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唐青看時事】中興美國?川普五大變革(視頻)
【人民報消息】美國,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川普政府召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戰爭部大會」,集結全球800多名將領,震驚世界!這不是簡單的軍事會議,而是美國從軍隊到經濟、從貿易到價值觀的全面重塑的序幕。建國兩百多年,從未有哪位總統如此大刀闊斧,要讓美國找回「戰士精神」、重建經濟根基、復興傳統價值。 川普,真的是美國「中興之主」嗎?今天,我們從這場改變美國命運的「戰爭部大會」講起,川普和戰爭部長海格塞斯如何通過這場會議重鑄美軍的靈魂?這場軍事改革又如何為美國的戰略轉向與經濟中興奠定基礎?讓我們從這場震動全球的集結講起。 一、強軍改革:重塑「戰士精神」 9月30日,在弗吉尼亞州匡提科(Quantico),海格塞斯召集幾乎所有軍方高層,發表了一場45分鐘的講話。他開場第一句話「歡迎來到戰爭部,因為國防部已經結束了。」這不是一句玩笑,而是宣告一場徹底的軍事文化革命。 川普也在現場強調,軍隊要重新找回它的靈魂,那就是「戰士精神」。他說,美國「國防部」改名為「戰爭部」,不只是換個名字,它實際上是對美軍的使命、身分和美國的自豪感的歷史性重申,要喚醒戰士精神,讓美軍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更堅韌、更迅速、更凶猛、更有力」。 海格塞斯接著拋出一連串改革措施,我覺得有四大方面: 1. 統一體能標準:不分男女,所有作戰崗位按高標準測試,達標者留下,否則換崗。海格塞斯還點名肥胖問題,直言「超重現象普遍」,並強調這不僅是基層,更出現在「五角大樓走廊裡的將軍和上將」。所以接下來,你會看到五角大樓的健身房比會議室還忙。 2. 清除政治正確:廢除「多元、公平與包容」(DEI)辦公室,停止身分認同活動,軍隊聚焦戰功而非意識形態。 3. 優化晉升與紀律:以戰績為核心,提拔能打者,淘汰混日子者;改革內部監察,杜絕「投訴文化」侵蝕軍紀。 4. 減少文牘,回歸訓練:砍掉繁瑣的PPT和線上課程,讓軍人把時間花在靶場與實戰準備上。 赫格塞斯直言:「若你不願讓孩子加入你的部隊,就說明有問題,必須馬上改!」這場軍改讓美軍脫離形式主義,煥發戰鬥力。 川普說:「真正讓美國與眾不同的,是軍隊的精神。」他甚至提議,可以把一些危險城市當作軍隊與國民兵的訓練場。這背後是「實戰化訓練」的理念:在最複雜、最真實的環境裡,把部隊的反應與協同打磨到位。 總結一句話:這場軍改的目標,是把軍隊從形式主義裡拉回來,要「能打、敢打、贏得勝利」。 專家怎麼看? 從外部視角看,這場「戰爭部集結令」更像是一場文化整編。 前美國國防學院學者沈明室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這次美國召回大批將領回國開會,雖然風險不小,但川普的目的很明確,要重塑美軍的戰力與形象。美軍的問題不只在戰力下降,更在價值錯亂,例如把「DEI」等政治口號塞進軍隊標準,導致制度被特權取代,紀律被削弱。 他分析,川普這次要求所有將領親自到場,就是要「以現場立威、當面識人」。海格塞斯只是少校退伍,現在擔任戰爭部長難以服眾,所以必須建立權威。沈明室說,面對面講話能看出誰真服從、誰只是表面附和,比線上會議更有效。 同時,把紀律、體能、儀容、訓練全拉回指揮中心,讓軍紀重新立起來。 二、戰略轉向:從全球干預到本土防禦 通過軍事改革,美軍找回了「戰士精神」,紀律更嚴、戰力更強。但一支能打的軍隊,究竟該守衛何方?