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毀滅古印度文明的居然是史前核武戰爭(圖)
 
作者:正見編輯小組
 

成於三千多年前的印度史詩《摩訶波羅多》記
載多場激烈的戰爭,此插圖描繪了諸神乘坐飛
毯觀看戰爭的場面。
【人民報消息】有一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詩《摩訶波羅多》(Mahabarata,一譯《瑪哈帕臘達》,印度古代梵文敘事詩,意譯爲「偉大的波羅多王后裔」,描寫班度和俱盧兩族爭奪王位的鬥爭,與《羅摩衍那》並稱爲印度兩大史詩),寫成於公元前一五○○年,距今約有三千五百多年了。據說書中記載的史實比成書時間早了二千年,就是說書中的事情發生在距今約五千多年前。

成於三千多年前的印度史詩《摩訶波羅多》記載多場激烈的戰爭,此插圖描繪了諸神乘坐飛毯觀看戰爭的場面。

此書記載了居住在印度恆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達瓦人、弗裏希尼人和安哈卡人兩次激烈的戰爭。令人不解和驚訝的是從這兩次戰爭的描寫中來看,那是核子戰爭!

書中的第一次戰爭是這樣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穩坐在維馬納(類似飛機的飛行器)內降落在水中,發射了『阿格尼亞』,一種類似飛彈武器,能在敵方上空產生並放射出密集的光焰之箭,如同一陣暴雨,包圍了敵人,威力無窮。剎那間,一個濃厚的陰影迅速在潘達瓦上空形成,上空黑了下來,黑暗中所有的羅盤都失去作用,接着開始颳起猛烈的狂風,呼嘯而起,帶起灰塵、砂礫,鳥兒發瘋地叫……似乎天崩地裂。」「太陽似乎在空中搖曳,這種武器發出可怕的灼熱,使地動山搖,在廣大地域內,動物灼斃變形,河水沸騰,魚蝦等全部燙死。火箭爆發時聲如雷鳴,把敵兵燒得如焚焦的樹幹。」

如果阿特瓦坦的武器造成的後果像一場火暴,那麼古爾卡製造的攻擊後果則是一場核彈爆炸及放射性落塵中毒。

第二次戰爭的描寫更令人毛骨悚然,膽顫心驚:「古爾卡乘着快速的維馬納,向敵方三個城市發射了一枚飛彈。此飛彈似有整個宇宙力,其亮度猶如萬個太陽,煙火柱滾升入天空,壯觀無比。」「屍體被燒得無可辨認,毛髮和指甲脫落了,陶瓷器爆裂,飛翔的鳥類被高溫灼焦。爲了逃脫死亡,戰士們跳入河流清洗自己和武器。」

後來考古學家在發生上述戰爭的恆河上游發現了衆多已成焦土的廢墟。這些廢墟中大塊大塊的岩石被粘合在一起,表面凸凹不平。我們知道,要使岩石熔化,最低溫度要達到攝氏一千八百度。一般的大火達不到這個溫度,只有原子彈的核爆炸才能達到!

在德肯原始森林裏,人們也發現了許多的焦地廢墟。廢墟的城牆被晶化,光滑似玻璃,建築物內的石制傢俱表層也被玻璃化了。除了在印度外,古巴比倫、撒哈拉沙漠、蒙古的戈壁都發現了類似的廢墟。廢墟中的「玻璃石」與今天核試驗場的「玻璃石」一模一樣。

從這些與史料記載吻合的考古發現,我們可以推測五千多年前人類也曾在印度發展出高度文明,對核能的應用非常熟悉,最後卻由於爭權奪利而濫用核能,使他們遭到毀滅。相較於非洲奧克洛發現的二十億年前的核反應爐,當時的人類能運用於和平用途,同時利用天然地形堆放核廢料,這種高度物質文明顯然是由相對高度的精神文明下所發展出來的,運轉了五十萬年即代表了五十萬年的和平與繁榮。否則像史詩中描述的用核子武器互相攻擊,可能不消五十年就毀滅了!現代人類才幾十年的核能技術,光爲了核廢料爭論不休,遑論其他,我們真該爲此感到汗顏呢。

——轉自洞見文化出版 《揭開史前文明的面紗》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10/27/3811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