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諾貝爾:投向中國文壇的原子彈
 
【人民報22日訊】中國作家高行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大新聞。這是中國文壇零的突破,也是中國人第一次在科學領域以外奪得諾貝爾的桂冠,消息傳來,全球華人都感到振奮。

據亞洲週刊42期報道,在振奮之餘,則是文學的惆悵與新聞的反思,爲何中國作家的作品長期與諾貝爾獎絕緣,爲何秉承幾千年豐富文學傳統的中華民族,近百年來都與這國際文學的殊榮擦肩而過?魯迅、沈從文就輸給泰戈爾、海明威?巴金、老舍就不如賽珍珠、卡繆?臺海兩岸近年也有不少作家傳出獲獎的呼聲,像北島、楊煉、莫言、蘇童、王蒙、虹影、李敖等,但每一年都是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高行健獲獎帶來媒體的驚奇,揭曉之前,中西主流媒體並沒有聽到任何的風聲,諾貝爾獎的評委也許追尋獨特效果,讓廣大的華人讀者分享這種驚爆式的感覺。

這是投向中國文壇的原子彈,震醒了不少的阿Q主義和酸葡萄心理;中國人的作品終於衝向世界,也衝破不要和世界文壇比較的心理防線。中國文壇在這遲來的掌聲中,也許可以更自在的檢視自己與世界的關係,不用再呢喃地說:「中國文學不需要靠諾貝爾來肯定自己。」

不過,高行健獲獎後普受議論的不是他的文學,而是他的政治。他在六四事件後宣佈脫離共產黨,長期卜居法國。北京的官方新聞網站在他獲獎後,一直遲遲不發新聞,全球「獨漏」,本身就是一則獨特的新聞。(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0/22/483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00年10月22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