在全球局勢動盪與國內安全挑戰加劇的背景下,川普政府給出了清晰答案:將防務重心轉向美國本土。這不僅是對軍事改革成果的延續,更是對國家安全優先級的重新定義。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這場「本土優先」的戰略轉向如何落地。 根據《防務一號》(Defense One)的報導,這和過去幾屆政府很不一樣,甚至包括川普的第一任期。 以前,美國的國家防務重點放在印太地區對抗中國、或在中東打擊恐怖主義。而現在,海格塞斯在今年6月出席參議院撥款委員會作證時明確說:「中國和印太地區已經是次要優先事項。」 也就是說,戰略重心回到家門口——先守住本土,再談外線配合。 為什麼要這樣排?一方面,國家安全的壓力點在內部,必須優先處理;另一方面,目前,美國依據一份「以保衛本土為核心」的臨時版《國家防務戰略》(NDS)運作。這份機密文件在3月就已經定稿,五角大樓正在推進最終版,組織結構和預算方向都已開始調整。注意,是先定戰略,再擺資源——這說明一切有章可循,不是臨時起意。 那這份戰略是怎麼落地的?可以用三件事來概括: 第一,部隊部署往本土傾斜。 臨時戰略發布幾週後,陸軍作戰副參謀長喬.瑞安(Joe Ryan)上將表示,本土現在是「頭號優先戰區」。 第二,邊境與國內安全全面加強軍力支援。 從2月開始,南部邊境的支援兵力不斷增加;4月更設立了一個「更軍事化」的邊境防區。支援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的兵力,從約2,000人一口氣提升到1萬人。 第三,全國一體化防空工程——「金穹計劃」(Golden Dome)上馬。 可以把它理解成「美版鐵穹+天基感測器」的混合系統。目標是讓美國本土任何地方,都有防空能力。 首期投資250億美元已到位,總規劃高達1,750億美元,目標是在2028年前具備部分作戰能力。它的意義不只是保護幾個城市,而是打造一個「全域、分層、聯動」的防禦網路。 五角大樓已經明確,對歐洲盟國的要求是——增加防務投入,把原本由美軍承擔的一部分任務接回來。這樣美國才能把資源和注意力集中在最該守的地方。 那是不是代表印太就被放棄了?並不是。只是優先級調了順序。印太仍然重要,但不再是「壓倒一切的頭號任務」。根據《防務一號》的數據,今年印太預算沒有削減,關注度依舊很高,在通脹下要更精打細算,精準發力。 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廖明輝在發表的文章指出,這就是「川普主義」在改寫美國戰略:從「全球干預的世界警察」,轉向「以美國本土與西半球為核心的安全結構」。 他分析說,這會帶來兩大變化:一是駐外兵力和基地等級的調整;二是將官編製的精簡,特別是四星上將的數量會減少。這樣指揮鏈更短、更靈活,戰力能從「層層會議」中釋放出來,真正變成「能打能動」。 總結一下,這屆政府的防務思路,已經從「全球干預」切換到「本土優先」;從「大而散」切換到「少而精、點穴式」;從「美國包干」走向「盟友分擔」。金穹計劃、邊境軍力、駐外優化、將官精簡,串起來是一條線:先守家門,再選關鍵點發力。對印太來說,這不是退場,而是換打法——把美軍的決定性能力留給最關鍵的時刻,同時逼著盟友成長,形成一個更穩、更持久的區域秩序。 三、經濟中興——川普式資本戰爭 軍事改革重塑了美軍的戰力,戰略轉向守住了美國的家門。但強軍與強國,離不開強大的經濟支撐。面對36萬億美元的國債和產業空心化的挑戰,川普政府將目光轉向經濟戰場,發動了一場讓資本、產業、技術「回家」的戰爭。這場經濟中興,如何通過制度創新為美國注入新動能?讓我們繼續拆解。 先來看大背景。公眾號「呆而非」在一篇文章中提到,2024年初,美國國債約36萬億美元,債務占GDP比重約120%,堪稱「史上最大財政懸崖」。