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好險哪!一泡尿的差距
 
作者:陳娟
 
【人民報消息】落筆之時,一再猶豫要不要這個「不雅」的題目,最後還是保留了。看似不雅的用語,卻刻畫了中共魚肉百姓的殘忍,反手爲雲、覆手爲雨的無常,還有中國知識份子在強權統治下的心酸。

這是若干年前我在國內看到的一篇文章,題目就叫《一泡尿的差距》,說的是與57年中共「反右鬥爭」有關的事。

中國某大學,一天,有位美國某名校的教授來訪,這位教授以前曾在該大學任教,後來去了美國,在自己的學術領域碩果累累,在國際上已經很有名氣。學校領導敬爲上賓,盛情款待,讚美之詞溢於言表。

席間,這位美國教授提出要見一見某某,該校的一名教師,是這位名教授的同學。

這位某某來了,衣衫平平,神情萎縮。原來他因爲是右派,貶到邊緣地區勞動改造二十多年,近期才摘掉帽子,落實政策回到學校。

老同學相見,唏噓之間,領導說:「你們兩個是同學,可差別多大呀。一個是功成名就,一個是一事無成。」

這位美國教授說:「我們之間的差別不大,僅僅是一泡尿的差別。」

接著,教授說了當年的一段故事。

57年,學校領導左一個動員,右一個動員,號召知識份子幫助黨整風,保證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辮子。

那一天,我們系裏開會,安排大家給黨提意見。我的這位同學就給當時系裏的支部書記提了一條意見(具體意見是什麼,忘了)。我當時也已經想好了意見,又一想,我先去上個廁所,拉完尿再發言。拉完尿回來,學校有通知,讓會議暫停,要主持會議的人去校部開會,這樣我就沒有來得及發言。

誰知學校的會開完,風向就變了。說是知識份子中的資產階級右派借整風瘋狂向党進攻,運動就變成要抓右派,批右派了。

這樣我的同學就因爲那條意見,成了右派。我如果發完言再去上廁所,我和他是同樣的命運。也正因爲這件事,我才在後來設法去了美國。

故事說完了,大家都陷入了沈思。

當年的幾十萬右派,大都是因爲這樣提了一條小小的意見,就當上右派的。我初中的幾何老師,也是因爲提了一條意見成爲右派,而他在學校是師生公認的有才華、教學成績非常優秀的老師。初中的學生還可以說是孩子,不關心政治,只是有一天發現學校氣氛不對,每個老師都是神情凝重,魂不守舍的樣子,不知道爲什麼。我因爲愛看小說,所以和圖書館的老師比較熟,問了他,才知道這個政治變故,覺得太可怕了。昨天還是老師,今天已成敵人了。

人的命運生死一瞬間,置人於死地的帽子、罪名隨口而來。中共就是如此反覆無常,戲弄百姓,整死一個人就像掐死一隻螞蟻般的隨便。有多少人因爲向黨獻了一條表示愛心的意見,被黨一腳踢到「反動」陣營裏,去勞改了二十年;還有多少人因爲無法適應這一當頭棍,一根繩子了結了自己?無法統計,無從查證。

過了十幾二十年,再來個平反,給你摘掉帽子,恢復工作,就算施恩於你了。當初整你是對的,今天給你平反也是對的,它永遠「偉光正」。

被平反者,還要感恩戴德,縱然心裏痛,心裏冤,臉上還要笑,嘴上還要唱中共的讚歌。爲什麼?因爲你的緊箍咒在中共手裏,萬一黨認爲你沒有改造好,隨時可以再捏造一個罪名把你送進去,你難道還想去受二茬罪嗎?

這一切,是權術?是陰謀,還是陽謀?也許三者兼而有之。中共魚肉百姓能一次次得逞,除了它的邪惡本質以外,被魚肉者的逆來順受、指鹿認鹿、指馬認馬,不也是姑息養奸的因素嗎?甚至只要迫害沒有到自己頭上,還自覺不自覺地當了中共迫害同胞的幫兇。

真的,中共橫行到今天這一步,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好好想一想,以前我們做錯了什麼?現在我們該怎麼做?給中共這樣一個邪靈當墊腳石,可真是冤哪!

(轉自大紀元)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12/1/3338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