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新华社一条消息连日里惊动全国
 
【人民报消息】新华社一条消息连日里惊动全国:历史第一次,黄河源头的鄂陵湖出水口断流了!……黄河下游断流了,黄河中游断流了,如今怎么黄河的源头也断流了?难道还不引人深思?

据解放日报4月28日报导,“去年12月到今年4月,鄂陵湖史无前例地大面积露出冻结的湖底,出水口下的河道更有大段河床滴水不流地裸露著。” “源头的出水口断水5个月了……”玛多县水务局官员扎西多杰如是说。

资料显示:1994年1月,鄂陵湖口的月均流量每秒17.9立方米,今年4月却锐减为0.117立方米,骤降153倍。玛多县水务局官员扎西局长慨叹:“生态恶化的红灯警报,正从黄河源头向下推进!” 

据报道,黄河源头──雪山都没有了。

巴颜喀拉山,黄河长江发源的象征,溯河直上百里雪山峰连绵,数千年黄河之水天上来之誉。而今百里沿途雪峰全无───一座雪山都不见!何以山穷水尽?

湖水蒸发了。

“千湖之县”的玛多,1985年4077个湖泊,而今只剩1800个。

草没了,天旱了,水少了,田鼠增多了。

玛多县气象局曹副局长报告:“上世纪80年代以前,降水很均匀,每个星期都下雨,一年有300多个阴雨天。后来草场大量退化,空气湿度越来越低,云层越来越薄,下雨越来越集中在某几天,随后就是旷日持久的烈日晴天。”就此,黄河源区50年来年均降水326.3毫米,去年只有24.1毫米,蒸发量则高达429.9毫米,是降水量的17倍。

记者亲见,这时本该青草丛生的草场,如今大片枯黄、寸草不生,只有车轮惊起一群群肥硕的田鼠,光天化日下四散奔跑。“田鼠不喜潮湿,草地退化日益干旱,专吃草根草籽的田鼠大肆繁殖,最多的地方,一亩地有近2000个老鼠洞,每走半步便有一个,几乎把全县草地啃光了。”

破天荒的“历史上第一次断流”,愣把电站给废了。

2001年国家投资亿元,在鄂陵湖下游8公里处建起年装机容量2500千瓦的“黄河源水电站”,结束玛多县的无电史。现电站大坝里的水比正常发电最低水位还低近5米、因缺水断流,愣把电站给废了。今年1月起玛多县又退回到夜夜烛光。扎西局长苦笑说,因为没电,县里大小官员们的手机,只好用饭店里的柴油发电机充电。 

调查结果表明,生态的恶性循环,一发便不可收拾。如今的玛多县,没了黄河汹汹、雪山皑皑、青草郁郁,只有秃山黄沙龙卷风。

奔腾千年的黄河水,也恐怕要改源头了。

扎西局长摊开地图:黄河源头自鄂陵湖往下120公里河段,所有支流早已全部干涸,仅靠鄂陵湖出水口一线涓流勉强维持黄河的源头名分。“生态日益恶化,一旦鄂陵湖长期无水可出,黄河源头变成下游120公里外的热曲河,并非想象。”“就是热曲河也多半只能做20年黄河源。80年代热曲河水深及胸腹,去年仅及膝盖了,按这个速度,再过20年热曲河干涸,黄河源头又得下挪,到最后全指望著南水北调工程了,那时黄河可能源自长江啦。”

黄河发源于青海,从鄂陵湖10来米宽的出水口东去,从此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回。流经九个省。从大禹治水以后四千多年来,黄河既孕育著中华文化,却又泛滥过1500次,水淹地区曾广达二十五万平方公里,而今却面临著连年干旱黄河源头与黄河中下游断流的生态危机。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怎么了。这对千百年来赖其以繁衍生息的中华民族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4/29/30942.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