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一個旮旯裏的醜聞:中共篡改德總理演說(多圖)
 
吳萊
 

11月3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默克爾在美國國會演講。這是52年來第二位德總理
在此演講。對於她大受歡迎的演講內容,大忽悠中共和西方媒體的報導天壤之別。

【人民報消息】一個旮旯裏的醜聞,藏在新華網的新華圖片檔裏,這只是用來欺騙中國人的。這新聞題目是《德國總理呼籲爲保護自然環境開展國際合作》。

11月3日,到訪美國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舉行了會晤,隨後默克爾在美國國會大廈衆議院會議大廳向美國參、衆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說。這是過去50年來德國總理首次在美國國會演講,被視爲歷史性演說。

坐在聽衆席上的數百位美國參、衆議員,通過同聲翻譯聆聽了默克爾以德語發表的演講,在30多分鐘期間演講,兩院議員多次起立,長時間熱烈鼓掌。

11月4日新華網刊登的此新聞報道只是短短的三段,第一段報道說,「德國總理默克爾3日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呼籲國際社會採取一致行動,消除氣候變暖給人類造成的危害。」

第二段報道說,「默克爾在講話中表示希望通過12月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能夠爲實現地球溫度的上升不超過2攝氏度這樣一個目標而達成共識。她強調,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機會不容錯過。克服全球性挑戰只能通過國際社會的合作才能實現。」

最後一段報道說,「默克爾在演講中還呼籲世界各國共同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和極端勢力。她表示,德國準備在國際反恐領域承擔自己的責任」。

默克爾是自1958年到2009年,整整51年間,首位應邀向美國參衆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講的德國總理。在德國領導人中,只有戰後首位總理阿登納在1957年獲此殊榮。阿登納曾在1957年分別向美國參、衆兩院發表過演說。默克爾此次30多分鐘的演說就說了新華網報導的這點兒東西?

當然不是,數百位美國參、衆議員還不至於爲了德國總理呼籲爲保護自然環境開展國際合作而多次起立長時間熱烈鼓掌,因爲這畢竟不是個令人歡欣鼓舞的話題。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會場氣氛如此熱烈呢?


美議員們正在聆聽默克爾的演講。
在30多分鐘的演說中,55歲的默克爾回顧了她早年在共產黨統治的東德的生活經歷,以及她對西方自由的渴望。默克爾說,二十年前,也就是在柏林牆倒塌之前,她甚至連到美國旅行都不曾奢想過,更不要說能站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

她說:「對我來說,很長時間都不可能到達這片充滿無限機會的土地。那座牆、鐵絲網以及向那些試圖逃離的人們開槍的命令限制我接近自由的世界。」

默克爾說,當年,像許多十幾歲的孩子一樣,她也喜歡牛仔褲,她在西德的一個姨媽經常寄給她在東德買不到的一種牌子的牛仔褲。她說,當時只能藉助於電影和書籍了解美國,其中很多都是她的親戚從西德偷偷帶回東德的。

她說:「我對美國夢充滿激情,每一個人都可能成功,通過個人努力在生活中使夢想成真。」

默克爾說,她曾在東柏林科學院從事科研工作,在柏林牆倒塌之後她決定進入政壇。柏林牆倒塌後的第二年1990年,默克爾和她的先生第一次飛往「蘊育自由和獨立精神」的美國,抵達加州。

默克爾在演說中感謝美國幫助德國實現統一。她說,德國人民永遠都不會忘記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前以及之後的這些年當中,美國人民所給予他們的支持。

在充滿情感的演說中,默克爾感謝肯尼迪、里根、老布什等幾位美國總統在冷戰期間與西德站在一起,共同抵抗共產主義。她說:「我們知道我們欠你們很多,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一切。」


默克爾演講後美議員們圍攏過來。
當默克爾在演說中提及美國前總統里根1987年在柏林勃蘭登堡門前發表著名演說時說「戈爾巴喬夫先生,打開這扇門吧!戈爾巴喬夫先生,推倒這堵牆吧!」,全場聽衆起立,掌聲經久不息。默克爾說,里根的這一呼籲將永遠留存在她的心中。

在這些演說之後,默克爾還談到氣候變化以及伊朗核問題等。默克爾對美國國會議員們說,抵抗全球氣候變暖的努力刻不容緩。她呼籲下個月在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變化高峯會議上各國能一致達成「全球升溫不超過兩攝氏度」的目標。

默克爾還呼籲繼續努力阻止伊朗政府獲取製造核武器的能力。她說:「當出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落入伊朗手中,對我們的安全構成威脅時,我們要展示出零容忍的態度。」

怪不得新華網的報導只有短短三小段,連德國總理「呼籲繼續努力阻止伊朗政府獲取製造核武器的能力」都不敢提及,因爲使伊朗政府獲取製造核武器能力的罪魁是中共。

當然,中共剪裁加工的這個新聞對於境外居民是毫無作用的,欺騙的對像是網絡嚴厲封鎖的中共統治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民衆。

不能再讓中共如此忽悠老百姓了,中國人民必須推倒這堵紅牆。△

(人民報首發)


網照新華網此忽悠新聞的全文。


11月3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德總理默克爾到底在美國國會演講了些什麼內容?!


