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人民大學校長錯用成語 貽笑大方
 
魏平
 
【人民報消息】7月10日至13日,臺灣在野黨的新黨主席鬱慕明率團到大陸,7月12日上午9時左右,新黨主席鬱慕明前往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發表演講,人大校長紀寶成致歡迎詞時,將詩經中的「七月流火」引申爲「天很熱」來比喻人火一般的熱情,遭到網民的批評。

紀寶成在對鬱慕明的歡迎詞中說「七月流火,但充滿熱情的豈止是天氣,今天我們和中國人民大學的師生以火一般的熱情,在這裏歡迎鬱慕明先生一行……」作爲中共的名牌大學校長,紀寶成錯用成語,在兩岸三地被貽笑大方。

其實「七月流火」是國學入門典籍「詩經」裏的入門詩句。成語中的七月是指農曆的七月,大概是陽曆九月份。這裏的火也和火焰無關,是指東方新星也叫大火星。「流」更沒有熱浪滾滾而湧動的意思,而是指大火星往西落下。當大火星漸向西下的時候,該到秋涼了。「七月流火」這句成語的意思是說「暑熱將退,天氣漸涼」。

不久前,作爲中共理工科第一招牌的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竟然在鏡頭面前不認識字,引起海內外華人譁然,所以新黨來人大演講時,人大校長紀寶成的表現格就外引人矚目。結果「七月流火」熱情言論一出,立即遭網民批評,有甚者,批得比清華校長顧秉林更兇。因爲人民大學開設了國學院,說是要弘揚國學。

網友說,提倡國學的校長,根本欠缺國學素養。文化界都知道,紀寶成的表現所以格外引人矚目,主要是因他力倡國學,成立國學系所、社團,結果自己卻用錯典故。

有網友表示,國學提倡者更應講究用詞的準確性,應該對傳統文化有更多敬畏。

還有網友認爲,紀校長錯得不應該,可能是受到媒體亂用典故的影響。

網友直言,「錯了就是錯了,起碼國學倡導者更應講究用詞的準確性,應該對傳統文化有更多敬畏」,即使要「創新」時也應該更注意點。

大陸入口網站爲「人大校長引用典故風波」進行網友投票,結果顯示,57.54%的網友認爲,人大、清華校長出錯,是因有些領導發言喜歡亂引用典故,但並不知道涵義;40.49%的網友認爲,大學領導人只是做行政工作,國學底子不足。而有百分之65.47的網友表示,在此事件爆發前,根本不知道「七月流火」的真正涵義,只有17.82的網友知道典故。

有網民戲謔說:「紀校長的表現顯然還是比顧校長好,至少他在送禮物時沒有不認識的字。」

呵呵,如此看來,紀寶成比江澤民也強多了。江澤民當着外國人的面把談戀愛說成「Make Love」。

另有網友引申,這種人文素養的欠缺和國學基礎的不紮實,是民族性、集體的,紀校長那麼真切地呼喚國學復興,都無法駕馭國學的宏大,更何況對國學充滿偏見、甚至仇視的人士呢?

堂堂大學校長們竟弄出這樣的笑話,中共對中華傳統文化破壞的程度真的令人擔憂。

有的臺胞對臺灣不承認大陸學歷、學位而憤憤不平,還有很多臺商到大陸做生意,爲了方便照顧家庭,把自己的孩子接到大陸上學。看了這些大學校長的表現,令人真的擔心這些臺胞的孩子。不能爲了做生意,把孩子毀了。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7/16/3684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