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日企撤離中國 短期脫險長期脫鉤(圖)
 
近日有消息說,三菱汽車在華將會停產。圖為三菱汽車總部。(Getty Images)
【人民報消息】繼日本大金、索尼退出中國之後,近日傳出在華三菱汽車或將停產的消息。近年,日企紛紛撤離,專家認為,在地緣政治緊張加劇的情況下,日本的關鍵供應鏈將逐漸脫離中國,短期脫風險,長期脫鉤。 近日,有消息稱,日本三菱汽車正在與當地合資夥伴廣汽集團(GAC)討論退出事宜。 三菱汽車早在今年4月已經表示,銷售疲軟令三菱造成7,800萬美元的虧損。2022年,廣汽三菱的銷量不到3.2萬輛,比2021年減少了約一半。 今年7月,廣汽三菱為提振業務削減人力成本,其歐藍德SUV因銷售不佳而被停產。廣汽在湖南長沙的新車製造工廠,3月也因需求量下降已停產。 三菱是繼索尼、大金之後又一個撤離中國的日本大企業,此前,本田也稱,正考慮在中國以外地區建供應鏈,以減少對中共的依賴。馬自達也表示,考慮將產能遷出中國。 日本研調公司帝國徵信(Teikoku Databank)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到2022年間,進駐中國的日企數量從13,600家減少至12,700家,總數創下10年新低。 日企撤離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中共政策的不透明。中共曾在2005年因靖國神社問題、2012年因釣魚島問題發起大規模的反日運動,上個月又因核處理水問題再掀反日情緒。 此外,中共還監管外企,抓捕外資人員,一些在華日企員工被以間諜罪拘留。 2023年3月份,中共拘留日本安斯泰來製藥(Astellas Pharma Inc.)的一名雇員,指其涉嫌從事間諜活動。自2015年以來,已有17名日本公民以類似指控被拘留。 近期,日本最大投資銀行野村證券資深銀行家王仲何(Charles Wang Zhonghe)被中共當局「邊控」。 近年台海局勢日益緊張,前首相安倍晉三提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日本政府在今年的《國防白皮書》重申中共對國際秩序構成最大挑戰。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李世暉表示,日本這兩年開始大力推動「經濟安全保障」是造成日企撤離的第二個原因。 因為一旦某些關鍵零組件、供應鏈過於依賴中國,中共會將其變成外交工具,用以影響其它國家。 2010年,因釣魚台主權爆發爭端,中共限制對日本的稀土出口。今年又因日本加強對半導體設備的出口管制,中共便限制半導體原料鎵和鍺的出口。 此外,日圓的大幅貶值,使日企在海外生產的成本增加,這也是促使日企撤離的另一個原因。 中日短期脫風險長期脫鉤 中美關係持續緊張,日本雖然站在美國這邊,但日本與中國的經濟關係相比美國要密切。李世暉認為,「目前日本、歐洲走的方向可能是長期脫鉤,短期脫風險。」 他分析,脫風險是把日本認為一些比較敏感的關鍵的供應鏈逐漸跟中共劃清界線。可是一些比較低階的生活供應鏈,目前日本不會立刻從中國移出來。 李世暉解釋,現在日本在印度和越南的投資大,但雖然日本很早就布局,可印度和越南目前的生產條件,特別是製造業還無法跟中國相比,另外中國巨大的市場也遠遠大於印度和越南。△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0/2/7804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