這意味著,美國每賺1美元,就背著超過1.2美元的債。赤字破表、美元信譽堪憂,連媒體都唱衰:「美國夢」快變成「美元債」。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預測,如果不改革,到2025年光利息支出就會超過軍費。所以川普上任後,面對的是一個必須重啟系統的國家。 那他怎麼做?沒有走「加稅」「印鈔」的老路, 而是打出一套驚心動魄的「資本組合拳」——我們叫它「川普的黃金五步棋」。 核心目標只有一個:讓全球資本為美國增長買單,讓制度設計為美國信用背書。下面我們一招一招拆開講。 第一步:黃金綠卡:把移民變成外匯池 川普上台後的第一張「超級王牌」,就是推出「黃金綠卡」計劃。官方定價500萬美元一張,限量100萬張,目標客戶是全球高淨值人群和戰略產業投資者。到2025年6月,已經發出超過7萬張,吸金約1.2萬億美元。 這些資金被要求投向房地產、先進位造、高科技創業等領域。川普在2月的記者會上說:「我們讓那些想移民的人也成為投資者,這才是雙贏。」 這筆錢特別之處在於:不發債、不加稅、不印鈔。它把「移民身分」直接變成了「美元需求」,這就相當於開闢了一座巨大的外匯蓄水池。 第二步:主權財富基金——讓財政當「長期股東」 川普設立了「美國主權財富基金」(U.S.Sovereign Capital Fund),首次以聯邦政府的名義直接投資美股藍籌公司,包括英偉達(NVIDIA)、蘋果(Apple)、特斯拉(Tesla)、微軟(Microsoft)等科技龍頭。 這在華爾街引起了震動。過去財政部只收稅、管預算;現在政府變成了投資人,用政策扶持產業、用資本鎖定收益。簡單說,就是「買股前先定政策」。摩根士丹利形容這是一場「百年來最具突破性的財政創新」。 半年下來,這支基金的賬面收益率達到6.7%,創下美國財政資金收益的新紀錄。政府從「收稅政府」升級為「股權政府」,不是炒短線,而是押注未來的產業周期。 第三步:企業穩定幣:讓蘋果幣去背國債 川普政府允許大型企業發行與美國國債100%錨定的穩定幣,比如「Apple Coin」、「Microsoft Dollar」。 這一政策等於把國債需求嵌入企業生態,讓世界各地使用這些企業幣的消費者,都在間接買美國國債。 今年3月推出後,海外資金蜂擁而至。到7月,企業穩定幣託管的美債規模已達4.3萬億美元。這不是「炒幣」,而是一個市場化的「國債回購機制」——幣流越大,國債需求越高,利率就越穩。一句話:讓美國品牌幫國債賣貨。 第四步:高關稅與貿易重構:讓「外國資本」補赤字 第四步,是大家熟悉的川普拿手好戲——關稅戰。過去美國平均關稅率只有2.5%,現在提高到約15.8%,部分高達25%~46%。2025年6月單月關稅收入約1,130億美元,全年預計約6,000億美元,占聯邦收入約5%。更重要的是,這次並沒有像媒體預言的那樣引爆通脹。 美國研究估算,70%~80%的關稅成本由出口國承擔,美國CPI仍維持在2.3%到2.4%之間。 換句話說,川普用關稅當「准入費」,逼著外國企業要麼讓利、要麼投資。 胡佛研究所測算,如果對所有進口徵收10%、再對來自中國的產品加到60%,理論年收入可達6,100億美元,幾乎等於現在企業稅總額。不過政府採取的是更靈活的「選擇性徵收」——先攤牌,再按行業談判。 第五步:製造業回流——讓產業鏈「固化增長」 最後一步,是讓製造業回流美國,把短期關稅收入變成長期稅基。 從日本、英國、德國到越南、印尼,大量企業開始加碼在美建廠,汽車、電子、半導體全線跟進。2025年新增製造業崗位超過50萬個,製造業PMI重新回到榮枯線之上,底特律連續三個月擴張,景氣回到疫情前。 這意味著,美國把「進口替代」升級成了「投資替代」。關稅吸引資金,資金轉為產能,產能反哺就業。 一句話總結:這是一場制度級的資本重構。