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能源戰略恐難擺脫美國的鉗制
 
亞洲最大的常溫液化石油氣轉運基地投產國慶前夕,亞洲最大的常溫液化石油氣轉運基地---浙江溫州小門島液化石油氣基地一期擴建工程竣工並投產。該基地由浙江華電能源有限公司投資5.8億元興建,擁有8.38萬立方米液化石油氣罐區和配套油氣碼頭,每年可向我國華東、華南地區轉運65萬噸液化石油氣。圖爲浙江溫州小門島液化石油氣轉運基地罐區。新華社記者譚進攝(傳真照片)

【人民報訊】中時報系報導,美國智庫蘭德公司指出,由於中國在能源供給上已愈來愈仰賴進口,因此,如何確保能源供給無虞已成其能源安全政策的核心。雖然中國視美國爲其能源安全的最大威脅,處心積慮想擺脫可能受制於美國的這個戰略弱點,但限於現實,恐怕難以如願。

中時報系報導,蘭德在日前發表的「中國尋求能源安全」報告中說,過去二十年中國大陸的快速經濟成長已使其能源需求遠超過國內的能源供給。中國已在一九九三年成爲能源淨進口國,對能源的進口依賴將可望在未來二十年明顯增加。

報告估計,到二○二○年,中國大約百分之六十的石油和至少百分之三十的天然瓦斯都必須仰賴進口,將迫使中國放棄能源自給自足的傳統目標,轉向海外尋求能源供應。

根據蘭德對中國爲達成能源安全所採取的措施及其背後動機分析的結果,中國尋求能源安全的活動是源於對依賴外國能源的長期恐懼,並且認爲石油進口是個可能被外國利用來影響中共的戰略弱點。

報告指出,中國希望將石油供應受制於美國的弱點減至最低程度。北京對開採中亞和俄羅斯的石油極有興趣,甚至還興建從這些地區輸送石油到中國大陸的輸油管,爲的就是避免石油供應經由美國控制的海運路線。

此外,中國努力加強和中東地區產油國的經濟、政治、乃至軍事關係,爲的就是確保能在這個提供中國大量石油,卻同時被美國派駐強大軍力的地區獲得供油管道。

然而,報告認爲,中國希望藉增加供油來源或減少能源受制於美國的方式來大幅提升能源安全,恐怕無法如願。

因爲,不僅中國擬議的許多輸油管可能不會建造,即連中共辛苦在海外開採的原油也可能無法應付未來二十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所需的石油淨進口量。

此外,由於運輸和後勤支援等成本,中國在海外開採的石油大都無法運進中國大陸,必須在國際市場出售或交換。到頭來,中國的能源安全還是得仰賴美國保護的海運路線。(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7/572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