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兩週內套牢三萬億 年輕股民血本無歸
 
2024年10月15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孔屏綜合報導)每當中共的七一和十一這類節日期間,為了繼續欺騙民心,營造「盛世」的假象,掩蓋經濟千瘡百孔、民不聊生的窘景,中共都會出手干預股市,行政操作讓股市忽然出現短期上升。同時派出很多股市的「托兒」利用網絡進行吆喝和鼓動,框騙無數抱著發財夢的中國民眾把棺材本都投入股市,然後股市急速下跌,套住股民的資本,當局收割韭菜。近期中國A股市場劇烈波動,許多年輕人頭腦一熱,賣房、貸款冒險衝進A股市場,結果全部都血本無歸。 在過去兩週,許多跟風炒A股的中國股民因A股連日下挫而慘虧,在網路上叫苦連天,抱怨「本以為是投資,隨後發現像欺詐」。一位網民在抖音說:「我3天損失了40%,我今天跑了一半(股票),我的本金現在只有8,000元了。」 X推主「老蠻頻道」發推說:「從今天的A股走勢來看,如果中國(共)政府沒有強力救市手段的話,那麼它即將實現一個震爍古今的里程碑式成就:在兩週內,套死了老百姓3萬億血汗錢。而這些錢如果想從股市逃出來,那種慘烈的踩踏效應,能把滬指打到一千點以下。最終能逃出來的資金,不會超過1萬億。超過兩萬億的資金,就此被權貴們套走。」 X推主「lucky」表示:「這才是真正的真相,可惜沒人明白跟沒幾人相信。」 其實,早在去年9月就已經有推主「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發推表明:「A股(是)精心設計的騙局,在A股求財,是和共產黨與虎謀皮,虎口奪食。」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大量投資者被股市的急劇波動深深困擾,甚至有人表達了對股市的絕望與怨恨,一位網民說:「說一句心裡話,我恨透了股票,如果我有足夠能力,我一定要讓股票消失,這次股市行情讓一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年輕人殺進了股市,他們把結婚用的彩禮錢,買房用的首付款全拿出來了。沒錢的能去貸款平臺,能借錢的熟人都帶進股市。」 有股民哀嘆,自己通過網貸籌集資金入市,最終血本無歸,這種投機行爲給社會穩定帶來了潛在的隱患。 絕望的股民中有大量年輕投資者,特別是30歲以下的股民數量激增。然而,這群新股民在面對市場波動時,往往缺乏經驗,承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以成都90後程序員楊先生爲例,他在10月8日入市,短短4天內便虧損32萬元,成爲社交媒體上的熱議話題。 與此同時,其他股民的故事也令人唏噓不已。安徽股民徐小牛、山東股民曹先生等人同樣在劇烈的市場波動中損失慘重。這些案例凸顯出市場中普遍存在的高風險投資行爲。 資深股民趙先生本週一對自由亞洲電臺說:「年輕人其實不是因爲股市的意義來進行炒股,他們只是拿它作爲投機手段,很多年輕人據說入市時靠網貸,就是向各種網貸公司借錢或者從銀行貸款,以這種方式籌集資金入市。這種做法存在社會不穩定因素。因爲這筆錢註定要賠進股市的。」 面對股市頻繁的波動,專家們對投資者發出了多次警告。資深財經人士張洪亮指出,中國股市的運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的控制,普通股民往往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中獲利。他說:「大量資金也是政府的,操控股市的手也是政府的。他跟民意、社會、經濟基本上沒有關係。10年前就出現過這種情況,這波股市就是一個政策市,其特點就是漲得快,跌得也快。這種操作股市的玩法有一個臨界點,一旦突破臨界點,那麼股市的暴跌是非常快速的。」 A股暴跌的連鎖反應在國慶長假結束後的首個交易日,A股市場經歷了罕見的大幅下跌。上證指數一度重挫近7%,創業板指更是暴跌超過10%。這一輪暴跌引發了全國範圍內的股民焦慮,山東濟南的廖女士表示,自己帳戶已縮水25%,不願再提及股票。 東莞的陳先生則對本臺透露:「有多少根本就不應該出現在這個股市的家庭帶着自己幾乎全部銀行儲蓄,進入股票市場,結果遭遇了他們完全無法承受的虧損,這又將導致多少個家庭支離破碎。」 與此同時,大股東和主力資金的撤離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震盪。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9月24日至10月11日期間,172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減持公告,大量資金從市場撤出,導致中小股民在股市下跌中首當其衝。專家提醒,股民在面對波動時需保持理性,避免被短期的市場反彈矇蔽,陷入「牛市陷阱」。△
 
分享:
 
人氣:16,489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大陸最賺錢地鐵神話破滅;臺灣嗆中共:搞文革才是民族敗類;
大陸最賺錢地鐵神話破滅;臺灣嗆中共:搞文革才是民族敗類;
海南暴雨 兩大水庫加大洩洪! 淹沒123個村莊! 民眾在屋頂求援!
海南暴雨 兩大水庫加大洩洪! 淹沒123個村莊! 民眾在屋頂求援!
咋辦?房子越來越多 人口越來越少;A股普跌 滬指失守3300點
咋辦?房子越來越多 人口越來越少;A股普跌 滬指失守3300點
上海已死 各行各業大蕭條!上海國際展會不見外國人 國內人也寥寥無幾!
上海已死 各行各業大蕭條!上海國際展會不見外國人 國內人也寥寥無幾!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