用身分、資本、貨幣、貿易、產業五個齒輪咬合,把「債務的重」轉成「增長的動」,讓外部資金與美國信用形成一個真正的正向循環。 四、貿易新秩序——「關稅帝國」與對華策略 通過「黃金五步棋」,川普讓資本與產業回流,穩住了美國經濟的根基。但要讓這場復興持續,美國還需在全球貿易中重新定義規則。貿易政策不再只是買賣,而是將市場准入變為「議價籌碼」,為財政與產業注入新動力。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川普如何用關稅與談判,重塑全球貿易新秩序。 一句話——誰想進美國市場,得先守規矩,再談生意。 1. 新關稅體系:精準加徵、堵漏洞、守底線 這一次的關稅體系,川普政府不是亂打一氣,而是有步驟、有目標地出招。三步走,層層推進。 第一步:行業專項關稅。 先抓「命門產業」。 政府宣布對藥品徵收100%關稅,對重型卡車徵25%,到10月14日又把範圍擴大到木材和各種木製品。 為什麼?因為這些領域太關鍵了。藥品、醫療用品掌握在外國手裡,美國就得被動挨卡。所以川普乾脆先拉高關稅,逼外企回美國建廠,讓生產線搬回國內,把命脈握在自己手裡。 第二步:備好B計劃——232條「國家安全關稅」。 這一步是保險線。 因為最高法院正在審查舊的徵稅機制,萬一被否了,美國得有「備用通道」能繼續徵。232條就是那條保險絲。只要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就能合法加稅。 第三步:堵住「小額免稅」(De Minimis)漏洞 以前海外小包裹,特別是來自中國的,只要貨值低於800美元,就能「免稅入美」結果不少商家鑽這個空子逃稅。 從8月29日起,美國直接宣布——全球暫停這項制度。不管貨從哪來,全都要報關、繳稅、過檢。這一步,不但能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堵住安全漏洞。 2. 政策效果:財政穩了、製造業回來了、美元也穩了 這套新關稅體系上路後,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財政更穩了,工廠回來了,美元也穩住了。 先說財政。 關稅收入猛增,光幾個月就多了幾百億美元。即便國會預算談不攏,政府也有了「現金流緩衝帶」。簡單講,光靠關稅,美國財政就能「喘口氣」,這在過去幾屆政府中,可是從沒見過的。 再說製造業。 當進口變貴、規則變嚴,很多外企乾脆決定,與其交稅,不如直接到美國建廠。這樣既能省稅,又能拿政策激勵。現在汽車、晶元、家電、木材這些行業,全都在美國擴產。 最後是美元和國債。 貿易層面多收錢,金融層面又有企業穩定幣和主權基金,兩邊齊發力——一邊穩匯率,一邊托利率。結果就是,美國的經濟「血壓」穩定了。 3. 對華策略:一手加壓、一手設門檻 先說加壓。 川普政府優先動的幾刀,都是有針對性的:藥品、卡車、木製品先中招,接著就是半導體、機器人這些高科技領域。目標很明確——打的不是貿易差額,而是技術依賴和供應鏈控制權。 再說設門檻。 川普不是要把中國商品全趕出美國,而是要改遊戲規則:你想進美國市場?可以。但必須交「准入費」,還得把產能帶來美國,雇美國工人。 這就是他的一貫打法——邊徵、邊談、邊豁免。先放狠話,定高稅率,然後擺出談判桌:你要是降價、來美國設廠、創造就業,就能拿到豁免。 這樣一來,政府既能收錢,又能拉投資。這套「胡蘿蔔加大棒」的玩法,在製藥行業已經見效。像輝瑞(Pfizer)這樣的製藥巨頭,就在談判後獲得三年豁免。接下來,半導體、醫療設備這些行業也可能照這個模板走。 五、意識形態之戰——「反左」與價值重塑 關稅與貿易新秩序為美國贏得了經濟主動權,但川普的復興計劃不僅止於物質層面。軍事更強、經濟更穩、貿易更優的背後,還需要一個團結而理性的價值底座。