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王丹:腐敗分子是共產黨的中流砥柱
 
【人民報消息】腐敗現象各種體制下都存在,但發展到今天中國這樣地不分東西南北,官無論男女老少都捲入腐敗大潮之中,形成撼山易,反腐敗難的局面,則非共產黨和極權制度無以做到。如果有反對黨制衡,或者允許報紙揭露貪污,腐敗現象能發展到這樣猖獗的地步嗎?

近日大陸《檢察日報》刊登評論題爲《腐敗了的特權階層正在中國形成》。文中說腐敗了的特權還只是在形成過程中,因此,我們要趁這個敵對勢力還沒有足夠形成氣候之前,進行堅決的,毫不留情的鬥爭。這是中共官方媒體上第一次將腐敗分子稱爲敵對勢力。

關於敵對勢力,中共當局的界定範圍一直在擴大,從國際壓力到海外民運,從臺灣政權到大陸民主力量,從法輪功到非政府組織,現在終於又擴展到了腐敗分子。我也被當局劃入敵對勢力的範圍。本來一貫引以爲榮,但現在當局要我與腐敗分子爲伍,是我萬萬不能接受的。

按我的理解,被當局劃爲敵對勢力的人或力量,基本的特點是反對專制極權,反對一黨制,主張民主化和自由市場經濟,爲此與中共站在對立面。而腐敗分子99%是中共官員,他們本身就是專制極權的產物,一黨制是他們的保護傘,他們對體制具有高度的任同,強烈反對民主和規範化的市場經濟。君不見,腐敗分子的最高級別代表,原政治局委員陳希同就是鎮壓八、九民運的元兇之一;另一位官居副省長的胡長清,在劣跡暴露以前居然還在所謂三講教育中評爲模範。

我們理解《檢察日報》評論員的苦心,他是認爲腐敗分子的行爲足以導致亡黨亡國,所以稱之爲敵對勢力。但他的錯誤是不容忽視的。因爲,第一,他所稱的敵對勢力,包括民運人士和國際非政府組織等反對專制的目的不是亡黨亡國,而是建立公正自由的新的社會體制。共產黨會不會亡,取決於人民在有了選擇自由以後的意願,而不是取決於被稱爲敵對勢力的這些民主力量。第二,他把腐敗分子劃入敵對勢力,想使之與共產黨劃清界限,這是對基本事實的混淆。事實是,腐敗分子各種體制下都存在,但發展到今天中國這樣地不分東西南北,官無論男女老少都捲入腐敗大潮之中,形成撼山易,反腐敗難的局面,則非共產黨和極權制度無以做到。所以如果真正以人民爲考量主體的話,腐敗分子不但不是敵對勢力,而是黨內的中流砥柱。(自由亞洲電臺廣播稿)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8/20/2425.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更多文章導讀
 
 
 
 
 
 
 
 
 

1. 自由亞洲電臺專訪李洪寬談《小參考》和《大參考》 (20,910次)

2. 專政絕無日月,民主才有青天! (15,483次)

3. 《阿詩瑪》的命運 (14,236次)

4. 江澤民三部署延續政治生命力 (13,590次)

5. 北京軍區某軍人:《出師表》 致江陛下 (13,301次)

6. 江澤民——人類歷史上最醜的怪角 (13,029次)

7. 中央黨校教授痛批江澤民,呼籲徹底改造中國共產黨! (12,025次)

8. 學習、學習、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實踐、實踐、再實踐(圖文) (12,019次)

9. 透視中南海:反江同盟,是虛構,還是現實? (11,821次)

10. 「三個代表」說明江澤民走向修正主義 (11,765次)

11. 江澤民——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賣國者 (11,619次)

12. 江澤民十六大交班卻可能拒絕交出軍權 (11,548次)

13. 今年北戴河會議的主題-- 王丹評論 (11,528次)

14. 李洪寬──突破新聞封鎖的游擊戰士 (11,219次)

15. 王丹:腐敗分子是共產黨的中流砥柱 (11,020次)

16. 四川動用網警查出發表批評政府文章的教師 (11,003次)

17. 武漢計劃生育工作員施酷刑處死超生嬰兒 (10,724次)

18. 是誰在不斷地製造大貪官? (10,208次)

19. 五國際知名作家抗議江澤民逮捕貝嶺 (10,092次)

20. 三峽大壩質量起爭議 驚現48處裂縫 (10,084次)

21. 遠華案原總裁賴昌星揚言報復 (9,773次)

22. 江澤民指示對「中功」進行嚴密監視 (9,603次)

23. 天災人禍威脅中國三大江河源頭地區 (9,335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