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 黨媒宣傳點燃民衆怒火
 
【人民報消息】中國共產黨機關報《人民日報》7月10日刊發特稿《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呼籲年輕人"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揮光和熱"。在中國貧富不均 、失業嚴重之際,黨媒此舉導致輿論翻車。 據自由亞洲報道,這篇《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提到,青春的樣子,本就是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樣子。樹立積極的就業觀念,在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衛國戍邊等各領域各方面工作中爭當排頭兵和生力軍,一樣能實現青春的價值,還能爲一生的奮鬥奠定基石。文章稱,在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中,有的青年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建功立業,有的青年成長爲省級「優秀共青團員」,得到了磨礪和成長;在「三支一扶」計劃中,大學生「新農人」把現代農業知識和技能帶到農村,既助力端牢中國飯碗,又拓展自身的職業賽道。 文章末尾還呼籲中國的年輕人,「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揮光和熱,不僅能夠留下無悔的青春記憶,而且將在基層磨礪中獲得受用終身的精神財富,爲走好職業生涯提供源源不斷的滋養。」 「黨媒發這文章,所用的語言就是文革語言的翻版。」政治評論人士陳破空對本臺表示,當時毛澤東搞「上山下鄉」的原因,其一是發動紅衛兵起來造反,成功打倒政敵劉少奇;但另一方面則是如果紅衛兵不散,對毛澤東也構成政治威脅,加上城市沒有就業機會,把紅衛兵打發到農村一舉數得。 陳破空:「現在習近平面對『上山下鄉』也有兩原因,首先是經濟上,現在大學生畢業即失業,中國經濟下滑到改革開放以來最壞的程度。就業難,大家都躺平。沒法找到就業機會,打發他們去做沒人乾的苦活,所以通過《人民日報》來號召。」 陳破空認爲,去年中國多地發生的「白紙運動」嚇壞了習近平,發現都是「00」後年輕人蔘與,出來集會結社喊出「共產黨下臺、習近平下臺」。躺平是不穩定因素,因此要把這些青年打發到艱苦的地方去。 失業率居高不下 改革開放以來最嚴峻狀態 《人民日報》這篇特稿就像一支火柴,點燃了中國社交媒體上網民的怒火。網友紛紛留言說,「忽悠年輕人去搞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衛國戌邊,絕口不提中石油、中石化、中國菸草、中國銀行」;「讓我們去菸草、電力、石油、發達地區做公務員發光發熱吧」;還有人嘲諷,「內外脫鉤、上下脫節是最大的風險。」 陳破空指出,中國年輕人憋着一肚子氣,那些達官貴人把孩子和家族資產轉移到西方,卻不要中國年輕人讀英文。中國曆經改革開放後,人們都意識到特權階層享盡各種特殊待遇:「他們一放出文章讓大家立即意識到不平等,結果輿論大翻車,這才是真正民意的體現。」 與此同時,中國網絡流傳的一篇關於就業狀況險峻的文章卻在網易下架。文章指出,「今後幾年將是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就業形勢最嚴峻的幾年」。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蔡昉在一場論壇指出,過去三年,中國的城鎮失業率在絕大多數時間一直處於自然失業率之上。也就是說,中國經歷了很長時間的週期性失業,失業導致收入減少,使得經濟在該復甦的時候遭遇到「磁滯效應」:「簡單地說,就是當衝擊過去以後,在經濟應該恢復到常規狀態的時候,卻回不到過去的常態上去,停留在復甦乏力的狀態。」△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7/13/7673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