當意識形態的爭吵削弱國家效率,川普政府選擇「反左」與價值重塑,將美國拉回務實與傳統的軌道。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這場意識形態之戰如何落地。 什麼叫「反左」?就是把「意識形態」從駕駛位上請下來,讓經濟、軍隊、社會按功能運行。政策先看有沒有用、能不能提升生產力、能不能保國家安全,而不是先問「立場對不對」。川普施政的幾大重點裡,「反左,回歸傳統社會價值觀」被放到了前排位置。 過去這些年,「左」的意識形態在全球捲土重來,給社會運行帶來很多額外成本,衝擊了制度效率;美國要從「被意識形態綁住手腳」的治理系統裡抽身出來。反過來,「右」強調的是發展經濟與科技,把社會拉回法治、秩序、生產率這些可度量、可交付的目標上。 而在社會層面,「反左」最鮮明的動作,就是把「安提法」(ANTIFA)定為恐怖組織。這不是象徵,而是法律定性——極左暴力和街頭破壞不再被美化為「運動」,而是治安問題,按法律辦。 軍隊與政府系統的「去意識形態化」,你在前面的軍改部分已經看到,「清除DEI、政治正確的干擾」「統一高標準體測、整肅儀容、回到戰訓主業」等,都在執行——這就是把軍隊從口號裡解放出來,回到「打得贏」的本分。 再往上看,戰略層面也在配合:美國不再盲目擴張,而是把注意力拉回本土與關鍵區域。這種「壓縮」不是退縮,而是提高效率——把資源投到最能保國家安全、最能創造價值的地方。 一句話小結:川普的「反左」,不是和誰吵架,而是讓國家重新回到現實與理性。當軍隊更能打、經濟更高效、社會更有序,所謂的「價值重塑」自然落地——靠的不是口號,而是治理的質量。 回過頭看,這一集其實講了一件事——川普政府正在發動一場從軍隊、軍事戰略到經濟,從貿易到價值觀的全面復興。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tangqingnews 歡迎訂閱GJW頻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channel/1eiqjdnq7go2ebXA2yTPUSg631de0c ——《唐青看時事》製作組 △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劍指北京!歐盟大幅提高進口鋼鐵關稅(圖) 2025/10/8 (830次)
三重夾擊民怨沸騰 中國要變天了!(圖) 2025/10/7 (2,301次) 📝
川普:4周後與習會面 重頭戲是它 2025/10/3 (1,566次) 📝
不尋常!川普要美軍喚起戰鬥意志(圖) 2025/10/3 (1,262次)
川普:限哈馬斯4天內回應與以色列的停戰計畫 否則面臨悲慘結局 2025/10/1 (6,229次)
川普:美國潛艦技術領先中俄25年(圖) 2025/10/1 (7,827次)
川普罕見召集美軍將領 承諾2026年對軍隊投入超1兆美元(圖) 2025/10/1 (1,374次)
美軍死神無人機劍指中朝 俄亥俄級核潛艦威懾南海 2025/10/1 (9,168次)
多事之秋!四中全會前大批疑似82集團軍車進京 (圖) 2025/10/1 (11,928次)
 
毛骨悚然!于朦朧案背後邪術獻祭?四中全會大爆發!內鬥終極計劃曝光!【
毛骨悚然!于朦朧案背後邪術獻祭?四中全會大爆發!內鬥終極計劃曝光!【
上海樓市雪崩!業主現恐慌式砸盤拋售房產!上海樓市成全國領跌羊!|
上海樓市雪崩!業主現恐慌式砸盤拋售房產!上海樓市成全國領跌羊!|
大勢已去!習近平唱光明論遭全民嘲諷|
大勢已去!習近平唱光明論遭全民嘲諷|
史上最差,十一長假慘淡收場!虛假繁榮泡沫破滅 商家哀聲四起!
史上最差,十一長假慘淡收場!虛假繁榮泡沫破滅 商家哀聲四起!
