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反腐進入新模式:團滅效應(圖)
2025年5月20日發表
 中共反腐進入新模式:團滅效應。(人民報/AI製圖) |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孔屏綜合報導)近期,中共官場繼續以反腐的名義進行大規模清洗。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主席藍天立5月16日被官方宣布調查,這是繼山西省省長金湘軍落馬後,時隔一個月中共第二名被查的省級政府「一把手」。此前一週,廣西四名廳級官員已接連落馬。專家分析,廣西此次反腐運動呈現「習式反腐」的新模式,地方官場可能因一人被抓而遭到「團滅」。
據媒體披露,藍天立是今年以來中紀委公開通報調查的第21名中管干部,也是第四位落馬的正部級官員。藍天立被查的傳聞早在5月12日已在廣西流傳。其妻子及弟弟等直系親屬也被傳遭到相關調查。香港《星島日報》報導稱,藍天立於5月12日在南寧被帶走,當日缺席了一個重要會議,引發外界關注。
公開履歷顯示,藍天立長期任職於廣西本地政壇,歷任自治區科技廳廳長、河池市市長和書記,2011年起任自治區副主席、政協主席,2020年起歷任自治區政府代主席、主席。他是中共第十八屆、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以及二十屆中央委員。
值得注意的是,在藍天立被查的消息公布前夕,從5月9日至14日的短短6天內,廣西已有4名廳級官員接連落馬,他們是:欽州市委常委、副市長鍾恆欽;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副書記李文博;梧州市委常委、祕書長韋彥;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潘料庭。
這一輪密集整肅表明,當局在廣西正展開針對不同領域的系統性清洗,這種清洗運動已經進入到了基層機構,以及貪腐官員的家族成員,動手就一鍋端。
藍天立的落馬距離山西省省長金湘軍被查僅間隔一個月。金湘軍於4月12日被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布調查,成為2024年首個被查的中共省級政府「一把手」。
金湘軍與藍天立的仕途均與廣西有著長期交集,倆名省級政府「一把手」在短時間內相繼被查,引發外界對其背後利益網絡的廣泛猜測。
另一名曾在廣西任職的正省部級落馬官員是唐仁健,其仕途也與金湘軍存在交集。2024年7月,唐仁健以時任中共農業農村部部長的身份落馬。
2017年,習近平聲稱反腐敗運動取得「巨大成功」。然而,2022年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時還強調,反貪腐是「一刻也不能鬆懈的戰鬥」,等於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同時也反映出貪腐是中共政治體系無法根治的毒瘤。腐敗就象血癌中癌細胞,滲透到整個執政系統的所有角落,中共官場從中央到地方,已經全面爛透了,牽一髮而動全身。
根據中共反貪腐監督機構「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報告,2024年,因腐敗受處分的黨員人數猛增至88萬9千人,比2013年的18萬2千人增加4倍,其中有92名副部級以上高官被查,還有2.5萬名官員主動投案,9.1萬名官員認罪悔罪。這些數據向外界透露了中共腐敗之深、規模之大遠超外界想像。從而揭示了共產黨本身的存在就是中共官場腐敗的根源,中共不除,腐敗不絕。
近日,中國問題專家章天亮在《天亮時分》節目中分析,習近平的反腐運動正呈現新特點:一是深挖地方窩案,二是牽連官員家屬以追繳更多貪腐資金。他指出,藍天立妻子和弟弟被調查,表明反腐已從單純懲治官員個人擴展至其家族,意在挖掘更多非法所得以緩解財政壓力。
章天亮進一步表示,藍天立、金湘軍和唐仁健均在廣西任職,反映習近平反腐的一個顯著模式:鎖定某一地區後持續深挖,形成「團滅」效應。他以此前火箭軍大規模清洗為例,說明地方官員因利益勾連常形成共同體,一旦一人落馬,可能牽連整個網絡,導致窩案頻發。
據上報報導,有專家指出,中共官場的腐敗現象持續存在的幾個原因包括:權力絕對化、不受制約等體制缺陷、資源壟斷,還有缺乏外部監督和透明度。他們普遍認為,中共政治體制本身的問題,更是腐敗難以根除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