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老江着意「垂簾」 「再扶」錦濤一程
 
【人民報消息】日本媒體報道,近期中共高層掀起一波勸留風,大陸各省市的領導人和中央各部委以及軍隊高層紛紛向中共中央辦公廳表態,要求江澤民在十六大上留任總書記和中共中央軍委主席一職。理由是,目前中國面對內外困難的局面,又必須推動「三個代表」思想的貫徹落實,再加上江澤民身體健康,因此,以維持國家的穩定發展計,江澤民應繼續留任一段時間,再扶「第四代」一程。

胡錦濤接班江垂簾

這個報道可信嗎?從邏輯上講,應說得通。首先是江系人馬,跟江澤民吃飯的官員當然不希望他們的老闆下臺,換上胡老闆。胡老闆一定用他自己的一套人馬,往日得寵的江系人馬難免不受冷落。

另一方面,從目前大陸政府官員和一般民衆的心態看,也是穩定佔據主流。不少人認爲誰當官都不要緊,只要政局穩定,經濟就能發展。如果中國再穩定十年、建設十年、發展十年,那麼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又可以有一個飛躍。

正是這種人心思穩的情緒,江系人馬認爲是有利江澤民留任,至少留任軍委主席,以軍權作爲垂廉聽政的籌碼,是可行的,不會遇到太大的阻力。

另一方面,中共的官方傳媒還是小心謹慎地報道十六大事宜,「以江澤民爲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的詞句,依然頻頻見報,但是「第四代」三個字,仍被嚴格禁止使用,而「以胡錦濤爲核心的第四代領導集體」,可能到十六大召開之後,都不會出現在中共的官方刊物上。因爲,屆時不知到底是胡錦濤做核心,還是江澤民保留核心呢?

不過,胡錦濤的曝光率還是逐漸在增加,他成爲第四代接班人的態勢依然是明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是,他陪同江澤民爲新上將授勳;另一個是他到遼寧考察。這一段時間,中共高層其他領導人都沒有巡省,唯獨他一個人外出,因此顯得格外顯眼。在視察中,聰明的胡錦濤張口閉口都是江澤民的「531講話」,顯然他依然執行的是「捧江」的接班策略。

他這次到東北,其實實質的工作是「穩定東北」。目前,中共爲了十六大,最重要的社會工作是穩定。江澤民已提出了「講大局、講團結、講穩定」的口號。東北的麻煩事是國有工人大量失業,大量失業工人不斷鬧事。胡錦濤這次去,一路都要求做好城市人口「最低保障」工作。在他去之前,中央財政還撥了一筆鉅款給東三省,要求「最低保障」率要逐步做到百分之一百。胡錦濤特別強調哪一級官員做不好這件事,就追究哪一級官員的責任。

江澤民垂廉聽政的態勢逐步明顯,胡錦濤「捧江」接班的策略也不改變。所以,可以斷言,在今年秋天十六大結束後,仍然不會是胡錦濤的時代開始,也不會有一個「後江澤民時代」出現,十足十的仍然是「江澤民時代」。

續保軍權免受批評

以目前情況判斷,江澤民最有可能的選擇是遵循鄧小平模式,國家主席一職,因憲法規定只任兩屆,他一定要交出的。而總書記一職,雖然黨章沒有規定任期,又雖然有大批「擁躉」勸留,但是鄧小平說過,「七十歲以上的不再進政治局常委」,他要破這條例,仍會受到元老的強大壓力,而且也影響他的聲譽。若然,繼續保留軍權,則可達到垂廉聽政的目的,又避免了許多負面的批評。所以,一般都估計他會走這條路。

可以看到,江繫有三條錦囊妙計護權。第一,大量安插江系人馬,保證在政治局常委、政治局、中央委員會以及中央各部委,江系的投票權始終是多數,從而保證實質的影響力。第二,通過十六大政治報告和修改黨章,確立「三個代表」爲中共的指導思想,在思想路線上保證江澤民的影響力,將來誰要違背這一套就是反黨。第三,將仿照鄧小平模式,在內部作出決議,保留江澤民的最後拍板權。即使江澤民保留軍委主席一職,這樣的決議也是必須的,因爲軍委主席大過總書記也說不通。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6/27/2165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