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谦恭的唐太宗
 
【人民报消息】“谦逊”、“恭顺”做为一种美德,被古代的圣贤明君反复谆谆教诲于后世。唐太宗虽贵为大唐天子,但却时时处处以“谦恭”来要求自己,为后世子孙树立了典范。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臣说:“人们说做天子的就可自尊崇,无所畏惧。我却认为应当保持谦逊恭顺,常怀畏惧。以前舜帝告诫大禹说“你只要不自夸,天下就没有与你争能力的;你只要不自己炫耀,天下没有与你争功劳的[1]。《易经》中又说:‘人道恶盈而好谦。’做天子的,如果只知妄自尊崇,不遵循谦恭之道,倘若自己有过失的事,请肯犯颜谏奏呢?所以我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必定上敬畏皇天,下畏惧群臣。上天高高在上可以洞察人间最细微的地方,怎能不敬畏呢?群公卿士都在看着,怎能不畏惧呢?如此想来,就知道要保持谦逊保持敬畏,唯恐不合乎上天之心和老百姓的意愿。”

魏征说:“古人云‘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终。’愿陛下守此常谦常惧之道,一天比一天谨慎。这样宗国社稷就永固了,就不会倾覆了。陶唐、有虞之所以太平,实际用的就是此法。

贞观三年,唐太宗问给事中孔颖达:“《论语》中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如何解释?”孔颖达说:“这是圣人的教化,希望人有谦虚的光明美德。自己虽有能力,不骄矜尊大,仍向没有能力的人求教其所能的事。自己的才艺虽多,却好象非常少,仍向才艺少的人学习优点。自己虽然有,其样子好象没有。自己虽充足,其貌好象空无所有。不仅平民百姓,帝王之德,也应当这样。内心蕴含如神之明,但外表却应当沉静不语,使人深不可知。所以《易经》说 ‘以蒙昧来修养贞正之德,用藏智于内的办法来治理民众。[3]’假如身居至高无上的地位,炫耀自己的聪明,依恃才气盛气凌人,掩饰错误,拒绝纳谏,那么就造成上下情无法通达,君臣之间的途径隔绝。自古国家灭亡,没有不是因为这个的。”太宗说:“《易经》云:‘有功劳而不自我炫耀,君子会有好结果。吉利。 [2]’真如卿所说的。”唐太宗下诏赐物二百缎给孔颖达。

(译自《贞观政要》)

注:
[1]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2]劳谦,君子有终,吉。
[3]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9/19/3764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