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遊蕩二十年 脫胎換骨成一代大師(圖)
 
允嘉徽
 
漢末晉初大學者皇甫謐一生最愛的書是《孝經》。圖爲宋人書畫孝經。

【人民報消息】漢朝末年亂世流離,毀壞淹沒許多上古寶貴的典籍文書,幸有幾位漢末到魏晉時代的人及時蒐羅古籍,或從斷簡殘篇中纂輯經典原文,加以考訂整理彙編,留給後世極重要的經典著作,皇甫謐(士安)就是其中一位。 二十歲浪蕩兒 脫胎換骨 皇甫謐生於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卒於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生年六十八歲,安定朝那(今甘肅靈臺縣朝那鎮)人。他幼名靜,字士安,自號「玄晏先生」,終身隱居不仕,潛心整理古籍和著作,給後代留下益世指南,對後人的身心修養有很大裨益。 皇甫謐出身東漢名門世家,六世祖皇甫棱爲定襄太守、度遼將軍,五世祖皇甫旗爲扶鳳都尉,曾祖父是漢代太尉、徵西將軍皇甫嵩,祖父叔獻曾任灞陵令,到了父親叔侯這一代舉孝廉,是比較沒落了。他的親族都是累世富貴之人,就他一身獨守寒素,不出仕不當官,推辭一切推舉和皇上徵召,以寫書、編書爲樂。古人曾讚揚晉代著書榜上,無人能出皇甫謐之右。 皇甫謐出生後喪母,從小過繼叔父家,年少時好像脫繮野馬,與村童嬉遊習兵戲,無心向學,人人把他當作痴兒。養(叔)母任氏很疼愛他,眼看着快要二十歲的皇甫謐依然遊手閒蕩無所事事,心中着急如焚,恨鐵不成鋼。 有一天,皇甫謐得了瓜果,歡喜地送給養母。這時,養母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孝經》說,即使奉養父母三牲,猶爲不孝。古代孟母三遷教育孟子成人,曾子的父親殺豬教他守信,難道是我沒有選擇好鄰居嗎,爲何你這般愚鈍呢?修身好學的好處都是你自己得呀,對我又有何益呢?」說着說着,淚流涕下。 皇甫謐受到養母感動,激勵了向上的心。年過二十,才入鄉師之門學《論語》、《孝經》,從此鑽研學問,日日勤學精進判若兩人。 皇甫謐死前留下遺言,氣絕時只以三重蘧蒢草蓆裹屍,選不毛之地下葬,隨葬只要《孝經》一卷,以示不忘孝道,其它的身外之物什麼也不要。可見養母對他的恩情、對他的激勵在他心中的份量,而他不與俗同流的處世精神與風格自然顯現。 隱逸不仕 玄晏先生風骨 皇甫謐一生淡薄名利不當官,崇尚清素簡樸的古人之道。他一生以著述爲業,仕途的名利對他來說如塵埃一般,幾度受徵召,他外出避召,受舉賢良方正,他也一樣不受,倒是轉而上表向晉武帝借書,武帝就送了一車書給他。 雖然皇甫謐在中年後得了風溼關節炎,身體病弱,仍然手不釋書,古今之書、百家之見,只要想辦法能入手的無不綜覽,並且整理纂輯古書。 皇甫謐編寫《歷代帝王世紀》、《高士傳》、《逸士傳》、《列女傳》等等書卷,給後人留下許多爲人處世的精神風範。他還有《元晏先生集》、《皇甫謐年曆》等著作。除此之外,他編撰的醫學用書《鍼灸甲乙經》,至今還是鍼灸醫學的寶典、實用指南。 他的行止操守清高,堅定不移。他姑母之子梁柳當上城陽郡太守,將上任時,有人建議皇甫謐去餞行。皇甫謐答道:「梁柳還未當官時來找我,我呢不管他來或走,送迎都僅到門邊不出大門,吃的不過鹽菜,因爲我家貧,不用酒肉款待他。現在他當了郡守,我就去送他,這表示我眼中看重的是城陽太守這個職位,而不是他本人,這反而是對他本人的輕視,豈能合乎古人之道呢!」 皇甫謐也是文學鑑賞名家,曾爲左思三都賦作序,令其聲名大作,改變時人的評價。《世說新語.文學》中記載,左思作的《三都賦》初成時,時人譏笑批評的很多,讓左思悶悶不樂。後來左思得到建議說:「你的文才很高,然而文名未重於世,不妨經高名之士評點評點。」於是左思乃詢求皇甫謐的意見。 皇甫謐讀了《三都賦》後,不禁嗟嘆,就爲他作敘。從此,先前那些批評的人,懷疑左思才華的人紛紛跟從皇甫謐,改口稱讚他了。 元代詩書名士張雨有一詩頌此事:「三都一序爭傳賦,借重西州皇士安。慚愧山圖經品藻,苦心留得後人看。」由此可以見到皇甫謐的學養、對文學的品味,受到當時人高度敬重,領導風流,歷代流傳。 編着鍼灸經典 克服萬難嘉惠後世 皇甫謐臨去世之年,他纂輯整理古醫學書籍,考訂完成《鍼灸甲乙經》十二卷,完成出刊。這《鍼灸甲乙經》詳細記載各經絡各穴道位置、病症與治療取穴,以及各穴應如何下針的方法,是第一部系統的鍼灸經典,至今仍然是鍼灸學的實用指南。這部書的完成可以看到他不畏難的精神和深刻的治學功夫。 在晉代之前談到鍼灸內容的醫書,文字深奧而且各自文章中常有不一致的錯誤,加上當時有些古書是竹木簡冊祕寶,所以參考書奇缺。皇甫謐編撰時一一克服這些巨大困難,他窮搜博採,找到大量的數據,然後,將古代著名的三部醫學著作——《素問》、《靈樞》(即《針經》)和《明堂孔穴鍼灸治要》加以綜合比較,「刪其浮辭,除其重複,論其精要」,並結合自己的臨證經驗,終於完成鍼灸學規範的鉅著《鍼灸甲乙經》,即《黃帝三部鍼灸甲乙經》,簡稱《甲乙經》。這部書也傳到國外,特別受到日本和朝鮮的重視。 (參考數據:《舊晉書九家輯本》、《王隱晉書》、《晉書》、《顏氏家訓》、《太平御覽》、《世說新語》、《文心雕龍》)△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5/20/7086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