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11月27日发表
人气:7,376 分享:
|
|
「润」出中国第一站 大量中国人旅居泰国清迈 |
|
【人民报消息】 近年来,泰国清迈吸引了大量中国人前来生活,今年这一趋势尤为明显。这些移居清迈的中国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为了子女教育,二是为寻求宜居环境养老。然而,无论是何种目的,大多数人都将清迈视为通往未来生活的「中转站」,而非永久居所。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尽管一些中国人对在清迈置业抱有兴趣,但租房仍是主流选择。这不仅因为租房经济实惠,还因为泰国的房地产政策对外国人购房有限制。例如,公寓类房产中,外国人持有比例不得超过49%,而独栋住宅或联排别墅几乎不对外国人开放。此外,泰国房产市场的流动性较低,二手房交易困难,这也让许多潜在买家望而却步。
旅居清迈的中国电视剧导演王海本周三(27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专访时说,近期来泰国居住的中国人中,主要是为了子女教育问题:「主要还是为了孩子读书,想出来换一个地方生活的人也有,当然还是租房子合算。清迈对于中国人来说,大部分是中转地,暂时栖居一下,买房子的意愿不是那么强,而且你买了再出手,比较麻烦,你不要指望泰国人来买你的房子,泰国人根本买不起。」
中国人在清迈租房居多 买房仍有限制
据清迈房地产协会统计,过去十年间,中国买家在当地购买的住宅约有1千套,但相较于庞大的租赁需求,这一数字并不显著。一位当地房产中介透露:「大多数中国家庭在清迈停留几年后会选择移居欧美或回国,因此购买房产的意愿普遍不高。」
王海居住在杭东(Hang Dong)区的一栋两层楼别墅。他说,同样户型,出售给中国人的价格比泰国贵几倍:「假如泰国人买(房)比我们中国人买,要差很多钱,最少也要两三倍。泰国人花两三百万泰铢的房子已经很牛很牛啦。中国人买一套两三百万人民币的房子,还很一般。清迈是个大城市,十年卖给中国人1000套房子,真的不多。我认识的10个人里有一个买房子已经不错了。」
教育资源吸引力强 国际学校供不应求
教育成为推动中国家庭移居清迈的重要原因之一。清迈的国际学校因其高性价比、优质师资和多元文化氛围备受青睐。然而,近年来,国际学校学位紧张问题愈发突出。「很多学校都已爆满,不少家长需要提前一年甚至更早抢占学位,」一位陪读家长表示。
王海说,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子女送到清迈读书,以至于国际学校入读排期长达两年:「现在,每所学校内,中国人数暴涨。在杭东区,我们院子里现在中国人越来越多了。以前孩子来上小学、中学,现在上幼儿园。现在好多上幼儿园就来啦。学位都比较紧张。清迈潘雅顿(Panyaden)国际学校幼儿园的学位,要等到两年以后了。现在清迈大兴土木造国际学校。」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际学校已开始针对中国家庭推出特定服务,例如中文教学辅导和专属招生政策。王海说,对许多家庭来说,清迈是子女未来留学欧美的第一步,他们看中这里的国际化教育环境,同时又能避免直接进入西方社会的适应压力。
居住在清迈的艺术家何三坡曾协助中国家长到清迈上学。他告诉本台他在清迈的朋友人数近百,他们多数以租房为主:「因为他们的小孩子要来清迈上学,清迈其实是一个中转站,你上完学以后可能要留学欧美,家长也许回国,也许跟著去欧美,所以他们在这边置办房产的欲望不是那么强烈。比像我们这样算是养老的人数要庞大。」
养老成本低 但非长久之计
清迈对寻求养老的中国居民也极具吸引力。宜人的气候、低廉的生活成本和相对完善的医疗服务是主要吸引点。许多老人选择清迈作为退休生活的基地,购买或租赁环境优美的房产。但即使是养老人群,大多数也将清迈视为临时停留的地点,而非最终归宿。
何三坡说:「这边养老成本比较低,也有人来这边买房。但大部分人为孩子的前途命运著想。明天可能还有一个中国电影《南京!南京》的执行导演,他也要带著孩子来问上学的事情,他说这愿望很迫切。」
「中转站」的现象背后
无论是为了教育还是养老,中国人在清迈的集聚正在重塑这座城市的国际化特征,也让人们看到中泰文化交流的新面貌。这一现象的发展仍需时间检验,但清迈作为一座「中转站」,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家庭规划未来生活的重要节点。
