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国经济正走上碧桂园衰而趋崩之路
 
梁文韬
 
【人民报消息】 北京政府一直以来对于各种质疑中国经济状况的声音,都会以「唱衰中国」来批评之。然而,中国经济盛极转衰,已是不争的事实。几年下来的武汉肺炎导致经济停摆,强制清零的措施更令实体经济雪上加霜,经济无法恢复原来的动力,其后果是房地产泡沫终于爆破。 碧桂园的美元公司债爆雷引发震撼,在中国国内发行的11档债券停牌,而曾经是第二大地产商的恒大集团则在8月17日依据美国《破产法》第15章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据报道,截至去年底,恒大贷款额高达约3400亿美元,约占中国GDP的2%,碧桂园也不遑多让,高达约2 600亿美元,一样都是资不抵债。 在中国的地产商当中,香港人比较熟悉的是碧桂园,毕竟碧桂园从广东起家。从碧桂园身上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碧桂园于1992年成立,以香港人为推销对象,大量推出相对便宜的房子,薄利多销。在人烟稠密都市长大的港人,对于这种又宽敞又舒适的「别墅」自然而然是十分向往的。 当时的碧桂园砸重金在纸媒或电视媒体宣传,其名字可谓街知巷闻。毫不跨张的说,港人只要口袋有一点闲钱,都或多或少会思考要不要到广东各地去购买碧桂园的房子。即使自己未有买或买不起,总会在亲戚朋友口中听到关于要去广东买房的讨论。港人平日因为工作的关系要在香港住几百平方英尺甚至更小的大楼物业,于是不少人选择到中国购屋,到了假日都不惜舟车劳顿,享受一下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从香港吸金正是中国发展模式的缩影,香港人的资金造就了碧桂园也支持了各个经济特区的发展。碧桂园更在2007年于香港上市,随著中国国内相关法规的逐渐完善后,大举进军其他省市的房地产市场。到了2017年以超过550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成为龙头,同年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成为房地产帝国。 在全盛时期,碧桂园斥资1千亿美元于马来西亚柔佛海峡造镇,重金打造「森林城市」。但据报道,预计花20年打造,而目标是吸引70万中国人定居,开工八年后却只有大约2000人入住。在全球化最顶峰之时,碧桂园也出来凑热闹,只要这个项目能够取得成功,碧桂园或许就可以成为全球化企业。这个项目当然是受到「一带一路」的启发,误以为中国富人会大规模在国外发展及置产,这个项目的失败可以说是决定碧桂园的崩解命运。 纸终于包不著火,中国近月出口大降,官方的青年失业率超过20%,北京近日更表示暂停发布七月份青年失业率。8月9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消费物指数(CPI)萎缩0.3%,中国将可能出现一段长时间的通缩,经济正式踏上衰而趋崩的路。恒大、碧桂园及其它地产商的崩解将拖垮金融体系,中植系的爆雷问题只是开始。更严重的是,地方财政崩溃将没法挽救,中央财政也难以避免地要垮了。△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8/20/77282.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