曾经多次建议北京当局,应就长程考量寻求和平解决途径。美国总统大选是否将影响美方的对台政策?研究美国事务的大陆学者杨洁勉指出,美国对台政策在陈水扁上台后在一定幅度内作了调整,一方面稳定两岸关系以避免直接对抗,另一方面则扶植和利用陈水扁政权,延迟中国的统一进程,继续“以台制华”。目前民主、共和两党的对台政策基本相似,重点却有所不同,但不管谁上台,美国对台政策的基本框架将保持不变,但有可能朝著向台倾斜的方面微调。 对华政策无实质差别 两党战略目标总的看来是一致的,都要维护美国一超的地位,遏制任何可能挑战美国“领导地位”的战略竞争者。为此,两党都主张以实力为后盾,一手抓加强军事力量,一手抓外交战略,两手并用;都主张北约东扩,重视同日本、韩国等盟国关系。在对华政策上,民主党共和党无实质性差别,无论谁入主白宫,美对华政策都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共和党纲领不同意把中国称作“战略伙伴”,而强调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者”。说法不同,实质上两党对华推行的都是“遏制加接触”的政策,在“接触”与“合作”中促使中国内部发生变化,利用人权、宗教和台湾、西藏问题对中国施压,干涉我内政,以图达到“西化”和“分化”中国的长远目标。两党都表示同意给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法案待遇。 两党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又都把“与台湾关系法”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并列为处理对华关系的准绳。两党都更加强调海峡两岸分歧应以“和平方式”并“在自愿基础上”解决,反对以武力推翻一个“民主政权”。反映出美国企图对一个中国政策附加的条件,将美国奉行一个中国原则与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相联系。人们注意到小布什公开批评克林顿对华政策软弱,他在竞选演说中声称应把美中关系由“战略伙伴”降为“竞争对手”关系,2月1日美国众议院以压倒多数通过《加强台湾安全法》法案,再次把中美关系推向边缘,从现在到竞选结束,中美关系还要准备新的波动和考验。 可以肯定的是,在三权分立的美国,无论谁最终当选,都将决定美国未来的政治走向。一方面,由大选带动中期选举,国会生态势必要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在三权中一个不太为人们注意的一权是最高法院。在目前九位大法官中有5位保守派,4位自由派,势均力敌。在未来的4年里,估计有4位大法官要退休,下一任总统将有机会任命4位新的大法官。戈尔或小布什,他们将任命很不一样的人选进入最高法院,最高法院的底色是趋于保守,或者自由,将影响着美国的政治文化。有外交官指出,不管谁当选,中国政府都必须和新总统共事,在不确定谁当选之前,对两名候选人的人品和政策作详细分析和比较,未雨绸缪,知己知彼,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选自《凤凰周刊》(http://renminbao.com)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11/5953.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
 |
 |
1. 江泽民怒斥香港记者全文实录
(74,165次)
2. 李洪志先生和他所倡导的“真善忍”
(45,031次)
3. 一九八九年江泽民上台前后纪实
(44,520次)
4. 推荐李洪志先生获2001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信
(44,114次)
5. 电视图片:江泽民怒斥记者原形毕露
(40,763次)
6. 政治小笑话:朱熔基与江泽民
(40,258次)
7. 中共最高权力交接在台海紧张情势中的作用及台湾的对策选择
(38,055次)
8. 江泽民病情的进一步报导
(37,006次)
9. 江泽民病情的追踪报导(3)
(35,458次)
10. 江泽民笑话三则
(34,810次)
11. 江泽民新传(搞笑版)
(33,946次)
12. 小笑话两篇:乔石与江泽民
(33,457次)
13. 江泽民与李鹏,推牌在即?
(33,371次)
14. 民主统一中国 粉碎战争阴谋
(32,682次)
15. 漫画:江泽民示范NAIVE
(31,706次)
16. 梁新:惧乔石东山再起 江泽民先整其子
(31,404次)
17. 江泽民怒斥香港记者意味着什么?
(30,390次)
18. 【特别报导】江泽民身患离奇绝症 中南海倒江气候可望形成
(30,033次)
19. 幽默:李瑞环与江泽民
(29,974次)
20. 梁新:为何赖昌星一日不杀 江泽民寝食难安
(29,686次)
21. 江泽民身患绝症 医生建议截肢
(28,856次)
22. 中国高干子女在美国大揭秘
(28,756次)
23. 饭后笑料:江泽民的英文好棒
(28,431次)
24. 并非空穴来风 江泽民已为垮台准备后事
(28,077次)
25. 小幽默两则:江泽民和老帅们,江泽民和乔石
(27,952次)
26. 东北王林彪之谜
(26,590次)
27. 透视中南海:江泽民的迷信和反迷信
(26,399次)
28. 远华案越揭越黑:贾庆林终于「婉转」承认涉案并请辞
(25,349次)
29. 乔石同志29日亲临天安门广场体察民情
(24,824次)
30. “龙的传人”究竟是什么意思
(24,609次)
31. 官场必读:江泽民不肯“下台”剪彩
(24,592次)
32. 其人其事──罗干小档案
(24,591次)
33. 抿嘴一笑:江绵恒笑话两则
(23,551次)
34. 小幽默:江主席尝出来了
(23,472次)
35. 新派武侠系列:大闹紫禁城之十曾府夜话
(23,047次)
36. 江泽民怒骂香港记者不够水平兼且天真
(22,586次)
37. 江主席怎么啦?
