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胡锦涛的家世与生涯
 
【人民报讯】第九届全国人大选出的跨世纪的国家领导人,可谓众望所归。其中现年55岁的胡锦涛当选国家副主席,是当选的领导人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共和国历届国家副主席中最年轻的一位。曾有谣传说胡锦涛是“胡耀邦的亲戚”,又因他是大文人胡适的同乡,从而更加众说纷纭。我们特摘编这篇文章以飨读者。

绩溪名人倍出

当天,新华社发稿介绍胡锦涛的简历:“胡锦涛,出生于1942年12月,安徽绩溪人……”,准确地说,绩溪应是胡锦涛的祖籍。

向上追溯到100多年前,胡锦涛的太祖父胡勇源就离开绩溪,来到江苏泰州经商。胡锦涛的父亲胡增玉,也在上海和泰州做生意。胡锦涛就在上海出生。据胡锦涛家乡的亲属介绍:锦涛的母亲解放前就去世了,胡锦涛小时在泰州大浦小学上学,中学在泰州中学读书,当时能考入清华大学是很不容易的。他小时候就很聪明,成绩一直很好,喜欢文体活动,大家都喜欢跟他一起玩。

山青水秀的绩溪县有一个龙川村,在龙川村有一个胡氏宗祠,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宣布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安徽的徽州地区,不仅有著名的山水——黄山、太平湖,历史上也出现不少著名人物,如宋代的著名理学家朱熹,宋代农民领袖方腊,清代新安学派代表人物戴震,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而徽商、徽派、徽墨、徽菜,更是家喻户晓。仅绩溪一个小县,近代涌现出许多名人,如以徽墨闻名的胡开文,以徽商闻名的胡雪岩,烹调徽菜的绩溪厨师遍布全世界,而新文化运动创始人之一的胡适,也是现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此胡并非彼胡

以往,人们一谈到绩溪,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胡适,而今天人们一谈到胡锦涛,也会联想到胡锦涛与胡适是不是一个胡?

据当地绩溪中学的徐子超先生介绍,他一直对胡适家谱有研究。绩溪胡姓是个大姓,一共有三个胡,胡适家的胡是“李改胡”,来源于后唐时期,唐昭宗落难,逃于兵荒马乱,其子被奶妈带走,奶妈丈夫姓胡,为隐姓埋名避兵乱,帮李姓改为胡姓,先逃至徽州婺源(现属江西省),后从婺源迁至绩溪,胡适在与《胡适口述自传》作者唐德刚讲话时,也承认了自己是唐朝皇帝李姓的后裔,胡适的老家在绩溪县西北方向38公里处的上庄镇,他与胡开文、胡雪岩是一个胡。绩溪县城中还有金紫胡,原为宋朝光禄大夫的后代,相传尧时来此定居。胡锦涛家又是一个胡,因其家乡在绩溪县东南方18公里的大坑口村,所以我们又称胡适家的胡为北湖,胡锦涛家的胡为南胡。因李改胡原不姓胡,绩溪人又称之假胡,其它胡为真胡。南胡北胡之间有个山岭,山不在高,但它却是长江和新安江的分水岭,胡适的北胡属长江流域,胡锦涛的南胡属新安江流域。

胡锦涛家乡瀛州乡党委书记鲁文说:前不久,我出差到江苏无锡市,有人谣传说胡锦涛是胡乔木的儿子,还有人说胡锦涛是胡耀邦的亲戚,所以胡耀邦把他提到团中央去,这纯属无稽之谈。

从政不是初衷

胡锦涛和同龄人相比,算得上是个幸运儿。这位清华高材生在读书时,做的是“水电专家”梦。他对人谈起他的经历时,总说:“从政并非初衷。”

“文化大革命”的前一年,也就是1965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他被留校当上了政治辅导员,并从事一些科技工作。 Muzi.com

第二年,“文革”爆发,他作为学生中为数不多的党员被批斗,而后成了一名“逍遥派”,1968年,他被分到甘肃——中国西北贫困省份之一,出任水电部四局八一三分局技术员。技术工作没干几天,他就当上了秘书和机关党总支副书记,成了党务干部。

1974年他被调甘肃省建设委员会工作,先是当秘书,后来当上了设计管理处副处长。1980年,他被破格任命为甘肃省建委副主任,而后又来到北京,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从党校培训班毕业后不久,正值共青团十一大召开,胡锦涛和王兆国等一起被选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兆国出任第一书记,胡锦涛获任第二书记。

胡锦涛很尊重别人,总是虚心听取同志意见,很能团结人,所以他到团中央不久,便在机关里有很高的威信。比如当时正搞“机构改革”,有一个方案是团中央的大学部和少年部合并,胡锦涛听到一些反对的声音,他又认真听取意见,感到中小学生的许多特点和大学生是不同的,最后保留了团中央的少年部直到今天。

实干稳健作风

实干,不图虚名,是胡锦涛的一贯作风。

1988年底,一则消息从北京传出:中共中央任命胡锦涛为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职务。

当时,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省委书记,胡锦涛算得上是“受命于危难之时”。记得1985年他被免去团中央第一书记,到中国大西南最贫困的贵州省任省委书记时,年龄才42岁。3年后,贵州的工作刚有点起色,胡锦涛在1988年8月举行的贵州省党代会上,再被选为省委书记,中央一纸调令,他又到世界屋脊西藏上任去了。

1985年他一接到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调令,曾表示要长期留在贵州工作。

到1987年底,他用了两年时间,跑遍了贵州86个县、市、区。谈起贵州,胡锦涛如数家珍。

不愿宣传自己

作为一个高级领导,胡锦涛善于做人的工作,善于处理复杂的矛盾。在工作中,既有原则坚定性,又有策略性。

他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多年来,他不太愿宣传自己。对新闻界,他很少接受记者来访。他认为,工作要扎扎实实干,但宣传要减少到最低点。不恰当的报道,只能加速他这样年轻的省委书记的垮台。当省委书记时,他到北京开会,也一再提醒记者,不要对他的活动进行报道,“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在领导条件方面,他认为当好省委书记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追求,是一个脚踏实地、不图虚名的人;一个和群众心心相连的人;发扬民主,又在关键时刻能够决断的人;热爱生活的人。

对于热爱生活,胡锦涛特别解释说:那就是对事业的责任感,对友谊的忠诚,爱运动,爱文艺,爱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他酷爱文艺,对电影、戏剧、小说如痴如醉;他爱生活,他常常是舞场上的“白马王子”,但他只会跳三步、四步;常常引吭高歌,使人倾倒…… 。

像许多省、部级领导那样,胡锦涛到贵州、西藏赴任时,并未携带家眷前往。他的夫人原来也和胡锦涛一样在共青团中央工作,胡锦涛到任后,为了避嫌,她从中国青年旅行社(属共青团系统)调到北京的建设委员会工作。胡锦涛与夫人是大学时的同学,他们相处多年,现有一子一女。

据《名人传记》田柏星文 摘自目子网论坛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10/593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