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僞科學家何祚庥趣聞(圖)
 
李曉整理
 
2006年12月7日發表
 

凡看見就要亂棍打死的傢伙:何祚庥。

【人民報消息】現在要提起何祚庥來,不需要介紹,都知道近些年他憑藉着和羅幹是連襟,和江綿恆使用一條褲腰帶,狂妄到了極點,所以人稱是一個凡看見就要亂棍打死的傢伙。

50年代,何祚庥號稱對原子彈和氫彈進行着理論研究,自詡是氫彈理論的開創者之一。但科學院的人說,何祚庥是僞科學的開創者和表演者。

當時,何祚庥在在一個氫彈研究課題組裏任黨總支委員,屬於「支部建在連上」的黨代表。科學院是這樣評價《何祚庥思想研究》的:文革後何祚庥同志積極投入 到自然辯證法的研究,並且終於用毛澤東思想關於「物質是無限可分的」理論,證明了「層子」是存在的。雖然何祚庥同志的這些成就沒有得到世界物理學界的認同,被資本主義統治的世界物理學界一致認爲是僞科學,因爲按照波譜爾的分界標準,「物質無限可分」這個命題根本無法證僞,因而只能是僞科學。但何祚庥同志的工作還是得到了我政府的承認,「層子模型」的論文榮獲國家自然科學進步獎」──原來何祚庥的「國家自然科學進步獎」是打共產黨那裏來的獎賞。

何祚庥根據毛澤東關於「物質無限可分」的原理,積極鼓吹,不僅層子是存在的,而且「層子也是無限可分的」。層子下面有「亞層子」,「亞層子」下面有「無 子」,「無子」下面有「前子」,「前子」下面有「毛子」,等等。這些「子」們是否真的存在,雖然目前還沒有結論,但應當說,這些「子」的名稱確實閃爍着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光輝,「無子」即無產階級子,「前子」即前進子,「毛子」即毛澤東子!

90年代,那種以革命口號代替科學研究,用謊言欺騙和麻醉人民,用革命理論指導科學研究的做法漸漸行不通了。於是,何祚庥就換了個手法。隨各行各業乘亂髮財,國有資產大量流入個人腰包。中共引進的高能對撞機項目,除了裝門面之外,對於實際的科學研究至今還沒有產生任何實際效益,今後恐怕也不會有任何實際作用,但是,由於這個項目,高能物理所蓋了辦公樓和宿舍樓,解決了住房問 題,這在當時是很不容易的。於是,何祚庥同志大力倡導一個「而─C工廠項目」 ,當時政府撥付了500萬人民幣的預研究經費,一班人乘機遨遊美國,一時好不風光。

但有位天津大學的崔君達教授從理論上對層子的存在提出了一點疑義,結果在1996年引發了中國物理學史的一場大規模的意識形態運動,何祚庥同志作爲核心人 物組織了大量的物理學家甚至文學家加盟,動員了《科技日報》、《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一大批媒體參戰,論證層子是存在的(還搞了73個科學家的籤 名),對崔君達先生進行打壓和圍剿,然而,這場大戰的結果有些出乎意外,勢力強大的何祚庥軍團並沒有取勝。1996年中共最高層招回揚振寧、丁肇中進行諮詢,經過慎重和廣泛的諮詢研究論證後決定:何祚庥搞的XX工廠項目槍斃!

何祚庥同志或許意識到,時代變了,搞僞科學已經沒有出路了,如果說「層子學」是一種僞科學的話,那麼,自從XX工廠被槍斃後,何祚庥院士就從搞僞科學轉而反僞科學,這實在是一種大徹大悟,一種立場的轉變,一種世界觀的飛躍!

因爲他十分清楚,在科學領域裏他實在不可能有什麼建樹,科學的飛速發展,他的那點可憐知識吹到天上也就是科普水平,況且早已陳舊老化腐朽不堪,在理論科學的 領域裏永遠只有第一,沒有第二,老是跟在外國人後面爬行沒有什麼意思,炒炒革命新聞雖然可以濛濛外行人,但在行業內終究得不到承認,再說,用政治運動的方式來搞科學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何祚庥還有他的那些昔日戰友們諸如於光遠、龔育之同志,雖然都十分懷念那個火紅的年代,恨不得時光倒流,回到那50、60、 70年代去,但畢竟黃河東流水,無可奈何花落去。

他何祚庥這輩子根本不可能把何祚庥這個名字寫進物理學史,當然如果有人要編撰一部《僞物理 學史》或者《意識形態物理學》的話,他的名字一定是少不了的。這些年來,何祚庥院士領銜發起了波瀾壯闊的「捍衛科學尊嚴,反對僞科學」的意識形態運動,成立了一個叫做「捍衛科學尊嚴委員會」的非法人組織,並當之無愧地成爲該運動的精神領袖。

這些年來,他總是不辭辛苦,精心收集、編造、剪貼、拼湊材料, 在政協會上搞提案,雖然每一次調查下來都證明他的提案所依據的事實有些不太真實。近10年來,何祚庥就科技政策、教育政策、經濟政策、文藝理論、建設有中 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高清晰度的電視、城市新型有軌電車、快速磁浮列車、西南地區水電開發、雅魯藏布江調水於大西北、乾淨的熱核發電技術、和平利用核爆炸技 術,國家大劇院等無不發表一番高論,如此全能之」專家」,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無論政治形勢如何風雲變幻,何祚庥總是跟黨跟的很緊,江澤民當政後,他鞍前馬後的轉,幾年轉下來,到今天,麻煩來了。
  
(人民報首發)

 
分享:
 
人氣:32,246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