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川普:习近平已经同意了 |
| |
|
【人民报消息】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共党魁习近平11月24日通电话1个小时,这是继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会晤后,双方再次对话。
据FX168财经引述彭博社11月25日报导,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表示,他敦促习近平加快并扩大农产品采购规模,并称北京“或多或少已经同意”这样做。
川普周二在“空军一号”上对随行记者说:“我认为他(习近平)会在好的一面让你大吃一惊。”他补充道:“我觉得他会——我对他说,‘我希望你买得快一点,我希望你买得多一点。’他(习近平)对此基本上已经表示同意了。”
川普与习近平在通话中讨论贸易问题以及围绕台湾的中日持续紧张局势。
川普随后不久还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通话,向她通报与习近平的对话内容,并形容与高市早苗的讨论“很棒”。
川普说:“我认为世界那个地区的情况进展得不错。”
川习俩人上月在韩国会晤时达成的停火协议敲定关键细节。
美中国计划在本月底前就“通用许可”的条款达成一致;中国此前承诺将为美国发放稀土和关键矿产的出口许可。
川普还希望中国加快采购美国大豆,因为中国今年实际上对美国大豆采取抵制政策,以回应川普(对华)提高关税的做法。
农产品采购的背景与现实约束
近几个月来,中美农业贸易一直是双边经贸谈判中最具操作性的“压舱石”。在川普政府扩大对华关税后,中国对美大豆采购一度明显放缓,市场普遍将其视为对关税的“对等回应”。
但随著上月韩国产生的贸易休战共识落地,以及中国阶段性放松稀土出口管制,农产品被视为最可能率先恢复的领域之一。
从产业层面看,中国的需求有季节性与结构性双重特征:一方面,生猪养殖及饲料需求回升将抬升进口大豆和玉米的“刚需”;另一方面,全球供应仍以巴西、美国为主,短期内替代空间有限,使得“加快采购”在商业上也具可行性。
“买得更快、买得更多”可能如何落地
根据美联社等媒体披露的上月釜山会晤成果,中国承诺未来三年每年采购约2,5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关键商品上恢复“规模化订单”。若此次通话后中方加速执行,最直接的体现可能是:
集中签署新季大豆、玉米订单,并在美国装船旺季前锁定更多远期合同;
提高采购节奏的可见度,例如国有粮商更频繁入市、单笔成交量放大;
扩大品类,除大豆外,对美高粱、小麦、棉花与肉类进口也可能同步修复。
不过,采购兑现仍取决于关税实际执行、汇率与运费成本等变量。市场人士也提醒,过去中美农业“承诺—执行”之间的节奏差异,可能仍会阶段性出现。△
|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1/26/93142.html |
|
打印机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