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国邮政新出成语邮票 借古讽江?
 
【人民报消息】中国国家邮政局以“成语典故”为题,发行一套包括“鹬蚌相争” 、“邯郸学步”、“叶公好龙”、“滥竽充数”的邮票。在现时江泽民和胡锦涛关系备受关注的时候,这套邮票难免引发外间相当大的想像空间。

亚洲时报曾慧燕3月31日报导说,中新社报道,中国国家邮政局以“成语典故”为题,发行一套四枚特种邮票,定于4月2日发行。《成语典故(一)》特种邮票1套4枚。

中国的成语多不胜数,国家邮政局偏偏选了四个属贬义的成语,不少中国百姓都啧啧称奇。

“鹬蚌相争”解作双方相争,却让第三者坐收其利的意思。近期外传中央军委会主席江泽民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有“微妙互动”,例如胡锦涛强调要“依法行政”,被指是讽刺中央军委会主席江泽民企图垂帘听政;去年中国成功实现载人飞船上太空,江泽民2003年11月07日举行首次载人航太飞行圆满成功庆祝大会,想要独领风骚;胡锦涛却在庆祝大会点破,全个“863” 载人航太计划其实是由邓小平拍板。在去年年底中国宪法修改工作将进入法定程序的关键时刻,两派专家日前展开了公开的辩论。挺胡的一派指“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超越宪法”。而挺江的一派则认为“宪法修改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并指“西方某些敌对势力对于社会主义中国,企图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

“邯郸学步”的故事源于战国时代,后来用作比喻只知道盲目地模仿别人,结果连自己原来的技能也丢掉的人。有人认为中国现在正慢慢学习走资本主义路线,情况即如邯郸学步中故事的燕国少年。

另外,“邯郸学步”,也令人联想到江泽民的几件趣事。今年春节江泽民往深圳考察,他这这南巡每每被用作跟邓小平92年的南巡之行相提并论。邓小平在12年前猴年春节,表示“谁不改革谁要下台”,把改革事业再一次带活。江泽民也在2004年1月31日来到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却是大跳民族舞,并即兴吟出一副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被形容为口味愈来愈“通俗”。

“滥竽充数”形容没有真正才干、混在行家里的人。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中国官场禁之不绝的假文凭、假证件,可谓最适合不过。近年中国官员花钱买学历的奇观处处可见。部分官员为了升官,不惜花钱买学历,其至有官员声称“只要交钱,要啥文凭有啥文凭,连学士、硕士学位证书都有”。

虽然中国大学生网已于2001年12月设立“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网上查询系统”,希望杜绝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网上大学、军校等学府的假文凭出现,然而据称“作用并不大”。

另外这句成语不免令人联想到了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中共历史上,毛邓均有大量理论著作作为他们思想理论的基础,而现在江泽民这简单的「三句话」却被拿来作为指导全国党政军的重要思想而与毛邓思想理论并列,以致连江泽民的亲信们在背地里都把这当作笑谈。

“叶公好龙” 比喻表面上爱好或支持某些事物,但实际上并非真正爱好它,又讽刺讲一套、做一套的人。这句成语,不免又让人联想到江泽民提的“三个代表”理论。“三个代表”其一即“先进文化”;现今对“先进文化”的定义,不外乎民主、人权和互联网。中国向来声称要发展知识型科技,然而观乎中国封杀网络言论的程度,这种段段设卡的态度,未知是否可被称为“叶公好龙”?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3/31/3054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