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3年12月13日發表
人氣:15,508 分享:
|
|
百萬計中國人被列入負債黑名單 信用評等下跌衣食住行受限 |
|
【人民報消息】中國經濟環境轉差,在失業率持續高企之下,民眾負債導致壞帳的情況愈來愈嚴重。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指,中國內地的借貸人違約率已達歷史新高,共有854萬人因拖欠貸款而被政府列入黑名單。
美國之音報導,經濟學者指出,除了中國經濟狀況整體不佳導致壞帳愈來愈多,中國內地民眾對銀行借貸狀況認知不足,是中國人陷入欠債危機的主要原因。
《金融時報》引述中國地方法院的數據指出,中國今年共有854萬人,因拖欠房屋抵押貸款和商業貸款等各種貸款,而被政府正式列入黑名單,遠高於2020年初的570萬人,那時候新冠肺炎疫情剛開始,幾乎所有經濟活動因此停滯。當中大部分人的年齡介乎18至59歲,佔中國勞動人口的1%。報導指縱然肺炎疫情結束,但因為當中大部分欠債者薪金減少,甚至面臨失業,故無法償還而走上被列入黑名單之路。
由於中國政府在2020年全面啟用“社會信用體系”,並將之與民眾個人金融行為掛勾,因此被當局以欠債而列入黑名單的民眾,因信用評級下跌而難以再獲得借貸,連涉及民生的經濟活動也被嚴格限制甚至禁止,包括購買飛機票、以及無法開通支付寶及微信支付等中國內地主要使用的電子支付平台,情況嚴重者甚至被禁止擔任公務員,以及使用收費高速公路。由於電子支付平台已取代現金成為中國公眾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不少商店甚至已拒絕現金付款,於是有欠債導致被列入黑名單的民眾表示,無法使用電子支付平台令他連食物也買不到。
早於今年3月24日,招商銀行公佈去年年度業績報告,指出去年公司貸款不良率達1.26%,比前年上升0.02個百分點,分析指主要受部分房地產企業風險暴露影響,去年房地產業貸款餘額3,337.15億元人民幣,佔招商銀行貸款和墊款總額的5.83%。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則達3.99%,較前年上升2.60個百分點。
一名居於北京,因為曾經多次遭受政府機關警告而不願透露姓名的經濟學家表示,房地產業不斷爆發問題令不少行業斷了現金流,他告訴美國之音:「中國過去三十年都靠房地產業推動經濟,可是現在房地產業崩潰了,連恆大和碧桂園也破產和被停牌了。斷了從房地產業而來的現金流,不少人身家就縮水,高額房貸也逐漸還不起了。”
這位匿名經濟學家也補充說,中國營企業除了向銀行借貸,民營企業之間也會互相借貸,形成非正式的融資,是存在了很久的狀況。原本經濟狀況還好好的時候不會有問題,但是自從經過三年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中美貿易戰導致訂單大幅減少,很多企業開始缺乏現金流之下,就導致欠債問題愈來愈嚴重。
容易借錢 引誘更多民眾墮進欠債陷阱
在湖南省長沙市從事貿易生意的張從志,就因為在疫情的時候收入大幅減少,而希望透過貸款解決燃眉之急,可是因此陷入難以解決的欠債危機。張從志向美國之音分享他的故事:「借錢是從兩三年前開始吧,那時候有網路貸款,很容易就借到錢,所以就借了。可是後來一直沒錢,所以還不了錢,欠了十多萬元。沒人可以幫助,唯有自己想辦法,延遲還錢吧。”
另一方面,部分企業主也可能在藉貸前已立壞心腸,在貸款到手後便找時機捲舖走人,令銀行無法討回壞帳。在山東省濟南市從事銀行貸款業務二十年的陸筱娟坦言,愈膽大的人愈敢貸款。她告訴美國之音:「都是有錢的人才會來借錢,一般人都不敢來借,因為怕還不起來。膽小的老百姓都不敢來貸款,膽大的才敢貸款,因為他不怕被抓到。”
引致中國民眾負債問題嚴重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人民能夠比以往更容易透過信用卡進行借貸,從而埋下欠債的伏線。陸筱娟表示雖然一般民眾不敢直接向銀行借錢,也因為沒有房屋或汽車抵押而無法直接申請,不過透過信用卡借錢的就很多,因為他們很容易獲得銀行發出的信用卡,基本上是只要有身分證和沒有不良紀錄,銀行就會發信用卡給他們。
於是中國銀行錄得從信用卡而來的未償信貸問題也很嚴重,中國人民銀行於今年9月1日公佈的《2023年第二季支付體系運作總體情況》,指出截至今年第二季末,該行的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達896.46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3.54%,佔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的1.05%,較去年增加0.05個百分點。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後馬天嬌指出,去年中國全國人均持有信用卡量達0.57張,按比例計算為每兩個人之中有一人擁有信用卡。
