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至少104名巴勒斯坦人在加沙食物分發過程中被打死
 
【人民報消息】以色列軍隊週四(2月29日)向試圖從人道主義援助卡車上領取食物的人們開火,在加沙市打死至少104名巴勒斯坦人,但有關這次襲擊的說法仍然存在分歧。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表示,美國官員正在查看有關襲擊如何發生的「相互矛盾的版本」。 白宮發言人奧利維亞·道爾頓(Olivia Dalton)稱死亡人數「非常可怕」,令人深感關切。 「這一最新事件需要徹底調查,」她在「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總統專機上告訴記者,當時她正與拜登一起前往美國和墨西哥邊境。「這一事件凸顯了......擴大人道主義援助進入加薩的必要性。」 加沙醫院官員最初報告稱,以色列襲擊了該市西部納布的環形交叉路口的人群。目擊者後來說,當人們從卡車上拖走麵粉和罐頭食品時,以軍開槍。 以色列官員承認部隊開槍,稱這是因為他們認為衝向援助卡車的人們「構成了威脅」。 軍方最初表示,「數十人因推擠、踩踏和卡車碾壓而死傷」。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的辦公室也給出了類似的解釋,稱「援助卡車被試圖搶劫的人群淹沒」後,許多死者被卡車壓死。 聯合國表示,其機構沒有參與週四的援助交付。美國國務院稱這是一支商業車隊。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Matthew Miller)說:「僅從空拍鏡頭來看,有兩件事是顯而易見的。你可以看看它並且立即得出結論,情況非常絕望,人們湧上這些卡車,因為他們餓了,因為他們需要食物,因為他們需要藥品和其他援助。這告訴你我們需要做出更多努力,來讓人道援助送達。」 「第二件事是,今天有太多巴勒斯坦人死亡,自10月7日以來的許多天都是如此,」他說。 哈馬斯管理的加薩衛生部表示,以色列與哈馬斯武裝分子之間近五個月的戰爭現已導致3萬人死亡。這場戰爭從10月7日開始,當天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了令人震驚的攻擊,造成1200人死亡。 拜登表示,以色列和加沙哈馬斯之間目前不太可能在周一之前實施停火,這是他本週稍早預測的時間表。 當被記者問及他是否預計能停火時,拜登表示「希望總是有的」,他一直在與地區領導人討論停火的可能性,但補充說,「可能不會在周一之前」。 以色列國防軍(Israel Defense Forces)報告週四在加沙地帶北部進行了地面行動,並在南部的汗尤尼斯地區進行了空襲。 在日內瓦,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福爾克爾·蒂爾克(Volker Türk)表示,以色列與哈馬斯戰爭的各方都犯下了戰爭罪。 蒂爾克對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表示:「現在是和平、調查與問責的時候了,早該如此了。」 蒂爾克還警告說,以色列計劃對加沙南部的拉法發動進攻,估計有150萬巴勒斯坦人居住在那裡,其中許多人逃離其他地區在這裡尋求安全。 蒂爾克表示,對拉法的攻擊「將使加薩人民遭受的惡夢進入一個新的反烏托邦層面」。 以色列官員表示,他們將從拉法撤離平民,但他們沒有提供有關巴勒斯坦人可以前往何處的任何細節。與拉法接壤的埃及已表示不會開放邊界。自10月戰爭爆發以來,加沙大部分地區在以色列的大規模反攻中已被夷為平地。 聯合國週三表示,試圖在加薩走廊分發或接受人道援助的援助人員面臨危及生命的挑戰。 聯合國發言人杜加里克在紐約對記者表示,衝突帶來的危險促使聯合國一再呼籲人道停火。 杜加里克說:「是的,有卡車從以色列越境進入加沙。正如我們多次描述的那樣,加薩的局勢讓我們幾乎不可能開展人道主義工作。」他說:「衝突正在發生。法律和秩序崩潰了。在安全方面以及與以色列消除衝突方面協調不足。我們已經列出了所有挑戰。但這並沒有阻止我們進行努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3/2/8104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