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川普正建构替代中国的稀土供应链
 
【人民报消息】看到有关报导说:在川习会前夕,川普悄然完成了全球战略版图上的“最后一块拼图”——稀土。 当他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华盛顿签署《美日关键矿产与稀土供应保障框架协议》时,一个横跨太平洋的“资源—技术—市场”新闭环宣告成型。 这当然不止于一项贸易协议,也是地缘战略的重构。 一、从关税战到稀土战:川普的资源版“星链”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军工、晶元、电动车、清洁能源的命脉。 过去三十年,全球90%以上的稀土供应依赖中国。 这使得世界的高科技产业链,如同被一个看不见的“磁场”束缚——只要北京轻轻一转阀门,全球工厂便会顿生寒意。 川普显然深知这一点。 自2018年发动“关税战”以来,他的目标从未只关注于贸易逆差,而是供应链主导权。 而稀土,正是这一主导权的核心资源。 经过七年布局,川普政府终于在2025年完成三重锁链: 1.美澳合作:以85亿美元投资,开发澳洲Lynas、Iluka等稀土矿,锁定原料端。 2.美日合作:由日本转让分离与磁体制造技术,在加拿大与美国设立加工厂,突破中游瓶颈。 3.美马泰柬合作:在东南亚布点,建立多元供应备份,防止单点风险。 这是一条由西方主导、替代中国的“新稀土丝路”。 川普眼中,它是“自由世界的战略矿脉”。 二、日本:从“被断供者”到“技术盟主” 回望2010年,中国曾一度对日本断供稀土。那一年,日本的高端制造几乎陷入停摆。 这一记耳光,让东京痛定思痛。 十余年来,日本企业悄悄磨炼回收、分离与再制造技术,储备稀土原料,并建立精炼资料库。 如今,当高市早苗以“技术+资本”之姿与川普签约,日本已从稀土受害者转身为技术盟主。 她能为美国提供的,不仅是资金与设备,更是独步全球的工艺诀窍: 1.分离纯度可达“6N级”(99.9999%); 2.回收效率领先世界; 3.磁体制造专利广泛应用于汽车、半导体与军工。 而美国提供的,则是市场、资源与政策支撑。 双方将在加拿大建分离厂、在俄亥俄建磁体工厂、在西澳建镓精炼厂。 这意味著,美日不再只是盟友,而是共建“战略工厂体系”的合伙人。 三、澳大利亚:资源强国的“战略上游” 澳大利亚拥有全球约四分之一的稀土储量,矿石品位居世界第一。 但长期以来,澳洲企业缺乏精炼技术,只能将矿石运往中国加工。 美澳协议签订后,这一格局正被改写。 通过美国资金与日本技术的输入,澳洲将成为“自由世界的矿山”,提供稳定原料,并在本地建设清洁精炼厂。 这不仅提升澳洲的产业附加值,也让其在地缘政治上获得新的主动权。 美、日、澳的三角合作,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循环系统: 澳大利亚出矿,日本出技术,美国出资金与市场。 这正是川普所谋划的“替代性生态”——一种不再依附中国的资源文明。 四、中国的困境:技术控制与地缘悖论 中国仍然掌握全球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尤其在分离与精炼环节具有无可匹敌的经验积累。 凭借“串级萃取理论”与工艺,曾让中国在稀土纯度与成本上领先西方十倍。 北京的新规是—— 凡使用中国设备、技术或含中国稀土成分的产品,若再出口第三国,需经中方审批。 但问题是:如果这一切生产都发生在境外,中国如何监管? 当技术、设备、资本与市场同时外移,中国的稀土垄断或经历“被动去中国化”的过程?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0/30/92864.html
打印机版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2025年10月30日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