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推荐者的话:正见网有刘枚写的一篇介绍北宋大医学家、「儿科之圣」钱乙的故事,他治病的那些小故事真是神奇绝妙,他的辨证施治用现代医学家的观点来看是神奇和不可思议的,但他手到病除。这不禁让我想到医院里拥挤的人群,很多人本来已经很痛苦了,还得被抬着、搀着奔向透视室、化验室、B超、CT......,没看病之前,人已经被折腾得半死,可古代大医学家治病见到病人就行了,不需要那些现代辅助手段。如果我们现在也能有这样的大医学家多好啊! 钱乙,字仲阳。他本来和吴越王钱俶有宗属关系,他的先祖跟着吴越王北上迁移,因此就成了郓州(今山东东平县)人。他的父亲钱颖精于医道,但特别爱喝酒,又喜欢外出旅游。有一天他东游海上,便没有再回来。那时钱乙才三岁,他的母亲在那以前已经去世了。他的姑妈出嫁到姓吕的医生家里,因为可怜他是孤儿,就把他收为义子,并且长期教他学习医术,又将他父母亲的事情告诉了他。他哭了一场,请求出门去寻找他的父亲,前后一共往返了八九次,总共花了几年的时间,终于把父亲接回家来,但那离父亲出走已经三十年了。乡亲们对此感慨万千,写诗赞颂此事。他对待吕医生就象对待亲生父亲一样。吕医生没有儿子,死后钱乙为他装殓埋葬,并穿孝服为他守丧。 钱乙最初是以使用小儿科的《颅囟方》而出名的。他到京城里去为长公主的女儿治好了疾病,因此被授予翰林医官院中“医学”的官职(等级为从九品)。皇子得了抽风病,钱乙用“黄土汤” 这个处方把他治好了。神宗皇帝召他去询问黄土治好这个疾病的原因,他回答说:“用土去克制水,就使水平复下来了,于是风也自然就止息了”。皇帝很高兴,把他提升为太医丞,赐给他饰金的鱼符和紫衣(四品官服)。从那以后,皇亲国戚和大官们每天都有人来邀请他去看病,没有一天是闲着的。 广亲大宅里有家皇族的小儿得了病,他诊断后说道:“这个病不用服药就能痊愈”。那个娃娃的弟弟在旁边,他就指着那小的说道:“这娃儿早晚间要得令人惊恐的暴病,但过了三天以后的下午就可以安然无恙了”。那家人很气愤,不答理他。第二天,那个小娃娃果然发起羊角风(一种痉挛症)来了,情势十分危急,便召钱乙去治疗,三天后就痊愈了。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面如火色,两眼直视,这是心、肝两脏都受到病邪侵犯的表现。之所以下午才能好,是因为病邪当令的时辰在那时应该变更。” 某王的儿子得了上面呕吐、下面泻泄的病,一个医生给他开了温燥的方剂,结果又增加了喘症。钱乙说:“这本来是中焦有热,脾脏已经受到伤害,怎么还用温燥的药呢?这会造成大、小便不通的。”他便给病人开了(大凉性的)“石膏汤”。某王不相信应服这样的药,把他谢退了。两三天内病情逐渐加剧,最后还是按照他说的办法把病治好了。 有一士子得了咳欬病,面色发青而显得光亮,呼吸哽塞不畅。钱乙说:“肝克肺,这是反克的症候。如果在秋天得这个病,还可以治好;现在是春天,就不能治了”。那个人苦苦哀求,只好勉强给他开药。第二天,钱乙说:“我的药一再泻肝,却丝毫没有减轻肝的气势;再三补肺,反而越补越虚;并且又增加了嘴唇发白的症状,按理最多能活三天。但现在病人还能喝粥,死期应当能超过三天。”病人果然在五天后去世。 一个孕妇得了病,医生说胎儿要保不住了。钱乙说:“怀孕的人是靠五藏依次滋养胎儿,大约两个月变更一脏。如果按五藏传养次序和胎儿的月数,偏补母亲的某一脏,哪里会保不住胎儿呢?”后来母亲的病治好了,胎儿也保住了。 又有一个哺乳期妇女因为惊吓而得病,病愈后眼睛睁着闭不上。钱乙说:“用酒煮郁李仁给她喝,直到喝醉,就能治好。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眼睛和肝、胆两内脏相连,人受到恐吓后,内气在胆内郁结不通,胆气老是不能下行。郁李仁能通郁结,其药力随着酒进入胆中,郁结散了、胆气下行了,眼睛也就能闭上了”。病人喝了郁李仁酒后,果然就好了。 钱乙原来就有羸弱的老毛病,他经常按自己的意念来治疗。后来病情加剧,他叹息着说:“这种病就是‘周痹’啊,如果侵入内脏,就会死人的。我大概是要死了吧”。不久他又说:“我可以把病转移到手、脚上去。”于是自己制作药剂,日夜饮用。他的左手和左脚便突然间卷曲不能伸展了。他高兴地说:“可以了!”他的亲朋好友到东山去采到了比斗还大的茯苓,他就按医方上的方法服用,直到把它吃完。这样他虽然半边手足偏废不能用,但却骨节坚强和健康人一样。后来他以有病为理由,辞官回家,再也没有出过门。 钱乙处方用药时并不拘泥于某一师某一门。他什么书都读,对于古人的医疗方法也不拘泥、固执。他治病就象带兵打仗一样,经常安全地越过险要地带、故意暂时放纵敌人然后一举全歼,但结果又与医理吻合。他特别精通《本草》等书,分辩其中正误和遗缺的地方。有人找到奇怪罕见的药物,拿去问他,他总能说出该药生长的过程、形貌特点、名称和形状方面与其它药的区别。把它说的拿回去与书对照,都能吻合。晚年,他的瘫痪症状有所加剧,他知道自己治不好了,便把亲戚们找来告别。他换好了衣服等待着死亡的来临,就这样去世了。他活了八十二岁。 (出《宋史·方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