民眾普遍對借錢風險缺乏概念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榮譽教研學者李兆波認為,另一個容易令中國人債台高築的原因,是中國人普通不了解向銀行貸款的風險和成本,尤其是不懂如何計算利息。
李兆波告訴美國之音:「我接觸的內地朋友普遍沒有計算利息的概念,比如說香港人普遍知道透過信用卡透支現金的利息很高,但內地人沒這概念。而且香港人知道可以選擇低息貸款的方法,相較之下大陸人對此不理解,甚至是沒相關概念。於是一旦他們的現金週轉出現困難,就無法償債連本帶利的債務,而且還不到錢的話會催生更多費用,令他們更還不起。”
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大陸人民的消費模式轉變,包括在物質生活上追求更高質量,同時價錢又更昂貴的奢侈品,但薪金增幅沒有提升至同一水平,令人民更希望透過借錢去滿足購物慾。
李兆波舉例說:「購買最新型號的iPhone智慧電話對大陸人的薪金來說是很大的負擔,如果是一般打工族,也許要藉錢才可以買到。有穩定收入的話要還款也許不是問題,可是一旦薪金減少或失業,就完全無法還錢,時間一久就變成負債,長久下去或許演變為國家經濟難題。”△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2/13/79294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3/12/13) |
-
推特驚爆蔡奇醜聞--姦淫眾多女服務員(圖) (213,317次) 2023/11/29
-
牆倒眾人推 十三道壞消息催命中共(圖) (209,598次) 2023/12/12
-
秦剛被注射氰化鉀 十名將官一同被處死(圖/視頻) (200,521次) 2023/12/11
-
驚動中南海 一起比李克強死更離譜的命案(圖/視頻) (196,081次) 2023/12/9
-
林彪是如何被逼上絕路的?(圖) (191,593次) 2023/12/4
-
令計劃至少五個私生子 蔡奇可能更多! (190,035次) 2023/11/29
-
傳中共中央警衛局長涉中南海兩命案(圖) (189,458次) 2023/12/12
-
王岐山十八大後與舊部的最後晚餐 (182,331次) 2023/11/23
-
【人物真相】李克強妻程虹的悲劇人生(視頻) (172,039次) 2023/11/25
-
胡錦濤託孤無效 胡春華為表忠毀文革博物館(圖) (171,557次) 2023/12/8
-
參與白紙運動被抓逃亡海外 酷刑讓人痛苦不堪(多圖) (170,899次) 2023/12/5
-
李克強火化後 習像換了一個人(圖) (170,637次) 2023/12/10
-
中共貪官被帶走留置後瞬間崩潰醜態曝光
(170,591次) 2023/12/10
-
被爆毒死李克強 武警上海總隊司令陳源失蹤? (169,976次) 2023/12/3
-
秦剛死訊六大疑點 習近平或被弄死 (169,552次) 2023/12/10
-
中共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消失三週 傳言四起 (169,374次) 2023/12/1
-
外交部高層為何聯手整秦剛 (168,849次) 2023/11/29
-
中共醜聞知多少? 江青、張春橋、康生都是叛徒! (168,711次) 2023/11/22
-
2023年 中共高官「被失蹤年」 (167,471次) 2023/12/11
-
消息:習逼紅二代交錢幫他救急 否則「上手段」(圖) (166,326次) 2023/12/12
-
李克強離奇死亡讓前常委不寒而慄 習坐火山口(圖) (166,265次) 2023/12/7
-
劉鶴生父文革「跳樓」身亡 死後半年無人奔喪 (165,893次) 2023/12/3
-
驚爆!習近平懇求拜登提供9千億美元救助(圖) (165,406次) 2023/11/22
-
廣州逃亡者:參加白紙革命遭秋後算賬(視頻) (164,962次) 2023/11/25
-
為什麼要折騰上海?細思極恐!習家軍要馴服上海人 (164,912次) 2023/12/2
-
暗示「一尊」地位不保?王毅被指高級黑 (164,723次) 2023/12/8
-
參加白紙革命的年輕人:我不後悔(2) (164,679次) 2023/11/26
-
2023年中共有19個億元貪官被審判 (163,752次) 2023/12/8
-
瘟疫降 經濟退 白紙革命成噩夢 中共三關難過 (163,529次) 2023/11/29
-
重慶前副市長熊雪被逮捕 壞事做多了的報應!(圖) (163,139次) 2023/11/27
-
這個中共大將「文革」中為何捱整那麼慘? (163,085次) 2023/11/30
-
周恩來為何兩次化名非法入境蘇聯 (162,964次) 2023/12/12
-
經濟利益受損 中共體制內官員對習近平極為不滿!
(162,447次) 2023/12/13
-
臺灣:中共開會決定以「化整為零」方式對臺介選 (162,389次) 2023/12/8
-
19個億元貪官 2023年被審判 (162,179次) 2023/12/7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