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不爲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
 
【人民報消息】陶淵明是東晉後期的大詩人、文學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赫赫有名的東晉大司馬、開國功臣;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作過太守。但到了東晉末期,朝政日益腐敗,官場黑暗。陶淵明生性淡泊,在家境貧困、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讀書作詩。他關心百姓疾苦,有着「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志向,懷着「大濟蒼生」的願望,出任江州祭酒。由於看不慣官場上的那一套惡劣作風,不久就辭職回家了,隨後州里又來召他作主簿,他也辭謝了。

後來,他陸續做過一些官職,但由於淡泊功名,爲官清正,不願與腐敗官場同流合污,過着時隱時仕的生活。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派遣督郵來檢查公務,潯陽郡的督郵劉雲,以兇狠貪婪聞名遠近,每年兩次以巡視爲名向轄縣索要賄賂,每次都是滿載而歸,否則栽贓陷害。縣吏說:「當束帶迎之。」就是應當穿戴整齊、備好禮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郵。陶淵明嘆道:「我豈能爲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意思是我怎能爲了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小人賄賂獻殷勤。說完,掛冠而去,辭職歸鄉。此後,他一面讀書爲文,一面躬耕隴畝。

陶淵明妻翟氏,與他志同道合,安貧守節,「夫耕於前,妻鋤於後」,朋友來訪,無論貴賤,只要家中有酒,必與同飲。

儘管生活貧困,但陶淵明始終不願再爲官受祿。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濟親自到他家訪問,他對江州刺使送來的米和肉堅拒不受。朝廷曾徵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絕了。 

陶淵明原本可以活得舒適,榮華富貴,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人格和氣節爲代價,於是他選擇了艱苦但寧靜而自由的田園生活。有得必有失,陶淵明獲得了心靈的自由,獲得了人格的尊嚴,寫出了具有獨特風格並流傳百世的詩文。爲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學財富和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他的一生,充滿了對人生真諦的渴望與追求。他的詩歌如《飲酒》、《雜詩》等,質樸無華,清麗自然,寓絢於素,韻味雋永,或者詠史抒懷關心時局,或者充滿「性本愛丘山」的生活志趣。他的辭賦如《歸去來兮辭》,表達了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決心。他的散文如《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表現了返樸歸真、高遠脫俗的意境,對美好未來充滿了嚮往。後人有「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之譽。他那不爲「五斗米折腰」的氣節,更是勉勵後人以天下蒼生爲重,以節義貞操爲重,折腰時心已愧,不趨炎附勢,保持善良純真的本性,不爲世上任何名利浮華所改變。

附陶淵明《飲酒》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9/19/4168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