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3年10月30日发表
人气:38,233 分享:
|
|
对付哈马斯地道网 以军或用「海绵炸弹」 |
|
 2014年8月4日,以色列一名士兵在哈马斯于加沙地区兴建的地道中行进。(Ilia Yefimovich/Getty Images) | 【人民报消息】以色列军方已经针对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Hamas)展开地面攻势。
据大纪元记者陈俊村报导,有英国媒体披露,以军在面对哈马斯四通八达的地道时,准备动用秘密武器「海绵炸弹」(sponge bomb)。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导,以色列国防军(IDF)将使用新式武器「海绵炸弹」来对付哈马斯的地道网。但以军并未对这项消息发表评论。
报导说,「海绵炸弹」是一种不含炸药、可单人操作的化学炸弹,可以用来密封哈马斯武装分子可能出入的地道入口。它能迅速产生大量泡沫,接著很快扩散并硬化。
「海绵炸弹」含有两种化学溶液。它们装在一个塑胶容器内,中间有金属隔板隔开。当「海绵炸弹」被放置或投掷到目标时,这两种溶液会混合,进而生成泡沫。
这种装置可以在以军士兵在地道内移动时,用来封住其它地道出入口,以预防哈马斯武装分子发动突击。
(点击这里可以看相关短片)
以军多年来一直在测试「海绵炸弹」。他们曾在2021年的军演中使用了这种武器。但这种武器在使用上有些危险。曾有以军士兵对混合液的处置不当,导致眼睛失明。
以军此前在靠近加沙边境的泽埃利姆陆军基地(Tze’Elim army base)兴建有「小加萨」(Little Gaza)称号的巴勒斯坦村庄,而且仿建了哈马斯的地道网,为攻打加沙地区做准备。
2022年4月17日,巴勒斯坦一名武装分子从加沙地区的地道出口出来。(MAHMUD HAMS/AFP via Getty Images) |
除了「海绵炸弹」之外,以军在被称为「加沙地铁」(Gaza metro)的地道网中作战,还会使用其它的特殊装置。
一般的夜视镜需要环境中的一点光源才能有效运作。而在哈马斯的地道网中,自然光都被隔绝,以军只能依赖热能技术才能在全黑的地道中看到东西。
以军也部署了新型无线电,它能在地底下这种极端情况下使用。而机器人和无人机也能在地道中协助导航,但它们可能会有讯号接收不良的问题。
哈马斯挖掘地道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如今,这些地道不再只是人员的藏匿之处,也被用来突击地面上的以军士兵。
很多地道穿越民宅的下方,而且出入口也设置在民宅和非军事建筑物内,这使以军很难在攻击时不招致国际社会的谴责。
一般的地道大约是2米高、1米宽,有时候有水泥或金属强化,但结构不是非常复杂,这让哈马斯武装分子能很快地兴建。
但在指挥中心、休息站或武器储藏所等地,地道内就配备有弹药、水和通风设备供哈马斯武装分子使用。有些地道甚至有小型铁轨可用来运送武器和装备。△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0/30/78442.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2023/10/30) |
-
李克强去世后 习近平心情沉重 步伐错乱 (169,392次) 2023/10/30
-
李克强突然去世 网友震惊 感觉风雨欲来 (162,246次) 2023/10/27
-
当年毛让周先去,如今习让李早走?李克强治丧两大异常 (158,831次) 2023/10/31
-
想当世界领袖?习近平幕后指挥四场战争 (154,672次) 2023/10/25
-
邓小平与他的小女儿(图) (151,866次) 2023/10/24
-
习说李书磊该打屁股 蔡奇主动认错担责 (137,219次) 2023/10/17
-
上海东郊宾馆内幕:让怎么死就怎么死 (137,013次) 2023/10/30
-
《南方日报》“纪念”习仲勋 习儿痛斥中宣部(图) (136,253次) 2023/10/23
-
习李斗由来已久 「李上习下」救经济 犯习大忌 (133,233次) 2023/10/27
-
李克强去世 退位前与习暗战三个细节 (133,040次) 2023/10/27
-
死因成谜的不只李克强 还有三高官 (132,194次) 2023/10/30
-
李克强是被气死的!习李斗六大秘密 (131,314次) 2023/10/30
-
李克强为何突然说「人在做,天在看,苍天有眼」 (130,586次) 2023/10/27
-
加州州长翘著二郎腿见习近平 中共哑巴吃黄莲(图) (127,454次) 2023/10/26
-
一名法轮功学员被活摘器官后的临终证词 (126,396次) 2023/10/25
-
李克强当年差点上江泽民的当(多图/视频) (126,328次) 2023/10/29
-
惊人巧合?李克强猝死时刻与毛泽东一致 (125,289次) 2023/10/27
-
历史罕见!李尚福和秦刚双双被免职 成为最短命部长 (124,510次) 2023/10/25
-
独裁与恶政的螺旋效应:再谈“斯大林逻辑” (122,881次) 2023/10/17
-
罢免国防部长是习近平动荡新趋势的开始 (122,512次) 2023/10/26
-
内幕揭秘:习近平偏爱行宫之谜(视频)
(122,486次) 2023/10/23
-
台湾医师:以今日医疗水准看 李克强死因不合理 (122,368次) 2023/10/27
-
中国就业市场空前萎缩 大学毕业生薪资期望低落 (122,055次) 2023/10/22
-
"双11"临近低价恶战打响 分析:经济萎靡引恶性竞争 (121,788次) 2023/10/26
-
李克强在上海猝死 分析:疑点重重 (120,704次) 2023/10/27
-
保密法要修改 暴露习近平一软肋(视频)
(120,469次) 2023/10/26
-
美前副国安顾问博明:现在不是美中缓和的时候 (119,983次) 2023/10/12
-
李克强与习不同调 突然离世 网上一片惊疑 (119,870次) 2023/10/27
-
辛灏年揭穿小米加步枪的真相:中共执政没有合法性 (119,732次) 2023/10/22
-
不只是「崇祯」下架,习近平文化思想控制下的中国出版人不安全感加剧 (119,404次) 2023/10/24
-
中国青年过半存款不足十万元? 实际情况或许更糟 (119,310次) 2023/10/23
-
中共数百专家研究对台湾动武后如何应对美国制裁 (119,289次) 2023/10/21
-
李克强讣告凸显习李差异 中国社会的临爆点在哪里? (119,230次) 2023/10/28
-
撑不住了!中共很失望 这些国家更失望(图) (118,949次) 2023/10/23
-
加萨地带的历史与现实 (118,710次) 2023/10/12
|
|
 |
 |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