于朦朧案背後黑幕!四常委壓頂警方噤聲?李克強筆記曝光「反修憲」祕辛,
于朦朧案背後黑幕!四常委壓頂警方噤聲?李克強筆記曝光「反修憲」祕辛,
習近平元氣大傷?兩起神祕案件揭開中共權貴黑幕!
習近平元氣大傷?兩起神祕案件揭開中共權貴黑幕!
 
傳楊姓女星曝于朦朧案背後驚人黑幕 2025/10/9
【唐青看時事】中興美國?川普五大變革(視頻) 2025/10/9
皇帝沒架子卻開創了盛世(視頻) 2025/10/9
華晨宇南京演唱會驚現「神龍」:于朦朧來了!(圖) 2025/10/9 (1,785次) 📝
天下奇譚(368)人與動物相互轉生 都是前世種因 2025/10/9 (598次)
朦朧案是預謀?習搞邪術將遭反噬(多圖) 2025/10/9 (2,341次) 📝
軍報刊文暗示習要接受批評與自我批評? 2025/10/9 (3,172次) 📝
看完他的經歷 你還想打臺灣嗎?(圖) 2025/10/8 (2,952次) 📝
消息曝習蔡因年齡被逼退 美媒指習四中全會或交權 2025/10/8 (3,632次) 📝

劍指北京!歐盟大幅提高進口鋼鐵關稅(圖) 2025/10/8 (830次)
重慶也反了?于朦朧案引爆網絡起義衝擊習共(圖) 2025/10/8 (2,597次) 📝
天下奇譚(367)不佔不義之財 袁崇豫行善得福報 2025/10/8
治國無方習狡辯 網民紛紛懟回去!(圖) 2025/10/8 (2,261次)
陳館長舔共舔出大內傷 人民日報黑習黑出新高度 2025/10/8 (2,334次) 📝
李強代習赴朝鮮 習近平身體不行了? 2025/10/7 (4,505次) 📝
于朦朧+楊蘭蘭 揭開習家大祕密(圖) 2025/10/7 (3,600次) 📝
北京消費斷崖式下滑 專家:需體制改革(圖) 2025/10/7 (1,283次)
三重夾擊民怨沸騰 中國要變天了!(圖) 2025/10/7 (2,301次) 📝
于朦朧之死牽扯4常委 案情細節顯示警方淪爲擺設 2025/10/7 (3,216次)
天下奇譚(366)警察和法醫親歷因果報應故事 2025/10/7 (862次)
于朦朧被獻祭,李鵬家族向習近平報復? 2025/10/6 (10,871次) 📝
「女版安倍」想與習近平直率對話 北京嚴陣以待 2025/10/6 (2,258次)
習近平修憲後李克強寫下文稿 曝光他爲何必死 2025/10/6 (6,750次) 📝
天下奇譚(366)一隻蜘蛛詮釋了生命的真與善 2025/10/6 (825次)
王滬寧在新疆出了個大醜 2025/10/6 (4,877次) 📝
天下奇譚(365)短腳水鬼 2025/10/5 (552次)
中秋月餅市場遇冷:消費降級與食品安全隱憂 2025/10/5 (896次)
知情者冒死爆料背後勢力陰謀抹黑于朦朧的4大手法(圖) 2025/10/5 (1,978次)
美國新規再讓中共跳腳 日本亦增加出口管制中企 2025/10/5 (696次)
湖北驚爆車輛撞人致5死8傷 車身染成黑紅色(圖) 2025/10/5 (2,510次)
為于朦朧發聲 孫德榮被定死期 魯班被造謠入美籍 2025/10/5 (1,555次) 📝
北京向俄提供烏衛星情報 助其發動導彈襲擊 2025/10/5 (1,810次) 📝
朦朧案疑兇曝光 嗜血如命的「趙家人」 (圖) 2025/10/4 (5,515次) 📝
「紅色濾鏡」下看清習近平「沒有說出的話」 2025/10/4 (3,849次)
與于朦朧遭遇相似 傳「最帥武僧」被虐殺摘器官(圖) 2025/10/4 (2,729次) 📝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