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簡肅寬容 德行爲本的唐臨(圖)
 
唐臨簡肅寬容,德行爲本的質量至今仍被後人稱頌。

【人民報消息】唐臨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北周內史唐瑾的孫子。唐朝初期,唐臨曾任萬泉縣丞、侍御史、大理卿、御史大夫、吏部尚書等職。 唐臨任萬泉縣丞時,萬泉縣裏有幾十名犯罪的囚犯,由於他們的罪過都比較輕,且到了春天的農忙季節,唐臨便向萬泉縣縣令建議讓囚犯先回家幫助耕種,緩解家人繁忙的勞作之苦。因爲此前從未出現過類似的案例,縣令一口回絕了,理由是若耕種完罪犯不回來或者延期回來,法令滋彰則不能服衆。此時唐臨回應:「您如果擔心出現問題,我甘願承擔所有責任。」 而後縣令因身體不佳而不能主持公事,唐臨便讓這些罪過較輕囚犯回家耕作,並和他們約定待縣令回來之前,他們必須再回到監獄。囚犯們見唐臨如此寬容且體恤百姓之苦,都被他的恩德所感化,到了約定的時間所有囚犯如期而來,唐臨也因此而聞名於萬泉縣。 唐臨執法中正不阿,不避權貴。他任侍御史時,大夫韋挺在朝堂上違反規定與道宗耳語,唐臨對道宗說:「您已經擾亂朝廷的秩序。」 道宗說:「與大夫韋挺簡短談話不至於如此嚴格吧?」 唐臨嚴正地回答:「大夫擾亂朝廷的秩序,這是萬萬不可的。」韋挺見唐臨正直嚴肅便心生敬意,大臣們都很驚恐,朝堂上頓時肅靜下來。 唐臨作爲使者被派遣到嶺外期間,審理交州刺史李道彥等被冤枉關押的三千多人。期間多次調任到黃門侍郎,由於他秉公執法,加封爲銀青光祿大夫。 唐臨在生活上節儉少欲,不建造府第宅院,吃穿簡單樸素,對人寬容大度,從不張揚別人不經意犯下的過失。 有一次唐臨想去給友人弔喪,他命令家僮回家去取喪服,過了許久家僮拿來女主人交給的一個包袱,打開一看,包袱裏卻是一件別種顏色的衣服,家僮嚇得不敢走進屋裏來。 唐臨知道以後,讓人找來童子對他說:「今天氣不順,不適合悲傷哭泣,我剛才讓你去拿白衣衫就不要去了。」 還有一次,唐臨叫侍者煮湯藥,結果侍者出了差錯沒有把藥煮好。唐臨故意裝作不知道此事,對侍者說:「今天天氣陰暗不宜服藥,把藥倒掉吧。」依舊沒有追究下人的過失,其寬厚仁慈的品行被爲官者所稱頌、效仿。 唐高宗繼位後,唐臨擔任檢校吏部侍郎,而後升任爲大理卿。有一次唐高宗詢問監獄在押的犯人數量等事宜時,唐臨準確無誤地一一回答出來。唐高宗愉悅地說:「從前我是太子,你就侍奉我,如今我繼承皇位,你又在我身邊,爲了報答、獎賞你此前的功勞,所以讓你擔任這個官職。治理國家重要的在於刑罰,用法太猛會草菅人命;用法太寬則會放縱犯罪。你能夠持平折衷,十分符合我的心意。」 唐高宗曾經親自審問死囚,其他大理卿判決審理的罪犯都大聲喊冤,唯獨唐臨審理的罪犯沒有一個人喊冤。唐高宗甚感驚奇,查問什麼原因。罪犯們回答:「我們確實犯了罪,唐大人的判決既不冤枉也不用酷刑,所以我們斷絕了翻案的念頭。」 唐高宗感嘆了很久說:「擔任法官的就應該這樣啊!」 永徽元年,唐臨升任御史大夫。第二年華州刺史蕭齡之受賄的事情被告發,皇帝令大臣討論治罪。大多數人認爲應該判處蕭齡之死刑,唐臨卻上奏說:「罪疑惟輕,功疑惟重。」他認爲國家太平時應該用中典,國家動亂時應該用重典,於是蕭齡之得以免死。 唐臨簡肅寬容,德行爲本的質量至今仍被後人稱頌。△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29/7551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