新華網此忽悠新聞的部分內容。


新華網此忽悠新聞的文字內容。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9/11/6/51405.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更多文章導讀
 
 
 
 
 
 
 
 
 

熱點互動 賈甲爲何闖關中國?(1)(圖/視頻)
1. 熱點互動 賈甲爲何闖關中國?(1)(圖/視頻) (59,082次)

踹斷親爹三根肋骨  薄熙來管黑社會老大叫爹(多圖)
2. 踹斷親爹三根肋骨 薄熙來管黑社會老大叫爹(多圖) (52,488次)

3. 中共建政前之承諾諷刺中國現實(視頻) (51,951次)

形勢逼人!薄熙來跪求宋祖英(多圖)
4. 形勢逼人!薄熙來跪求宋祖英(多圖) (46,582次)

薄熙來謀反遭中央粉碎(圖)
5. 薄熙來謀反遭中央粉碎(圖) (44,400次)

6. 黨內限級文獻爆毛澤東邪惡遠超希特勒 (43,847次)

7. 高層譁變!萬里支持軍方干涉賈甲事件 (43,650次)

8. 政治局常委會有關薄熙來的最新決議 (39,554次)

胡忍無可忍 戳破薄熙來的嗓子眼兒(多圖)
9. 胡忍無可忍 戳破薄熙來的嗓子眼兒(多圖) (38,907次)

狗狗的化裝舞會與薄瓜瓜的淫蕩(多圖)
10. 狗狗的化裝舞會與薄瓜瓜的淫蕩(多圖) (38,526次)

11. 一個致命車禍給人的大啓示 (38,319次)

與中共當面交手的賈甲和四中全會攪局的房峯輝(多圖)
12. 與中共當面交手的賈甲和四中全會攪局的房峯輝(多圖) (38,043次)

就是它!皇家空軍專家不知從哪裏來(圖)
13. 就是它!皇家空軍專家不知從哪裏來(圖) (35,355次)

絕招兒!由醜變靚的一個真實小故事(多圖)
14. 絕招兒!由醜變靚的一個真實小故事(多圖) (35,150次)

15. 江:這小子打黑打亂套了! (34,320次)

重慶危機!薄熙來最近有了暱稱(圖)
16. 重慶危機!薄熙來最近有了暱稱(圖) (34,224次)

10月江遭重擊!老姘陳至立的接班人突解職(圖)
17. 10月江遭重擊!老姘陳至立的接班人突解職(圖) (34,180次)

着着實實!老江被這個反共的厲害女人給噁心了(圖)
18. 着着實實!老江被這個反共的厲害女人給噁心了(圖) (33,188次)

19. 賈甲回國 石破天驚 (32,650次)

證據在此!江澤民患有嚴重老年癡呆症(圖)
20. 證據在此!江澤民患有嚴重老年癡呆症(圖) (32,567次)

外形酷似  但別慌着扮演蔣介石(多圖)
21. 外形酷似 但別慌着扮演蔣介石(多圖) (31,617次)

列寧腦袋掉了!俄聖彼得堡警察竟不作爲(多圖)
22. 列寧腦袋掉了!俄聖彼得堡警察竟不作爲(多圖) (31,372次)

九九重陽節  中共出臺隱形殺人計劃(圖)
23. 九九重陽節 中共出臺隱形殺人計劃(圖) (31,365次)

不是人工製造!北京50年首見提前大雪(多圖)
24. 不是人工製造!北京50年首見提前大雪(多圖) (30,637次)

25. 兩股道跑的車 萬里和薄一波永遠沒交叉點 (30,058次)

13秒34!劉翔驗尿沒有?(圖)
26. 13秒34!劉翔驗尿沒有?(圖) (29,289次)

27. 中南海器官移植的歷史黑幕 (29,164次)

集體發懵!中共找不出最後解決問題的辦法(圖)
28. 集體發懵!中共找不出最後解決問題的辦法(圖) (29,036次)

29. 一羣大官「三退」了 (28,355次)

重獎該給誰?!一個令中國人慚愧的新聞(圖)
30. 重獎該給誰?!一個令中國人慚愧的新聞(圖) (28,111次)

何等的壯舉!爲中國民主  賈甲抵京遭拘捕(多圖)
31. 何等的壯舉!爲中國民主 賈甲抵京遭拘捕(多圖) (28,009次)

重慶花邊新聞是對中共體制的最大嘲弄(圖)
32. 重慶花邊新聞是對中共體制的最大嘲弄(圖) (27,820次)

貓膩!挪威剛到手的美國油田要轉賣中共(多圖)
33. 貓膩!挪威剛到手的美國油田要轉賣中共(多圖) (27,404次)

34. 大瘟疫真的爆發了! 老百姓該怎麼辦? (26,790次)

一個旮旯裏的醜聞:中共篡改德總理演說(多圖)
35. 一個旮旯裏的醜聞:中共篡改德總理演說(多圖) (26,629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