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于謙,字廷益,明朝名臣。浙江錢塘(今杭州)人。
于謙七歲的時候,有個和尚看了他的面相,驚訝地說:「這是將來救世的宰相呀。」永樂十九年,于謙考中進士。于謙出任江西巡案時,昭雪被冤枉的幾百個囚犯,後被重用越級提升爲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
明人都穆的《都公譚纂》記載下面的故事。明朝時期的于謙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詩人。他深得明宣宗的賞識,被破格提拔爲河南、山西巡撫。儘管身居高位,他的生活卻十分儉樸。
宣帝駕崩之後,太子朱祈繼位,即明英宗。英宗年少,宦官王振專攬朝政大權,他勾結宮廷內外的官僚,爲所欲爲。大臣們對他十分忌憚,阿諛奉承,稱他爲「翁父」。
于謙爲人剛正不阿,秉性高潔,十分不滿王振的獨斷專行。因此,王振十分忌恨于謙。當時各地官僚進京朝見皇帝,都要從本地老百姓那裏搜刮許多土特產品,諸如絹帕、蘑菇、線香等獻給皇上和朝中權貴。
于謙擔任巡撫時,從外地回到京城,他的手下建議他買些土特產孝敬權貴。于謙斷然拒絕,他甩了甩兩隻寬大的袖子說:「我就帶兩袖清風去好了。」回家之後,他寫下《入京》這首七絕詩,詩嘲諷進貢的歪風,表現于謙爲官清廉、不願同流合污的錚錚鐵骨:
絹帕麻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爲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于謙還有一首著名的《石灰吟》:
千鑿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