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良醫救人 仁心仁術得福報(圖)
 
劉曉
 
古代良醫醫術高超且具備醫德,仁心仁術。

【人民報消息】古人重德行,各行各業都是如此,如醫生要講醫德,商人要講商德,官員要講官德等。東漢名醫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圍繞「醫乃仁術」進行了精闢的闡述。 唐朝神醫孫思邈亦在《備急千金要方》中,明確提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並在《大醫習業》、《大醫精誠》中強調醫生要以救人疾苦爲己任。 縱觀二十四史以及歷代筆記、地方誌等典籍,記載了不少醫術高超且具備醫德的醫生。 奉賢名醫何澄救人拒色 上天予以嘉獎 從元末至明清,莊家行(今上海奉賢縣西莊行鎮)的何氏是遠近聞名的名醫世家,均醫術高超,在地方誌中所記載的何氏名醫有十多人。何氏第一代名醫何天祥,是鎮江名醫何彥猷第七代傳人。他治好了許多疑難雜症,而且醫德高尚,對於家庭有困難的患者,只收很少的藥費,有的甚至不取分文。清光緒《重修奉賢縣誌》中說他是「以刀圭濟世」。 而何天祥的從孫何澄,是明代名醫。他同樣醫術精湛,醫德高尚。他從來不接受家境貧寒患者的酬金,反而在遇到窮人時,會拿出富裕患者的酬金來接濟。患者無論住在遠近,只要前來相請,都會上門診治。 與何澄住在同一個鎮的孫勉之長期患病臥床,請了許多醫生治療都未見效,後來他的家人請來何澄爲他治療。何澄多次登門,仔細了解病情,對症下藥,孫勉之服藥不久就有了起色。 一天,在何澄上門複診時,孫妻對他說:「因爲妾的夫君久病,家中東西早已盡數典當,如今付不起您的診費。爲了感謝您,妾身願爲酬勞。」 何澄正色拒絕道:「夫人千萬不要如此,妳的丈夫只需安心調養,必然痊癒。此舉不僅讓在下成爲小人,而且夫人也不再是賢婦啊。」不得已而爲之的孫妻羞慚而退。不久,孫勉之痊癒。 就在何澄拒色的當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中有神人對他說;「汝醫藥有力,而不以此亂良人婦,上帝嘉汝,命賜錢三千貫,官一資。」意思是說其醫術高明救人不說,還不攜此行亂,反而拒色,上帝對此予以嘉獎,賜錢三千貫,還封贈官職。 不久,當朝太子得了重病,太醫院太醫找不到病根,束手無策。皇帝下詔書向民間召集良醫爲太子治病。何澄應詔赴京,並治好了太子的病。因此,皇帝賜他爲震府良醫正,拿二品俸祿,賞錢三千貫,其賞錢果然與夢中神言一樣。 臨安良醫張彥明得神護 明代臨安(今杭州)有一位名醫張彥明,他也是一位醫術高超,心懷仁心的醫者。遇到貧窮的患者看病時,他不但不收診費,還用自己的錢賙濟。無論晝夜寒暑,遠近親疏,富貴貧賤,只要患者需要,他都馬上前往。 一天深夜,正下着大雪,有病患的家人來相請。張彥明的家人看天氣十分糟糕,就勸他不要前往。張彥明說道:「病人生死就在呼吸間,如果不是很急,怎麼會在這樣的天氣上門呢?」遂跟隨前往。 後來有一天,城中起大火,張家住宅所在的區域也在火勢範圍,但令人驚詫的是,張家四周的房子都被燒燬了,唯獨張家的房子毫髮無損。 可以說歷朝歷代都有不少醫術高超的仁醫,他們的所做所爲很好地詮釋了「醫乃仁術」。 (參考資料:《重修奉賢縣誌》、《江蘇歷代醫人志》、《寰球名人德育寶鑑》)△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2/19/7561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