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上海领跌 中国楼市「雪崩」效应正逼近 |
|
赵晓
|
【人民报消息】中国大陆的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堪称「雪崩」的危机。
最新数据显示:百强房企8月销售额同比骤降 17.6%,这是连续第六个月下滑。二手房市场同样疲弱,百城均价环比下跌0.76%,同比下跌7.34%。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曾经的领头羊——上海,如今成了领跌羊。8月上海新房成交量环比下跌27%,同比暴跌45%。这不是普通的波动,而是一线城市率先进入「冰封」。
一、从「领涨」到「领跌」的上海
过去二十年,上海一直是全国楼市的风向标。
房价最高,成交最旺;
政策稍一松动,就能引发全国模仿。
然而2025年,风向彻底逆转:
新房成交量腰斩,
二手房价格加速下跌,
政策松绑无力回天。
上海不再是「领涨羊」,而成了「领跌羊」。这意味著:楼市的信心正在从核心向外层层塌陷。
二、长三角「震中效应」,全国扩散
财经博主「徽湖」指出:上海的雪崩,将最先冲击长三角。杭州、苏州、南京等地已经出现连锁反应:
苏州取消限售,仍难挡成交冷清;
南京二手房挂牌量暴增,「降价也无人接盘」。
当「核心一线」都撑不住,外围二三线更是雪上加霜。楼市的下行,不再是局部震荡,而是全国性冰封。
三、房地产危机的全方位冲击
不仅是房企破产、购房家庭断供。
与房地产紧密相连的上下游产业——建筑、设计、装修、家电、展览展示……都在崩塌。
有人感叹:「送外卖的人,比点外卖的人还多。」
昔日的中产与知识分子,如今也成了骑手大军的一部分。这正是房地产危机撕裂社会结构的写照。
四、政策的「ICU效应」
北京、上海已经松绑限购,甚至不再区分首套、二套贷款利率。但效果有限。
正如「徽湖」所言:「病人浑身插满管子,躺在ICU里,再打强心针,能多活几天,却难改病根。」
根本的问题是:
经济增长乏力,
就业机会减少,
家庭财富缩水,
对未来普遍缺乏信心。
在这种预期下,消费不振、储蓄上升,楼市反弹更无可能。
五、后市展望:看不见尽头的冬天
房地产的繁荣曾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如今却成了最大的负担。
它撕裂了家庭资产负债表;
它拖累了上下游产业;
它削弱了社会信心。
上海的下跌,意味著冬天已经从一线城市开始。接下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都难独善其身。
这,不是普通的寒冬,而是一个看不见尽头的冬天。
(转自「云上迦南」)△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9/3/92165.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