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天下奇谭(396)缺德行失贵子 忏悔修德子复来 |
| |
|
张菁
|
|
【人民报消息】古人认为善恶有报,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且一直将修德、积德看得较重,德行的多少是评判一个人的基本标准。
《功过格》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宋朝虔州有一个叫王汝弼的人,他言行一致,品德高尚。邨东有一个叫刘良的人,邨西有一个叫何士贤的人,这两家的祖父活著的时候都做了很多善事,广积福德。
到了崇宁癸末年,刘良和何士贤两家都生了儿子,孩子聪明过人,他们两家都延请王汝弼为老师。可惜的是,刘良与何士贤,这两个人虽然家产很丰饶,但为人却很刻薄,他们的德行远远比不上他们的前人。
到了政和辛卯年的三月,一天王汝弼站在门口,看见一队人马过去,这队人马颇象官府的样子,他们走向何家,对著何家指指点点,随即走到刘家,也如此。王汝弼询问两家是否看见,他们都说不知。结果没有多久,发生了瘟疫,两家儿子都死亡了。
这年秋天,王汝弼看见自己被引到冥间,看见南面冥王宝盖幢幡,喊王汝弼问道:“你是陕西干州王汝弼吗?”王回答说:“我是江西虔州王汝弼。”结果冥王一查,发现眼前的王汝弼并未到寿,他的禄寿还远著呢。
王汝弼就借此机会叩问冥王关于何刘二子的死亡缘故。冥王说:“这两家的儿子,都是栋梁之才,天曹记录著他们祖父的阴德,将要使他们后代兴旺,没想到刘良和何士贤,处心行事,全部与先祖相反。因此上天就夺回贵子,而且不久就要没收他们的家产了。”
王汝弼苏醒过来,已经过了两天。他就喊来刘、何两人,把梦中的情况详细告诉他们。两人痛哭忏悔,从此做善事、济人利物、广积阴德。到了乙未年,刘、何两家又各生一子,刘家子取名兆祥,何家子取名应元,仍然延请王汝弼为老师。后来二子同登绍兴癸丑进士,地位显贵。
可见,不但品德高尚是人类社会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就连天上也是如此。一个人多做好事,就会得到上天的青睐和嘉奖,反之,则会受到上天的惩罚和警戒。
参考资料:《安士全书》
(人民报首发)△
|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1/7/92941.html |
|
打印机版
|
|
|
|
|
|
 |
 |
 |
|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