(22,115次)
38. 大纪元:李瑞环向江泽民出招了!
(21,914次)
39. 小笑话两篇
(21,665次)
40. 梁新: 从法新社报导看中共内部的权力较量
(21,568次)
41. 异端在中国的命运
(21,063次)
42. 镇压法轮功 朱总理叫停
(20,925次)
43. 壹周刊:江泽民头头碰黑 借势发难
(20,924次)
44. 专案组查不出林彪的证据
(20,526次)
45. 江泽民训斥香港记者实况录音
(20,368次)
46. 李鹏“叫”起真儿来,也真够江泽民喝一壶的
(20,340次)
47. 台湾命相学家: 从江泽民的嘴形谈起
(20,307次)
48. 罗干:保卫天安门!保卫江泽民!
(20,150次)
49. 胡锦涛的家世与生涯
(20,125次)
50. 我们为什么支持乔石
(20,098次)
51. 乔石乃江泽民的克星
(19,609次)
52. 远华案:江泽民杀人灭口
(19,445次)
53. 从中共封杀《历史的先声》看台湾鼓吹民主中国的意义
(19,401次)
54. 外星婴儿降落人间
(19,322次)
55. 江泽民卖笑反骂人幼稚
(19,271次)
56. 【旧闻新说】远华未了案:尉健行冲冠一怒训斥贾庆林
(19,174次)
57. 政治小笑话
(18,825次)
58. 大纪元:传奇领导人李瑞环
(18,761次)
59. 冤狱遍地 民不聊生——朱镕基透露经常遇拦轿喊冤
(18,756次)
60. 朱熔基叹不公 李鹏暗自悲怆
(18,707次)
61. 从历史事实反思马克思的学说
(18,487次)
62. 远志明谈生死和信仰,谈马克思主义和基督文明
(17,952次)
63. 时日无多,江泽民对香港记者“发烂渣”
(17,737次)
64. 江泽民冲冠一怒为哪桩?
(17,552次)
65. 梁新:江泽民父子是官场上最大的“嫖客”
(17,459次)
66. 【人民报特约评论】江泽民精心培养儿子接班
(17,172次)
67. 江绵恒政商黑幕揭秘(4)
(17,121次)
68. 刑不上中南海,贪腐更猖獗
(17,066次)
69. 陆铿: 中共第四代如何接班?
(17,063次)
70. 为表示对江泽民病情的哀伤 北京拟漆成灰色
(17,026次)
71. 梁新:推荐好文章“腐败得令人难以置信──反腐大片《生死抉择》作者现身说法”
(17,011次)
72. 一个基督徒为法轮功、中功人权的辩护
(17,001次)
73. 李瑞环痛批共党腐败 讲话被扣押不让传达
(16,967次)
74. 拼死的偷拍——北朝鲜纪行
(16,886次)
75. 中共赖以生存的“根”已经烂了
(16,806次)
76. 江泽民心乱如麻 他意识到自己快完了
(16,799次)
77. 天机不可泄露:谁能当选美国总统
(16,797次)
78. 长篇:远华走私案 (2) -- 缉私总动员
(16,788次)
79. 关公战秦琼--周恩来总理答香港记者张宝华
(16,754次)
80. 江泽民流年不利
(16,629次)
81. 乔石小档案
(16,563次)
82. 江泽民发火责港记
(16,551次)
83. 传阮崇武因腐败下台
(16,520次)
84. 传江氏集团对李鹏势力将有大动作!
(16,503次)
85. 香港政协常委大骂香港记者,说江主席做法非常得体
(16,414次)
86. 政治异象:北京示威者公开挑战中共领导人李鹏!
(16,394次)
87. 火线边缘 日本如何处理1996年台海危机
(16,392次)
88. 远华未了案:江泽民既当婊子又立牌坊的无奈
(16,367次)
89. 江绵恒政商黑幕揭秘(3)
(16,365次)
90. 嘻笑篇:文明市民公约
(16,275次)
91. 香港发起首次反娼妓大游行
(16,229次)
92. 大连警察如土匪
(16,151次)
93. 江泽民发飙 香港多家媒体声援记者
(16,125次)
94. 产生高官最多的中国10所高校
(16,059次)
95. 社会乱象:中国妓女400万性病800万
(15,954次)
96. 江泽民-祸害人类的最大毒瘤
(15,949次)
97. 大陆民谣:工人农民对兵说
(15,944次)
98. 「木匠皇帝」李瑞环
(15,940次)
99. 江总训港语成为广告:化妆很simple 广告很naive
(15,873次)
100. 北京法轮功布告震撼江泽民
(15,840次)
101. 江泽民歇斯底里怒斥香港记者
(15,832次)
102. 江泽民借远华案铲除异己又露狰狞
(15,814次)
103. 四海帮迁帮上海被公安盯上
(15,800次)
104. 缘何堕落辛酸路 请听三陪小姐如是说
(15,780次)
105. 长篇评述:半夜鸡叫
(15,727次)
106. 特写:李主席答香港记者问 比江主席如何
(15,724次)
107. 江绵恒政商黑幕揭秘(2)
(15,694次)
108. 国人不满北韩慢待迟浩田
(15,681次)
109. 狗有狗道--赠曾庆红
(15,609次)
110. 江泽民疯狂煽动排外开历史倒车
(15,608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