何三坡补充说,泰国政府就外国人在当地置业的政策经常改变,在此买房需要慎重:「我们在这里几年,据我们了解,泰国政策可谓一日三变,就是同一届政府政策总在变化。但泰国人开发的房地产价格很便宜,卖给他们泰国人。但是也卖给外国人,但必须要有泰国人占51%,他对人数也是这样要求,如果外国人来得太多了,也违法,也麻烦。」
有专家指出,中国人选择清迈作为「中转站」,反映了家庭资产与子女未来规划的全球化趋势。一些家庭将资产转移至海外,寻找更加自由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另一些则希望通过教育为下一代开辟新的可能。然而,这种趋势也对清迈的本地社会与经济结构提出挑战,例如房产市场国际化带来的价格上涨及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1/27/86845.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2024/11/27) |
-
大洗牌?传习爱将苗华被带走 (57,326次) 2024/11/13
-
李干杰也不陪同习近平国内考察调研了 (57,160次) 2024/11/8
-
北京衞戍区还效忠习近平吗? (53,746次) 2024/11/14
-
张又侠再出手 「党指挥枪」没了 (52,642次) 2024/11/27
-
16名中共国级省级高官病亡(图) (51,047次) 2024/11/14
-
12万亿化债保中央 习近平重夺军权? (50,971次) 2024/11/8
-
习近平视察的78军只字不提「习主席」 (50,778次) 2024/11/16
-
又一亲信被贬 习近平处境不利 (49,247次) 2024/11/13
-
吴伟将任上海常务副市长 与李强有交集 (48,268次) 2024/11/18
-
新华网报导现重大异常 中共元老在操盘? (46,373次) 2024/11/22
-
董军被查 张又侠反向清洗触及习核心层 (45,006次) 2024/11/28
-
前国防部长梁光烈死亡 死前黑幕惊人 (44,630次) 2024/11/13
-
又一轮高官履新有说道 王毅有了新副手 (42,811次) 2024/11/26
-
「红二代」李小鹏被免去交通部长职务 (40,096次) 2024/11/9
-
苗华落马概率不小 专家:习应在煎熬中 (38,421次) 2024/11/17
-
【内幕】中共特务头子野心狂飙 向习邀功行动失败 (37,185次) 2024/11/22
-
传中共防长董军涉贪腐被调查 (35,045次) 2024/11/27
-
习近平慌了 川普史诗级灭共四件套来了 (34,464次) 2024/11/15
-
大量献忠事件隐含了改朝换代的到来? (33,359次) 2024/11/22
-
小说:红朝毁灭记(8)令狐落网(图) (33,333次) 2024/11/12
-
APEC各国首脑大合照现场 习近平丑态迭出(视频) (32,006次) 2024/11/18
-
天安门出现大学生夜骑 将令中共大崩溃(图) (31,936次) 2024/11/12
-
瞒不住 军报爆习军权旁落 (31,469次) 2024/11/19
-
惊传共军疑似暴发与苗华有关窝案 张又侠开始清理习亲信? (30,127次) 2024/11/27
-
习藉秘鲁「拜习会」一边抱怨一边向川普示好(图) (30,086次) 2024/11/19
-
小说:红朝毁灭记(9)令薄周秦城聚首(图) (29,929次) 2024/11/20
-
俄乌止戈 川普模式或一石三鸟(图) (29,364次) 2024/11/17
-
「十失」将导致中共独裁恐怖主义体制脆断 (29,145次) 2024/11/12
-
改天换地!我们要打倒共产党(图) (29,131次) 2024/11/26
-
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落马 曾主管经营 (29,046次) 2024/11/17
-
四任防长不妙下场让一尊颜面扫地 (28,874次) 2024/11/28
-
每年可「除夕」了 习近平在南美心神可宁? (28,857次) 2024/11/13
-
天津「失独家庭」爆发群抗运动 要对中共计生算账 (28,511次) 2024/11/17
-
塞尔维亚火车站雨棚倒塌砸死14人 涉中国公司 (28,500次) 2024/11/16
-
习近平贺电重复老调 中共无良策应对川普 (28,432次) 2024/11/8
|
|
 |
 |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