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秋送的这月饼没人能下咽(图)
 
陈东
 

嫦娥奔月。
【人民报消息】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吉祥传统。要的就是「团团圆圆」。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

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们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不管是苏式、广式、京式、宁式、潮式、滇式的,不管是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的,也不管馅心是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饼的,无论人偏爱什么馅什么皮,每个人吃的就是这样「团圆」的寓意。

现在,中秋送的这月饼没人能下咽。

老百姓在街上买的月饼被揭露里面的馅儿很多都是腐烂的东西搅和在一起的,官方名牌月饼的质量也同样了得,先不用说馅儿是否过关,有的月饼坚硬到可以成为打出脑浆的致命武器。这是对付老百姓的月饼。


月饼是官儿们升官的利器。
给官老爷的月饼也同样难以下咽。过去有些官儿很傻冒儿,送的月饼太多了,有些连打都不打开,直接转送。结果接受的人欢天喜地的要吃,一刀下去发现那不是月饼,里面都是外币。后来发展到里面什么馅儿都有,都是不能吃但能用的货。

其中有一位党官透露说:前两天有人送了一盒金月饼,金月饼知道吗,是金子做的,做工很精细,表面上和普通月饼没有什么差别,但不能吃,那可是黄金做的,那可是硬通货呀!

所以,凡是年节,中共都要例行公事警告说:不许受贿收贿。但有位高官代表了党的真实心声:哪个给我送礼了,我记不住,哪个没给我送礼,我有个名单。

整个中华大地都被污染,连中秋月饼也被改造了,谁还记的中秋是什么节呢?贪官污吏们去和姘头、情妇们鬼混去了,唯有记的这是个团圆节的老百姓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无法与家人团圆。这个节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团圆节呢?

(人民报首发)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10/6/4183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