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報消息】從2008年馬英九以765萬張票大選成功,到2016年1月,朱立倫得票381萬張票落選,國民黨下臺成爲在野黨,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上臺成爲執政黨。國民黨執政8年,跑掉384萬張票,這與蔡英文的票數幾乎沒有關係,是國民黨自己失去民心,真正的原因是什麼?馬英九心裏應該明白。 2016年1月16日臺灣大選,蔡英文獲得689萬餘張票,其中包括至少50萬張票是戲劇性獲得的,是因爲觸及到臺灣是否是中國領土的問題。 那麼,不管願意不願意,讓我們冷靜的回頭看看歷史,臺灣自古是不是中國的領土? ◎ 遠古地理位置 一位地質學家2009年5月5日從遠古時期的地殼變化開始說臺灣島和祖國大陸的地質關係問題,以歷史爲依據告訴臺灣同胞和大陸同胞:兩岸本就是骨肉同胞。 在遠古的時候,臺灣島和祖國大陸是連接在一起的,是大陸的一部份。後來,由於地殼運動,海平面時升時降,臺灣島也時沉時浮,直到5000年前,相連接的部份下沉爲海峽,臺灣於是成了祖國東海中的一個四面環海的大陸島。這從臺灣海峽海底的地形可以得到證明。 臺灣海峽的海底就像一條河谷,有向南和向北兩大河系,這是當它還是陸地時,被河水衝擊,侵蝕而形成的,最深處不過100米,大多數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萬年以前,東海海面比現在低130米左右,這在地質上說明兩岸原來是一個板塊,臺灣、澎湖等島嶼就在祖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與福建省相連接。 現代科學還證明,臺灣不僅是東海大陸架的一部份,而且臺灣的基本地形,與大陸的地塊相同,在地質成份上,是與福建、浙江兩省相同的酸性火成岩體。所以,後來有人送給臺灣一個雅號──「浮福建」,意思是說,臺灣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份。 ◎ 考古證明舊石器時代大陸文化已傳到臺灣 從臺灣島的考古發現來看,祖國大陸的文化在舊石器時代就已傳到臺灣。 70年代,臺灣考古學家在臺南縣左鎮發現的古人類化石,經過鑑定,與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同屬於3萬年以前的古人類。以後又陸續發掘出土了石器、骨器和陶器,這些東西的形狀的製作方法,都與大陸各地發掘出的舊石器時代的器物特別相似。其中高雄縣鳳鼻頭一帶出土的彩陶和黑陶,經過鑑定,確認它們是從祖國大陸東南沿海傳過去的,和分佈在黃河中下游、沿海地區和華南地區的「幾何形印紋陶」從製作方法到用料都是一樣的。 1980年7月,臺灣考古學家在臺東縣卑南鄉進行發掘時,發現了大批石棺、石器陶片及玉器,經鑑定這是二三千年前古代臺灣人的遺物,和我國南方各省古代的越濮族人留下的遺物一樣。學者們認爲,這極有可能是在距今2000年以前,臺灣海峽兩岸海水退潮時,一部份人從大陸渡海來到臺灣,這部份人也就是今天台灣的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和曹族等少數族的祖先,這些最早到臺灣的人被稱爲臺灣「先住民」。「住民」就是「居民」的意思。 在17世紀中國大陸大量向臺灣移民之前,這裏的先住民一直過着原始氏族部落的生活,以打魚、狩獵爲主,沒有文字記載歷史,只有一些口頭流傳的神話和傳說。 ◎ 歷史文獻記載 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中國古代的歷次王朝曾多次經營管理過臺灣。三國時代,吳國孫權就曾在黃龍二年(公元230年)派大將軍衛溫、諸葛直率1萬多名士兵到過臺灣。這是有文字記載的、大陸上漢族人最早的一次大規模去臺灣的行動。後來,吳國的廟陽太守沈瑩寫過一本書《臨海水土異物志》,具體生動的記述了「夷州」和「山夷」的情況。「夷州」是古代人給臺灣起的名字;「山夷」指的是臺灣當地的老百姓。 隋朝時,臺灣被稱爲「流求」(現在人寫成琉球)。 隋煬帝曾三次派人到「流求」, 第一次是公元607年, 派人去臺灣「求訪異俗」,就是了解風土人情;第二次是公元608年,派人前往「慰撫」,聯繫感情; 第三次是公元610年,派了1萬多士兵去駐守保衛臺灣,叫遠征「流求」 。 從唐朝到北宋的500年間,臺灣流通的是大陸使用的錢幣。這從臺南等地考古發現的唐宋古錢和陶瓷等文物可以證明,大陸和臺灣一直保持着經濟、文化的聯繫。 南宋時,臺灣和祖國大陸的關係日益密切,中國已在臺灣附近的澎湖列島上建造軍營,派兵駐守,還把澎湖劃歸福建泉州的晉江縣管轄。 到了元代,元世祖在澎湖設立「巡檢司」,管理臺灣和澎湖的各項具體事情,並讓福建泉州同安縣(今廈門)管理澎湖巡檢司。從此,臺灣和澎湖正式成爲中國行政區的一部份。 明朝初,朝廷仍設澎湖巡檢司。洪武二十年,爲防倭寇(日本海盜的鄙稱),實行堅壁清野, 撤銷了澎湖巡檢司, 並把居民遷到漳州、泉州一帶居住,以爲這樣可以斷絕倭寇的供應,使他們無法在澎湖立足。 到了嘉靖年間,倭寇屢次入侵。特別是嘉靖42年(1563年)得到倭寇將侵擾雞籠、淡水(今臺灣)的消息,明朝政府立即恢復了澎湖巡檢司的設置,歸泉南遊擊將軍統轄。在行政上,將澎湖劃歸泉州同安縣。萬曆25年(1597年)增設澎湖遊兵。萬曆30年,倭寇侵擾臺灣西南部,浯嶼將軍沈有容率軍艦20艘,一舉蕩平了倭寇。 ◎ 學者談臺灣歸屬中國的證據 關於歷史上臺灣島與中國大陸的聯繫,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徐博東教授介紹說:「關於臺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當時據守中國東南地區的吳王孫權派了一萬官兵到達臺灣。此後,在公元六、七世紀,當時統治中國的隋王朝也曾三次出師臺灣,同時,中國大陸上的主體民族漢族人開始移居臺灣附近的澎湖列島並逐漸向臺灣發展,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 17世紀初,荷蘭人乘當時中國的明朝國力衰微之機,侵佔了臺灣,臺灣一度淪爲荷蘭的殖民地。17世紀60年代,中國民族英雄鄭成功率軍將荷蘭殖民者趕走,臺灣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